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蛭俗称蚂蟥,其唾液中含有抗凝血功能的活性物质——水蛭素,是治疗“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良药,素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称。  相似文献   
42.
笔者用中监所提供的猪丹毒标准株C#-(43)-2,6,7,8和自然野毒株作为菌种,经颈静脉接种100-500亿活菌/头,模拟急性猪丹毒DIC。试验猪34头,发病27头,死亡15头。发病猪生前凝血象出现变化;死后组织学检查,脑、肾、心、肺等器官有DIC形成。电镜观察微血栓为纤维素,红细胞和丹毒杆菌。本文对DIC判定标准,DIC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发病机制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将Scu-PA/t-PA两种基因cKNA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SV2-ScuPA,pcDNA3-ScuPA及pcDNA3-tPA混合后注入小鼠骨骼肌,观察了基因混合注射在小鼠体内 的表达情况。体外凝血试验结果显示,质粒注射后第3天凝血时间开始延长,约两周后凝血时间延长幅度最大。第18天体内诱导产生DIC,体外凝血时间试验组仍较空白对照组延长一倍以上,抗凝效果明显。相等基因水平下,混合基因注射表达水平和单独基因注射没有  相似文献   
44.
兔病毒性出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兔出血症的凝血象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兔出血症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过程,并呈动态发展规律。凝血象检测发现:感染后6h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缩短或正常,为高凝期,该期短,很快进入低凝期。感染后18hPT、KPTT显著延长,死前更明显。血小板数(PC)呈渐进性降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在感染后6h显著增加(P<0.01),感染后18h达高峰值。组织病理学观察表明:肺的病变严重而且有规律,感染后12h肺的微血栓检出率最高,同时在心、肝、肾、脑等器官也见微血栓。感染后24h或死兔的肺出血严重,血栓少见,表现为纤溶亢进的特征性变化。此外,患出血症的兔血管壁早期损伤明显,先于高凝期,可能是DIC的启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5.
由于休克,微循环障碍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在动物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国内报道不多,现报道1例如下某外宾犬,雌性,小体型猎犬,13岁,体  相似文献   
46.
以草菇子实体为材料,通过PBS浸提、硫酸铵沉淀、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分离获得草菇凝集素单一成分VL-2。在此基础上,开展了VL-2对仓鼠、小白鼠、猪、狗、猫、驴、鸭、鸽子、兔、蛙、蛇、鸡等12种动物血红细胞的凝血活性试验,结果发现VL-2对上述前11种动物凝血活性的效价分别为1 024、1 024、512、4 096、4 096、1 024、64、64、128、64、2 048 U/mg,而对鸡血红细胞没有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47.
为了对斯氏艾美耳球虫感染兔的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4项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孢子化的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口服接种的途径感染8只2月龄的无球虫新西兰兔,8只不感染的设为阴性对照组。感染30 d后,心脏采血采集血液样本,测量血常规、肝功能和凝血4项等血液指标。血液检测结果显示,与肝功能相关的8项指标中,仅有谷氨酰肽转移酶、血清胆碱酯酶差异显著,其余均差异极显著,血常规和凝血4项亦差异极显著。表明兔感染斯氏艾美耳球虫1个月后肝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48.
本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和标准计量单位测定了普通成年犬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表明,血常规中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容积和血生化中总蛋白、肌酐、钠、钾、氯、钙及各凝血功能指标相对稳定,变异系数都小于10%,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大部分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手术病人凝血功能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手术的患者18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10例及异丙酚组8例,异氟醚组患者采用1%~1.5%异氟醚维持麻醉,异丙酚组患者采用2~5μg·mL-1的靶浓度输注异丙酚维持全麻。两组病人均用芬太尼、异丙酚和维库溴铵诱导,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失血量。结果两组之间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2~5μg·mL-1的靶浓度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与吸入异氟醚麻醉相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0.
旨在研究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凝血时间和维生素K依赖蛋白的影响,筛选评价肉鸭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并得到育雏期北京鸭饲粮维生素K3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6个维生素K3添加水平(0、0.5、1、2、3和4 mg·kg-1),通过在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基础饲粮中添加6个不同添加水平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配制试验饲粮。将180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水平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0和0.5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显著高于0.5、1、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以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算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分别为2.00、0.56和1.27 mg·kg-1。综上,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增强肉鸭凝血功能,降低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在本试验基础饲粮条件下,以凝血酶原时间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为2.00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