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6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14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8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13篇 | |
综合类 | 387篇 |
农作物 | 3篇 |
水产渔业 | 717篇 |
畜牧兽医 | 22篇 |
园艺 | 3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70篇 |
2012年 | 101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0篇 |
2007年 | 56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黄海春季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8年 5月 16日~ 6月 1日 ,对黄海 ( 33°0 0′~ 39°30′N,12 1°0 0′~ 12 5°30′E)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 :1998年春季黄海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 14属 2 9种。其中 ,硅藻门有 10属 2 1种 ,甲藻门 4属 8种。在硅藻门中圆筛藻属的种类最多 ,有 7种 ,其次是根管藻属 ,有 3种。甲藻门中甲藻属的种类最多 ,有 5种。浮游植物的平均数量为 2 .2 3× 10 4 个 / m3,其中 ,硅藻门的平均数量为1.55× 10 4 个 / 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69.5% ,甲藻门的平均数量为 0 .68× 10 4 个 / 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 30 .5%。黄海北部浮游植物的数量高于黄海中、南部。黄海浮游植物分布密集区主要在调查区西、北部。与 1986年同期黄海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相比 ,1998年春季黄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 1986年春季相似 ,但浮游植物的数量减少 64.6%。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复合营养素在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于2018年5月~9月在天津市西青区某养殖场开展了复合营养素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试验。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水质及浮游生物的监测、对虾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检测,评价复合营养素对对虾养殖的效果。结果显示,施用复合营养素的试验池亚硝酸盐氮降解迅速,养殖中后期试验池总菌数显著高于对照池(P0.05),水体微生物代谢活跃。养殖前中期,试验池浮游植物种类多以绿藻为主优势种,而对照池以蓝藻为主优势种。试验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85~2.74,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8~0.82,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2.29~3.74。免疫相关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虾血清中多酚氧化酶(PPO)、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复合营养素可迅速降解对虾池塘亚硝酸盐氮,优化藻类组成,促进水体中微生物代谢,稳定水质及池塘生态系统,增强对虾免疫力,提高对虾产量,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7.
8.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3)
为了解西大洋水库示范区内春秋两季浮游植物种类、丰度和生物量变化,分别于2018年10月秋季及2019年5月春季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秋季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53属93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30.34 mg/L,浮游植物密度为4745.39×104 cells/L;春季共鉴定出8门52属82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1.19 mg/L,浮游植物密度为367.52×104 cells/L;春季共鉴定出8门52属82种(含未鉴定种),生物量为1.19 mg/L,浮游植物密度为367.52×104 cells/L;春秋两季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相似度仅为11.7%;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87、4.19,为典型的蓝-绿藻为主的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与NH4 cells/L;春秋两季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相似度仅为11.7%;生物多样性分析显示,春、秋两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3.87、4.19,为典型的蓝-绿藻为主的群落结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春秋季节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与NH+_4-N、SD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水温(T)、Chl-a、COD_(Mn)、NO+_4-N、SD和pH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水温(T)、Chl-a、COD_(Mn)、NO-_3-N、NO-_3-N、NO-_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西大洋水库示范区浮游植物多样性较好,群落结构较稳定,修复工程对示范区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博斯腾湖浮游植物季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博斯腾湖近几年面临着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渔业捕捞盲目等关键问题,采用《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手册》有关方法,2004年通过6次有代表性采样,对博斯腾湖浮游植物数量、生物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博斯腾湖浮游植物数量最低的是4月,最高的是8月;6次采样数量为3.0×10^4~1423.2×10^4个/L,平均为393.7×10^4个/L;生物量为0,064~8,256mg/L,平均为2.969mg/L。全年以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为主要的优势种类;微囊藻(Microcystis)是全湖次优势藻,不仅在夏季出现率高,而且在寒冷且水温低的11月也多有出现;钟罩藻(Dinobryon)是喜水温较低的种类,该种类在4月为多个站的绝对优势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