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7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9篇
  15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1.
为分析天然小分子药物小檗胺(BBM)是否影响牛肠道病毒(BEV)的复制,本研究以不同浓度的BBM与牛肾细胞(MDBK)共孵育后,采用MTT法检测BBM对MDBK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浓度相比,1μmol/L、5μmol/L、10μmol/L BBM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均较小(P>0.05)。因此选择上述3种浓度的BBM分别处理MDBK 12 h后以103TCID50BEV感染,24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BEV双链RNA (dsRNA),以确定BBM对BEV的最佳抑制浓度。MDBK细胞经10μmol/L BBM处理后感染BEV,观察48 h内BEV致细胞病变效应(CPE),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BEV 5’UTR m RNA转录水平及测定子代病毒滴度,以确定BBM体外对BEV的抑制效果。IF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 BBM对BEV ds RNA具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显示,BBM对BEV引起的细胞大面积脱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感染48 h的细胞中BEV 5’UTR m...  相似文献   
612.
为探究病毒编码的微小RNA前体基因miR-M11对马立克病病毒(MDV)体外复制能力的影响,以MDV国内分离株HN302为研究对象,利用CRISPR/Cas9系统靶向编辑并敲除位于Mid基因簇的miRM11,构建1株miR-M11基因编辑缺失毒株HN302ΔM11(克隆号C58-8-4)。经过PCR鉴定、测序分析、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以及传代稳定性分析,证实HN302编码的miRM11被精确编辑并从病毒基因组中完全缺失,且未发生回复突变。病毒增殖曲线绘制结果显示,miRM11缺失毒株HN302ΔM11的增殖速度显著高于亲本毒株HN302(P<0.05)。综上,miR-M11是MDV复制的非必需基因,且其缺失后可增强MDV的体外复制能力。  相似文献   
613.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GPase家族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基因结构特征,基于玉米B73参考基因组(AGPv4)新鉴定玉米AGPase小亚基编码基因,同时根据序列比对结果重新注释基因组中发生扩张的AGPS片段基因。结果表明,新鉴定并重新注释的ZmAGPS2-3ZmAGPS2-4ZmAGPS2-5基因包含1个序列高度相似的外显子,由祖先基因ZmAGPS2-2的多个外显子(无内含子)序列拼接形成。其编码蛋白的保守结构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且这3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无共线性关系,也不相邻。因此推测,ZmAGPS2-3ZmAGPS2-4ZmAGPS2-5基因起源方式为反转录转座复制,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部分序列后成为功能缺失的假基因。  相似文献   
614.
双生病毒作为全球范围内引起作物严重病害的单链DNA病毒,编码多种多功能蛋白,其帮助自身完成复制、转录、组装、移动和致病等生命过程,其中双生病毒的复制增强蛋白C3/AC3在病毒侵染初期可促进病毒复制,提高病毒积累水平以帮助其快速建立侵染。为深入解析C3/AC3蛋白的功能和双生病毒致病机制,该文概述双生病毒C3/AC3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病毒侵染过程中的功能,重点阐述C3/AC3蛋白与其他蛋白及寄主因子互作以促进病毒复制的分子机制,同时针对双生病毒复制机制和C3/AC3蛋白的功能解析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15.
MicroRNA (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长度约为19~25 nt,通常在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起调控作用,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凋亡、免疫等多种生命活动。大量的研究表明,多种miRNAs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病毒感染期间调节病毒复制、细胞增殖或凋亡以及肿瘤发育等生物反应。本文主要对病毒感染期间miRNA在免疫反应、病毒复制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miRNA的开发应用和抗病毒相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16.
为探究FILIP1L(filamin A-interacting protein 1-like)蛋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影响,以Vero细胞中提取的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FILIP1L基因,克隆到p3×FLAG-CMV-10真核表达载体上。过表达或沉默FILIP1L基因,通过免疫印迹和定量PCR检测FILIP1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成功构建3×FLAG-CMV-10-FILIP1L重组质粒,转染后能够正常表达。PEDV感染Vero细胞后,FILIP1L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过表达FILIP1L基因显著抑制PEDV的复制;下调FILIP1L的表达可显著促进PEDV的复制。综上,FILIP1L蛋白能够抑制PEDV在Vero细胞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抗PEDV药物靶点和研发新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17.
猪流行性腹泻病(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猪胃肠道疾病,可导致哺乳仔猪产生急性水样腹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调查抗菌肽Dermcidin(DCD)对PED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RT-qPCR)以及测定病毒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等方法,通过检测在DCD的作用下PEDV在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和病毒滴度的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中蛋白表达水平,探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DCD能够参与PEDV感染;DCD过表达促进了PEDV在Vero细胞和LLC-PK1细胞中的复制,而敲低DCD抑制了PEDV复制;DCD通过诱导PTEN表达来抑制Akt-mTOR-p70S6K通路相关蛋白位点的磷酸化,从而介导自噬促进PEDV复制。研究DCD对PEDV复制的作用机制,对今后PEDV防治工作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18.
619.
声明     
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因其引起的所有纠纷和责任,由文章作者自行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如侵犯他人著作权,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责任。凡投本刊的稿件一经录用,本刊即认定作者将该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权利转让给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转让上述权利,请务必在投稿时注明,否则一律视为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