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91篇
林业   172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03篇
综合类   711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410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管理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措施,但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缺乏深入了解和分析。基于全国7省的大样本调研数据,本文在系统了解农村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现状的基础上,评估政策措施对垃圾处理服务提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有58%的农村提供了生活固体垃圾处理服务,但区域间差异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42.
随着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油料饼粕简单直接的低值化应用已经无法满足产业的需求,如何将其合理转 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固体发酵技术由于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而备受关注。近 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针对油料饼粕的特性,利用高通量筛选、代谢工程和人工诱变等方法获得了大量能够有效 利用油料饼粕的微生物,以合成高附加值微生物代谢产物,如酶、抗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多肽等。本文综述了固 体发酵技术在油料饼粕合成高附加值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微生物种类、油料饼粕种类和营养 特性、发酵工艺、以及高附加值产物分类等,讨论了固体发酵技术在油料饼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油料饼粕等一 大类农业副产物的高值化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3.
杏鲍菇凭借菇肉肥厚、质地脆嫩且食之具鲍鱼之美、鲜嫩适口等特点,近年来已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食用菌。针对目前杏鲍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液体菌种菌丝活性差、出菇产量不稳定及设备维护成本高、生产技术难度高、风险高等问题,结合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发酵技术特点及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论证了企业由传统固体接种向液体接种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考虑和面对的系列关键技术因素,以期为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44.
黄精是我国传统中药材,采集野生黄精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开发高效的黄精栽培技术,提高黄精的产量和品质。基于固体基质的黄精幼苗无土栽培技术是综合利用黄栀子秸秆、油茶饼粕、菜籽饼粕、草木灰等经过建堆发酵制得有机底肥,添加干制雷公藤,利用细沙、食用菌菌糠、草木灰、有机底肥、碎石、油茶饼粕、过磷酸钙等制成基质进行黄精栽培。该基质对黄精幼苗具有良好的固根能力,可以提供黄精幼苗生长所需的养分,能有效促进幼苗的生长,并且具有一定的防虫功能。本文总结了黄精幼苗无土栽培技术,包括制备有机肥、制作垫料层、制作基质层、场地消毒、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该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45.
采用自制水性UV 木器涂料涂饰木材,探讨涂料固体含量、涂膜厚度对涂料干燥时间与涂膜性能的影响。结 果表明:相同涂膜厚度下,涂料固体含量增大,干燥时间缩短,水分挥发速率增大明显;涂膜厚度增加,干燥时间 延长。干燥温度35 ℃、涂料固体含量80%、涂膜厚度60 μm 时,干燥时间约4 min,涂膜硬度达2H、附着力1 级、 磨耗值0.089 g/100 r,满足GB/T 18103-2013《实木复合地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6.
多功能植物抗旱保水剂是一种无环境污染、无副作用的高科技产品,它能在极短的时间里吸收自身重量百倍以上的水分,在植物的根部形成一个"微型水库",根据土壤干旱情况缓缓释放出来给植物吸收。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又能防止因蒸发、渗漏、流失等水分浪费,保证土壤长时间保持湿润,提高水肥利用率,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7.
试验旨在对1株产朊假丝酵母CU-3在棉秸秆饲料发酵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以期获得高效提高棉秸秆饲料品质的复合制剂。通过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平板耐受试验,检测菌株的棉酚耐受性,固体发酵优化产朊假丝酵母CU-3最佳脱毒条件,并结合其他制剂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检测棉秸秆中的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化学物质,验证复合制剂发酵效果。结果显示,产朊假丝酵母CU-3可以在1 000 mg/kg醋酸棉酚培养基中生长。在单因素棉秸秆固体发酵中,随着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增加,CU-3对棉秸秆脱毒率显著增加(P<0.05),60%含水量时脱毒率效果最佳。在优化固体发酵条件中,对响应面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方程回归极显著(P<0.01),在含水量60%、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30 d的条件下,棉秸秆脱毒率达70%。在CU-3与其他制剂混合固体发酵中,处理后的棉秸秆色泽金黄、结构清晰、气味醇香,感官评价评分等级均为优等,棉秸秆的游离棉酚含量显著下降(P<0.05),最低含量为62.00 mg/kg;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升(P<0.05),最高达到9.41%;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4.50 g/kg;粗纤维含量显著下降(P<0.05);各处理组中镉、铅、铬含量均达标;最佳复合制剂为CU-3添加2%玉米粉。分别在北疆142团、玛纳斯、北五岔3个养殖场进行实际应用效果试验,棉秸秆发酵后pH在5.05~5.20之间;脱毒率均在70%以上,最高达到78.5%;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7.97%、8.24%和9.89%;粗纤维含量分别为35.4%、34.5%和31.2%;粗脂肪含量最高达10%以上。本试验在优化发酵条件下产朊假丝酵母CU-3及其复合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棉秸秆脱毒效率和饲料品质,为新疆棉秸秆饲料化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8.
1 物理性 物理性配伍禁忌主要外观发生了变化,常见的分离、沉淀、潮解、液化几种.分离指2种性状比重不同的溶剂配伍出现分层现象,应注意药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沉淀指配伍时出现溶质析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潮解指含结晶水的药物配伍时其中的结晶水被析出,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如碳酸钠与醋酸铅共同研磨,即发生此种变化.  相似文献   
949.
为优化拮抗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生防菌剂的固体发酵条件,本研究以生产中的废弃物草炭、蛭石、牛粪为主要培养基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产孢量进行测定并优化,分析了含水量、接种量、透气性等因子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该木霉菌剂对辣椒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辣椒立枯病防治效果。单因素试验表明: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产孢量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0%、接种量30%、透气性9层纱布、温度28℃、pH 5.6,通过试验分析,并确定含水量、接种量、透气性为影响产孢量的3个重要因素;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含水量64%、接种量27%、透气性9层纱布,在此优化条件下产孢量高达8.4×108 cfu/g。从促生效果来看,土壤与木霉菌剂50:1的处理表现出较强的促生作用,与对照1(不施任何肥料)相比,其株高、地上鲜重、根系鲜重、基部茎粗、根系长度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4.90%、82.46%、89.19%、56.41%和46.62%;盆栽试验表现为施入木霉菌剂的辣椒粗壮、高大,叶片深绿,根系发达。在病害防治试验中发现,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对辣椒立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防效达到54.8%,与化学农药多菌灵相比,相对防效提高了12.5%。  相似文献   
950.
为筛选能有效抑制常见植物病害的生防真菌,从甘肃省景泰县马铃薯连作田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菌株TS-1。通过形态学特征和EF-1α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TS-1对6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利用该菌株不同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小麦种子,分析种子形态学指标的变化。以产孢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探。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S-1对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接骨木镰孢(F. sambucinum)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率均在70%以上,抑菌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该菌株对小麦种子有一定的促生作用。通过对该菌株固体发酵条件初探,发现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秸秆和麸皮的最佳配比为9:1、大麦添加量10%、碳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硫酸铵时产孢量最大。上述试验证明,长枝木霉TS-1具有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可进一步扩大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