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2篇
林业   337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49篇
  333篇
综合类   861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56篇
植物保护   1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夏玉米和冬小麦生长季节期间土壤水动态观测试验,探讨了地下水浅埋条件下土壤水动态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浅埋地下水对土壤水动态具有很大影响,农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发生在根区深度0-50cm的土壤。土壤水动态变化规律为实施土壤水分实时调控,控制作物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根据1985—2017年5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监测数据,结合县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对庆元县33年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面积先降后增,森林、乔木林地面积总体持续增加,森林覆盖率先缓慢上升后快速上升,至2017年达到86.06%;竹林面积和立竹量持续增加。(2)活立木、乔木林蓄积量和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剧烈下降后快速增加。(3)乔木林幼龄林蓄积量持续增加,近、成、过熟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龄组结构趋于优化;人工林面积、蓄积量及占比持续增加,天然林蓄积量以1997年为界先降后增,两者面积和蓄积量占比趋于一致。总体来看,受20世纪90年代“木材经济”“香菇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森林资源剧烈下降,而人工造林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恢复。目前,县域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指标基本已达极限,而单位面积蓄积量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因此,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量”与“质”的关系,进行统筹规划,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才能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深圳石岩水库在底泥扰动前后水库水质中的总Cd、总As、总Cu、总Hg、总Ni、总Zn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底泥的扰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扰动后的第一天六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会显著的增加,在随后的静置过程中含量陆续减少,底泥扰动过程中金属元素的释放通过静置将不会对水库的水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4.
<正>在半干旱地区,受自然与人为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被称为沙地。我国北方中西部干旱地区分布着八大沙漠,与此对应,在北方中东部半干旱地区则分布着四大沙地,从西至东(北)依次为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这些沙地曾被人们分别称作毛乌素沙漠、浑善达克沙漠、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据考证,这些地区古时候多为水草肥美的牧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战乱、不合理的樵采、开垦及草场超载等原因,地面植被丧失殆尽,沙土层逐渐活化,就地起沙,就形成了后来的沙地。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凋落量、组成和动态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对福建沙县杉木人工林进行了连续7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2005-2011年杉木凋落量变化范围为1 051.83-2 407.80 kg.hm-2,年平均值为1 493.14 kg.hm-2,凋落量2005-2006年显著降低(P<0.05),随后6 a间呈先增加再降低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幅度较为缓和。凋落物中落叶、落枝、落果、树皮及碎屑所占比例分别为62.9%、16.6%、7.63%、3.16%和9.73%。杉木凋落量季节动态总体表现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2月(全年最大值)和7月,且2-7月凋落量占全年的62.3%,是杉木全年凋落量的主要贡献期。对凋落物的逐月观测数据与相应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n=84),结果显示,杉木凋落量对降水量和风速最为敏感(P<0.05),其次是气温和日照时间。  相似文献   
26.
饲料销售中的重要一环--客户信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饲料厂家及其营销员来说,回避销售风险是比销售更重要的工作。成功的饲料企业和优秀营销员的杰出之处就在于能够做到销售围绕回款转。但经常困扰业绩不佳的营销员的一件事就是,因在销售过程中没有认真而科学地做好客户的信用评价,只凭自己的印象办事,后来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收款,最终发现收款是比销售更难的一项工作。由于欠款太多而被客户牵着鼻子转的事在销售管理较差的饲料企业屡屡发生。要回避销售风险,就必须定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并根据信用评价结果确定销售政策。一、信用评价指标信用评价主要依据回款率(应收款项)、…  相似文献   
27.
28.
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干旱区 ,水资源十分匮乏。若能有效的控制塔里木河上游耕地面积的扩张 ,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则能解决塔里木河流域长期以来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 ,这对塔里木河流域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用遥感技术进行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则为上游耕地现状和趋势发展提供一种快速和准确的方法。本文利用 1 95 9年、1 983年、1 992年和 1 996年四个时期的航片及卫片资料 ,研究了塔里木河干流上游典型图幅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人工绿洲和居民点面积逐年扩大 ,湖泊面积明显缩小 ,而天然植被面积趋于缩小 ,难利用面积变化不大。为此 ,有关部门应严格控制目前这种耕地继续扩张趋势 ,同时加强植被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9.
广西贵港、梧州、防城、钦州4市洪涝灾后病虫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秀珍 《广西植保》2001,14(4):24-26
20 0 1年 7月上中旬 ,广西连续遭受第 3、第 4号强台风的袭击 ,全区普降大雨 ,局部大暴雨 ,造成了洪涝灾害。现将广西贵港等 4个市的洪涝灾后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受害情况汇报如下。  贵港市 :1 受灾基本情况 :  农作物受灾面积 1 2 .1 1万 hm2 ,成灾面积 8.81万hm2 ,绝收面积 3.2 0万 hm2 ,其中粮食受灾面积 1 0 .32万 hm2 ,成灾面积 7.87万 hm2 ,绝收面积 2 .9万 hm2 ,减收粮食 1 7.4万 t。粮食受灾面积中早稻受灾面积最大 ,达到 9.73万 hm2 ,成灾面积 7.63万 hm2 ,绝收面积 2 .60万 hm2 。损失稻谷 1 6.1万 t。受淹晚造秧田333.3…  相似文献   
30.
<正> 1.前言在研究气候冷暖变化时,气候学家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年平均气温、最冷(暖)月平均气温、气温距平、寒冷指数等;在研究农业气候的热量变化时,所采用指标集中在≥0℃或≥10℃积温上。本文则从农业气候的角度出发,采用农业气候带分界的热量指标,来研究近百年我国北部南温带北界界限的动态变化。采用农业气候带分界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出气候的冷暖变化,而且有一定的农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