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122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5篇
综合类   27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麦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以及秸秆还田如何施肥是农业生产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为了明确豆麦轮作麦秆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该文依托黑河市长期定位实验站,采用裂区试验方法,主处理为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处理,副处理为低、中、高不同施肥水平,试验于1980年开始,轮作模式先后为麦-豆-麦和麦-豆轮作模式,通过连续38 a(1980—2018年)调查,探明麦豆轮作条件下麦秸还田及不同施肥水平对作物产量影响。结果得出:麦秸还田后种植大豆、小麦,多年产量与不还田比差异不显著(P0.05);连续施肥效果,大豆中肥区比低肥区增产7.42%~10.81%,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小麦高肥区比低肥区增产14.52%~19.33%,差异极显著(P 0.01);麦秸还田大豆增产效果,还田前期(1~6季)大豆平均产量比不还田增产5.91%,后期(7~16季)平均增产7.52%,麦秸还田小麦增产效果,还田前期(1~5季)和后期(6~16季)平均增产0.31%、0.22%,后期增产频率高;麦秆隔年还田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施肥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碳、氮、磷含量,但长期高肥易导致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藏川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含量的影响,为拉萨半干旱河谷科学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09在拉萨达孜县章多乡半干旱河谷造林地,选择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筐和使用保水剂措施下种植的藏川杨林地为研究对象,以未采用任何措施的造林地为对照,对不同造林措施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造林措施下,林地不同土层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林地,其中增幅最高处理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增加24.4%,45.1%,226.3%和181.5%,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分别较对照增加34.4%,194%,1 655%和658.5%,但在不同土层中未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不同造林措施下,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林地,增幅最高处理土壤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279.8%,375.3%和111.5%,各处理土壤中的微生物均以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结论】采用不同的造林措施进行藏川杨植被恢复,有利于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微生物数量增加及酶含量增强。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拉萨半干旱河谷采取覆鸡蛋筐和使用保水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53.
林下养鸡对林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探究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浙江省临安市中部於潜镇横路乡,通过典型样地法调查鸡群的分布对林地小气候、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核桃林较竹林更适宜于养鸡,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pH值增高,速效磷含量下降,适度放牧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54.
分别以耕种两年的稻-菜和稻-麦轮作地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未轮作的滨海盐土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田轮作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田轮作对土壤均有程度不等的改良作用,尤以稻-菜轮作改良效果较佳,且上层土壤改良优于下层。与对照相比,稻-菜轮作0~2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pH值和全盐量分别减小了13.42%、0.94和71.48%,有机质、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0.48、0.61、3.50、0.17、8.11、4.50倍,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增加了128.14、13.83、1.54、24.66倍。因此,稻-菜轮作可以降低盐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是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5.
锐齿栎、油松茎流养分输入和树干基部土壤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锐齿栎、油松茎流化学性质及其树干基部土壤特性,结果表明:油松茎流的pH值为4.97,呈酸性;锐齿栎茎流pH值为6.60,呈微酸性;茎流中无机态化学物质的总质量浓度油松为33.488mg/kg,锐齿栎为26.1053mg/kg,其中K、Ca、Na、Mg、NH+4-N5种元素浓度占总浓度的97%以上,构成了茎流无机态化学物质的主体;树干基部土壤由于受茎流的影响,其pH值,油松为5.7,比土体低0.5,锐齿栎为5.9,比土体则高0.3;全氮、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土体,而全磷和速效磷则与土体差异不大;土壤酶活性,两个树种均是树干基部土壤高于土体,特别是脲酶活性油松干基比土体高716.67%;锐齿栎高297.62%,反映出树干基部土壤氮素供应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56.
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毛竹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采样分析了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材用竹林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明显高于笋用竹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材用竹林土壤体积质量较笋用竹林小,而土壤总孔隙度较笋用竹林大,其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2类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酸度状况均无明显不同。表5参11  相似文献   
57.
毛乌素沙地南缘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耕(NT)、秸秆覆盖(SM)、覆膜(PM)和翻耕(CT)4种耕作措施,研究保护性耕作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表层0~20 cm土壤pH值低于覆膜、翻耕。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随着耕作时间的变化,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都有所增加,免耕、秸秆覆盖、覆膜和翻耕有机质相对于试验开始前分别增加了33.0%、32.3%、31.1%和6.5%,而碱解氮和速效磷有下降的趋势,但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其下降率低于翻耕。保护性耕作不利于全氮的积累,经过3年试验后,免耕、秸秆覆盖和覆膜措施下的土壤全氮含量都低于翻耕。耕作措施对全磷的影响不大。说明保护性耕作是实现沙区农田生产力持续发展、保持土壤养分和防治土壤退化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全方位深松技术及其应用(三)谷谒白,刘向阳中国农业大学5.全方位深松对土坯物理化学性质的改良作用为了探明全方位深松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改良作用,从1992年至1993年进行了田间测试,其结论如下:(1)ISQ一250全方位深松机在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典型棕壤区开展连年田间对比试验.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土壤团聚体分布,采用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并分析土壤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设无肥对照(CK)、秸秆不还田(FP)、秸秆深翻还田...  相似文献   
60.
The distribution and growing conditions of Cupressus chengiana forests along with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s in Northwest Sichuan were studied in 2002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fertility of C. chengiana and to compare and investigate differences of soil fertility for six C. chengiana population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vegetation, climate and disturbanc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t 0-20 cm soil depth showed that 1)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existed among populations for soil bulk density, soil total porosity, capillary porosity, maximum water-holding capacity, capillary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topsoil natural water content; 2)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total N, total P, alkali-hydrolyzable N, available P, available K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populations; and 3) based on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soil fertility factors on forest growth,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selected as an integrated fertility index (IFI) for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C. chengiana populations.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robably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vegetation conditions, management measurements, human-induced disturbanc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oil ecological functions in fragile ecological regions, C. chengiana could be used in programs enclosing the hill for natural afforestation,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s, and programs replacing agriculture with afforest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