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1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208篇
农学   456篇
基础科学   41篇
  198篇
综合类   3033篇
农作物   252篇
水产渔业   130篇
畜牧兽医   1040篇
园艺   330篇
植物保护   92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33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911.
为了缓解玉米生产中涝渍胁迫带来的问题,通过小区试验,研究外源多胺拌种对玉米抗涝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后,多胺拌种植株的丙二醛物质的量浓度均低于不拌种植株,且在恢复期内基本能下降到正常水平;多胺拌种植株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处理时期均低于不拌种植株,淹水后均升高,且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淹水条件下,百粒质量和产量均大幅度下降,在淹水3、5、7、9d条件下,多胺拌种和不拌种植株百粒质量下降幅度分别为2.94%、14.42%、21.88%、22.11%和16.24%、18.30%、25.59%、27.99%,产量降幅分别为32.10%、43.20%、48.74%、43.94%和35.13%、47.65%、53.67%、48.86%;持续淹水条件下,多胺拌种产量比不拌种产量最高可提高625.11kg/hm2。  相似文献   
912.
论文用阿维菌素与氟虫胺进行复配,测试不同剂量比例下对台湾乳白蚁的增效作用及传毒毒杀作用。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氟虫胺按18∶70、42∶30和36∶40的配比下,对台湾乳白蚁的增效作用明显;阿维菌素与氟虫胺按30∶50、24∶60和18∶70三组配比在250 mg/kg下对台湾乳白蚁15d死亡率分别为91.15%、94.08%和97.70%,表明这些组配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较好的传毒作用,值得作为白蚁诱杀剂药剂成份应用于台湾乳白蚁的防治。  相似文献   
913.
<正>马铃薯是巴东县主要农作物,兼作粮食、蔬菜、饲料和加工原料,常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夏粮的70%以上,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曾为我县解决上世纪70年代的饥荒立下汗马功劳,深受我县各族人民的欢迎。2008年,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把我县的马铃薯作为优势农产品列入其中,近几年我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早熟品种的开发,龙头企业的发展,为我县马铃薯产业  相似文献   
914.
<正>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传播的一种水稻病毒病。近几年来,在东台市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呈加重之势,个别田块发病严重,产量损失达六成,对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掌握病害发生消长规律和探讨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技术,近年东台市植保植检站对灰飞虱虫口消长、水稻黑条矮  相似文献   
915.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噻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等7种药剂及其混用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及增效作用。结果显示:7种药剂中噻虫胺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315.1 mg/L,其毒力倍数是呋虫胺的3.23倍;其次为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LC50值分别为473.1和543.1 mg/L。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按5∶5、4∶6、3∶7、2∶8和1∶9的质量比混用,其LC50值分别是215.6、307.1、334.1、232.6和240.7 mg/L,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2∶8和1∶9混用的共毒系数分别达203.9和210.5,增效最显著;噻虫胺与丁烯氟虫腈按5∶5、4∶6、3∶7、2∶8和1∶9的比例混用,其LC50值分别为409.2、356.9、338.1、402.4和392.6 mg/L,除5∶5混用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配比均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1∶9混用共毒系数为182.1,增效显著;噻虫胺与杀虫单按5∶5、4∶6、3∶7、2∶8和1∶9的比例混用,其LC50值分别为479.4、540.0、454.8、737.0和878.7 mg/L,其中3∶7混用的共毒系数为127.9,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配比均表现为相加作用。噻虫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丁烯氟虫腈、杀虫单混用增效作用明显,可以作为防治黄曲条跳甲的高效药剂。  相似文献   
916.
《植物医生》2015,(2):38
<正>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和农业种植结构改变,杀菌剂行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在产业调整与新品研发并重的同时,果品美容成为企业新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的热点。从市场来看,杀菌剂行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市场份额逐年扩大,其中以三唑类杀菌剂增幅最快。在制剂领域,井冈霉素、多菌灵、硫酸铜、三唑酮、代森类、百菌清、咪鲜胺等老品种由于复配兼容性好,成为用量最大的农药品  相似文献   
917.
啶酰菌胺与唑胺菌酯混配对灰葡萄孢毒力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啶酰菌胺与唑胺菌酯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毒力的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与唑胺菌酯不同配比混合物对灰葡萄孢菌株DZ3(对多菌灵、乙霉威和嘧霉胺高抗)的毒力,以Wadley公式评价了其协同作用。选取最佳增效组合,采用黄瓜子叶喷雾法测定了其对其他5个菌株的毒力及田间防效。通过测定菌株DZ3分生孢子悬浮液中的溶氧量、电导率和菌丝中丙二醛的含量,研究最佳增效组合的增效机制。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唑胺菌酯不同质量比(9∶1、7∶1、5∶1、3∶1、1∶1、1∶3、1∶5、1∶7和1∶9)的混合物均对菌株DZ3表现为毒力增效作用,其中质量比为1∶3的组合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达4.76,且对另外5个供试菌株的联合毒力也表现出增效;在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200~300 g/hm2时,质量比为1∶3的组合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8.05%~93.96%,同时其对菌株DZ3的呼吸抑制作用与单剂啶酰菌胺相当,但对细胞膜通透性和菌丝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均显著高于各单剂。本研究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唑胺菌酯以质量比1∶3进行混配,可用于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18.
甜菜红色素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广泛的存在于以红甜菜为主的石竹目中,甜菜红色素在食品以及制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以及环保的甜菜红色素提取工艺尤为重要。笔者分别介绍了传统提取甜菜红色素的方法以及最新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指出传统方法由于需要加热以及加入有机溶剂,容易造成甜菜红色素降解、溶剂污染以及产量低等问题。而以γ射线、高压脉冲电场、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以及膜处理技术为代表的最新提取技术,可以在非热情况下达到提取色素的目的,并且具有环境友好、安全、一致性好以及回收率高等特点。并指出未来的发展不管使用哪种新技术,都需要对提取的每一步细化,制定提取标准。  相似文献   
919.
<正>加拿大安大略计划在2017年之前,将玉米和大豆种子处理上使用烟碱类农药用量减少80%。省政府指出,这个"宏大目标"实现需要政府、业界、农民和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这个提议包括一个讨论稿,旨在未来12个月通过一项传粉昆虫健康行动计划。直接影响传粉昆虫健康的来源有四个:农药影响、栖息地和营养、遗传和病虫害、天气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920.
为了探究绿化树木叶片富集大气污染物的差异性,对新乡市 18种道路绿化树木叶片铅、镉、氯和硫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绿化树木对大气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收净化能力,并依污染元素和植物的不同具有明显差异;同种园林植物叶片累积4种污染元素的含量不同,总体来说对氯和硫的累积能力大于铅和镉;对铅累积量高的树木有枇杷、榆树和杨树;对镉累积量高的有枇杷、广玉兰、毛泡桐和杨树;对氯累积量高的有卫矛、大叶黄杨、杨树、榆树和臭椿;对硫累积量相对较高的有杨树、卫矛、毛泡桐和珊瑚树。运用隶属函数法对 18种绿化树木叶片污染元素含量进行归类,杨树和枇杷归为第1类,卫矛、大叶黄杨、毛泡桐、广玉兰、榆树和栾树为第2类,银杏、珊瑚树、臭椿、悬铃木、构树、鸡爪槭、海桐、白蜡、国槐和凤尾兰归为第3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