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9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6篇 |
农学 | 324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59篇 | |
综合类 | 1242篇 |
农作物 | 108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251篇 |
园艺 | 1798篇 |
植物保护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219篇 |
2022年 | 202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252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84.
采后包装及钙处理对‘豫甜'桃(Prunus persica)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豫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室温贮藏及采后钙处理低温贮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加入KMnO4(乙烯吸收剂)的贮藏效果明显优于其它2种处理.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5.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6 kg*cm-2,Vc含量增加了10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0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2.1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2.8 g*kg-1;经ρ为4%的 CaCl2溶液处理后,装入加有KMnO4(乙烯吸收剂)的聚乙烯膜包装袋中,在0~5 ℃的低温下贮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呼吸速率减小了1.0 mg*kg-1*h-1,果实硬度增加了2.1 kg*cm-2,Vc含量增加了1.3 μg*g-1,可溶性酸含量增加了0.17 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0.25 g*kg-1,总糖含量增加了0.5 g*kg-1;综合比较认为采后钙处理再低温贮藏能较好地降低桃果实的呼吸速率,保持果实的硬度,抑制Vc的降解,较长时间地维持果实的营养成分,保持其品质不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5.
以凤凰水蜜桃‘白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植酸和姜汁两种优势方法结合低温贮藏(1~9℃共9个温度梯度)下水蜜桃的保鲜效果,测定桃果实的各项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结合植酸+套袋的优势保鲜方法略微优于低温结合姜汁+套袋的优势保鲜方法,两者均明显好于直接低温贮藏。如果单纯只追求保鲜效果,那么1℃仍然为‘白花’水蜜桃最适贮藏温度,1℃贮藏结合植酸+套袋的组合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保鲜效果,2~3℃低温贮藏结合植酸+套袋的组合已经可以和直接在1℃贮藏时候的保鲜效果相比拟,因此,通过低温复合冷藏优势保鲜方法可以做到更加经济环保。低温套袋植酸、姜汁浸果处理操作极为易行且经济环保,是极具开发潜力和推广的低温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86.
框式结构“‘大约……左右’类”中,量值词语的语义倾向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和互补性。基于此,文章从共时历时平面对“‘左右’类”词语进行隐喻认知辨察,从而使框式结构“‘大约……左右’类”中量值词语语义倾向呈现出的不对称性和互补性得到语义认知上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7.
一、褐变.葡萄果肉褐变在不同品种上的表现不同,红色品种褐变表现为果实色泽发暗,一些白色品种如牛奶、无核白、意大利、白马拉加等在贮藏后期也易出现果肉内部褐变.在这类品种的贮藏期,应注意观察褐变的初始迹象,并及时出库销售.葡萄的衰老也是褐变的一种表现.此外,冻害、损伤、灰霉病病菌的侵染、果实贮藏过程中气体不适等因素也会引起果肉褐变. 相似文献
88.
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的食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2005年9月至2005年12月及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印度洋中西部水域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大眼金枪鱼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洋中西部水域大眼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鱿、鲐、沙丁鱼、乌贼、蟹、竹??鱼、蛇鲭、乌鲂、刺鲷、虾、帆蜥、鳞鲀、水母和杂鱼等饵料,其中主要食物为鱿(IRI=50.84%)、鲐(IRI=17.70%)以及虾类(IRI=9.49%).空胃率较高,雄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高达52.2%,而雌性大眼金枪鱼的空胃率则为47.7%.食物组成有明显的月份变化,各月大眼金枪鱼食物中鱿所占比重均较大,其次是鲐、沙丁鱼、虾以及蟹.食物中平均饵料重量及平均饵料个数的月变化较为显著,且趋势较为一致.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食物中鱿重量均占有一定的比例,鲐和沙丁鱼所占比重也较大,蟹类以及虾类在大眼金枪鱼的食物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各体长组大眼金枪鱼食物中平均饵料重量及平均饵料个数的变化显著,且趋势较为一致,110~140cm体长范围内的大眼金枪鱼摄食量较大.各月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基本上都在1.50~2.00之间变化,各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0.80~1.00之间.各体长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较大,各体长组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在0.85~1.00之间. 相似文献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