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9篇 |
免费 | 155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96篇 |
农学 | 324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59篇 | |
综合类 | 1242篇 |
农作物 | 108篇 |
水产渔业 | 11篇 |
畜牧兽医 | 251篇 |
园艺 | 1798篇 |
植物保护 | 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37篇 |
2023年 | 219篇 |
2022年 | 202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33篇 |
2017年 | 283篇 |
2016年 | 342篇 |
2015年 | 252篇 |
2014年 | 247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186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1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51.
52.
Fe(Ⅱ)的含量及变化与土壤和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关系密切。当与Fe(Ⅲ)共存时,Fe(Ⅱ)的测定往往受到干扰。本文研究了常用显色剂2,2’-联吡啶和菲洛嗪(Ferrozine)测定土壤Fe(Ⅱ)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结果表明,Fe(Ⅲ)可与显色剂作用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对Fe(Ⅱ)测定所用波段的光线具有吸收作用,从而使Fe(Ⅱ)浓度被过高估计。Fe(Ⅲ)对Fe(Ⅱ)测定的干扰程度与其浓度及所选显色剂有关。当以2,2’-联吡啶为显色剂时,单位浓度Fe(Ⅲ)(1.0 mg/L)将导致Fe(II)的测定值比实际值高0.012 mg/L;而当菲洛嗪为显色剂时,单位浓度Fe(Ⅲ)引起的Fe(Ⅱ)高估值在0.010~0.032 mg/L之间。F-能够抑制Fe(Ⅲ)-显色剂络合物的形成。当F-的加入量超过Fe(Ⅲ)的4倍时,F-能有效地消除Fe(Ⅲ)的干扰。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改进的Fe(Ⅱ)分光光度法能够满足土壤及沉积物中Fe(II)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53.
以巨峰葡萄树为试材,采用短梢修剪和长梢修剪两种不同方法进行处理,通过糖度、果色、果实品质、产量观察分析,确定出每公顷最适留量。试验结果表明,以采用长梢修剪为宜,每公顷结果母枝保留6450枝,产量可达3万kg,单穗可超过400g。 相似文献
54.
盐碱地巨峰葡萄喷施农家旺液肥后,对增大叶片,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枝蔓生长,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改善果实品质等均有明显效果;喷施最佳浓度为500倍液,在抽穗期,开花期,果实膨大前期,果实膨大后期,采收前2周各喷施一次。 相似文献
55.
56.
为对比观察国产蛋白酶酶解和益生菌发酵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的效果,比较酶解法、发酵法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为小分子蛋白肽的能力,采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分别酶解,纳豆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蛹虫草分别发酵鹰嘴豆浆液蛋白,测定不同处理时间时的可溶性氮、DH、电泳条带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国产碱性蛋白酶酶解鹰嘴豆浆液蛋白240 min,上清液的可溶性氮含量可达到0.1389%,DH为6.43%;木瓜蛋白酶酶解240 min 时的上清液可溶性氮含量达到0.0972%,DH为4.41%;而发酵法处理以纳豆芽孢杆菌效果最显著,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处理鹰嘴豆浆液蛋白8 h时的上清液可溶性氮含量为0.0895%,DH为4.03%。本研究表明,酶解法降解鹰嘴豆浆液蛋白的效果要比微生物发酵法处理时间短,降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7.
以强力生根剂、IBA、IBA+硼砂、NAA、NAA+IBA等药剂处理巨峰葡萄峰插条。结果表明,各种药剂条牛根都有一定促进效果以强力生根剂效果最佳,生根率和单株生根数分别为60.8%和8.07条,各为对照(清水处理)的2倍和2.3倍,极显著高于对照,其次,IBA和IBA+硼砂的效果也较好,生根率分别为47.9%和46.9%,显著高于对照,各种药剂对插条生根长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8.
59.
巨峰葡萄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几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三年生巨峰实生苗阶段发育过程中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带。结果表明:不同节位木质部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一条谱带,从茎基部到首次出现卷须的部位其活性增强,随后便消失。在休眠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不存在阶段发育的酶谱差异性;在生长期则随着葡萄蔓阶段发育程度的提高酶带数增多,活性增强。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不论是休眠植株还是活跃生长的植株,其酶谱保持不变,但休眠期酶带多、活性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多酚氧化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一致。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葡萄在避雨栽培条件下‘H’型整形及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在南京地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主要的栽培技术措施,包括建园、棚架搭建、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