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林业   1035篇
农学   439篇
基础科学   147篇
  216篇
综合类   3940篇
农作物   277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346篇
园艺   1906篇
植物保护   48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519篇
  2009年   512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494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2年   2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枣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枣缩果病又称铁皮病、黑腐病。在大部分枣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世纪80 年代以来,该病在我国北方枣区发生日趋严重,一般年份病果率在 10 % ~50 %,严重年份达 90 %以上,甚至绝收。太谷县红枣已发展到1.4万hm2,枣缩果病已成为制约该县红枣产业的重要因素。我们于2004年开展了枣缩果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发病症状枣果感染该病后,在白熟期开始出现症状,初期在果实中部至肩部出现水浸状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病斑不断扩大,并向果肉深处发展,解剖观察,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  相似文献   
4.
1997~1999年对收集引进的22个枣品种进行生长和结果情况调查及物候期定点预测,以大荔圆枣为对照,从丰产性、品质、抗性(抗裂果)、单果重、结果整齐度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比,筛选出适宜我省发展的不同用途的枣树优良品种12个,为黄土高原红枣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品种依据。  相似文献   
5.
良种枣果既可鲜食,又可干制红枣和加工蜜枣。枣果鲜食风味佳美,干制红枣有“木本粮食”之美称。枣果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同时,枣树对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均有重要的作用。枣苗定植后2年可试花结果,进入盛产期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可达1500公斤左右,收入3000余元。其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6.
大王枣9月下旬成熟,单果重50g,最大70g,形似鸡蛋,10个500g重,8个一尺长,果大核小,肉厚皮簿,色泽鲜红,甜脆多汁,鲜果含糖量23%,干果含糖量88%,鲜食甘甜脆蜜,品质极佳,鲜食、制干、加工均优,抗裂果,适应性强,连年丰产稳产。1998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林业站的技术人员与莱芜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莱城区牛泉镇的科技示范园内建立了6670m2,株行距2m×3m的脱毒大王枣密植园,进行了脱毒大王枣密植丰产栽培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6年生脱毒大王枣树高控制在2.5m左右,树体健壮,树冠之间不交接,光照良好,每667m2平均产量2450kg。…  相似文献   
7.
蓟州贵枣 ( 1 998年定名 )原名为脆枣 ,来源不详 ,其皮薄、松脆 ,果实以鲜食为主 ,不适宜制干。该品种适应性强 ,早果丰产 ,晚熟 ,栽培效益佳 ,是较理想的鲜食枣新品种 ,值得推广。1 品种特性1 .1 植物学特征 成龄蓟州贵枣树干灰褐色 ,表皮粗糙。枣头紫红色 ,较光滑 ,皮孔中  相似文献   
8.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年来在山区杂交中稻、一季晚稻上危害逐年加重.由于该病症状与种性不纯的植株相似,给杂交稻生产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发病田块损失10%~30%,严重田块损失达50%~80%,有的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9.
番茄灰霉病的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该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人们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其发病适温20~25℃,最高32℃,最低4℃,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水稻条纹病毒(RSV)在水稻和玉米上发生程度差异明显的原因,从一个侧面了解RSV流行本质,2004年在洪泽进行田间试验。采用黄盘诱集、盘扑、盘刮、肉眼计数等方法比较武育粳3号和掖单13上灰飞虱侵入和消长动态,结果表明两者均只有一个成虫侵入高峰,单位面积迁入虫量前者是后者的3.6倍,单株平均虫量相近。Dot-ELISA法测定灰飞虱带毒率为40%,成虫迁移扩散高峰期22d内两者接毒量约为每天百株137头带毒虫。武育粳3号有二代若虫发生,掖单13则无。逐日调查发病进程,结果显示水稻发病率为60%,玉米为0。室内抗性鉴定,掖单13对RSV的抗性比武育粳3号高4个级别。综合以上结果,寄主品种抗性决定了RSV在水稻和玉米上流行状况,二代若虫重复侵染是RSV在水稻上重发的另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