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比较苹果和梨不同品种休眠芽的生理变化与萌芽率的关系,以'世界1号'晨阳'苹果和'津香蜜'秋月'新梨7号'梨在冬季1-2月份的休眠芽为试材,分别测定了其萌芽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含水量.结果表明:苹果品种中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萌芽率均为'世界1号'>'晨阳',其中芽的含水量与萌芽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大叶蟹甲草的经济价值逐渐被开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此,首先对大叶蟹甲草的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述,然后对大叶蟹甲草种子萌发特性、休眠芽生理特性以及越冬休眠芽的诱导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今后长白山大叶蟹甲草的繁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幼穗分化形成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1987年在扬州对7个水稻品种茎秆上的再生芽进行幼穗分化观察。其结果表明,再生芽的幼穗分化始期在头季稻的雌雄蕊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约离头季稻抽穗20天左右。不同类型品种,其伸长节间各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始期有差异,多数品种基部节上再生芽幼穗分化早,停滞时间也早而长,上部节上的再生芽幼穗分化迟,停滞时间晚而短。头季稻收割后不同类型品种各节位再生芽幼穗分化进程出现两种类型,一种类型为茎秆中间节上再生芽发育快,两头节上再生芽发育慢,另一种类型是随着伸长节间上升,各节位再生芽的幼穗分化进程也逐节相应加快。  相似文献   
4.
莼菜又名马蹄草、湖菜等,是名贵水生蔬莱。莼菜多用地下茎繁殖栽培,也有用粗壮水中茎种植的。在种茎缺乏时有些产区曾采用短穗育苗繁殖,也曾试用休眠芽冬季先行土中扦插育苗,开春移栽的方法,但生产中极少应用。一般常用的地下茎繁殖系数约1:1,故种茎投资较大,成为莼菜发展中的一大问题。为了提高莼菜繁殖系数,节约投入,摸索简便,多途径繁殖方法,促进莼菜生产,我们开展了“莼菜离体休眠芽繁殖试验”,初步取得了既加大繁殖系数,又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8年~1989年在青浦县西岑乡药菜种子场进行,种植塘田为1987年冬新开塘…  相似文献   
5.
莼菜富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和各种氨基酸,对人体有抗癌等多种医用功能。鲜菜味美,滑爽可口,深受国内外人民青睐。莼菜为无性繁殖,多用地下茎繁殖栽培,其繁殖系数约一比一,故种茎投资较大,每亩约需700~1000元,是莼菜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为了提高莼菜繁殖系数,  相似文献   
6.
7.
李晓春 《农家致富》2007,(14):35-35
水芹喜冷凉,较耐寒,适于冷凉、短日照季节生长。一般选低洼田,深耕施肥。夏季母茎休眠芽在25℃以下萌发,长江流域8-9月栽种。  相似文献   
8.
几种针叶树种离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油松、白皮松、华山松、青的休眠芽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WPM和MS为宜,SH次之;激素BA比KT作用明显,浓度以0.2~0.75mg/l为宜;NAA0.5~1.5mg/l配合使用少量IBA,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BA/NAA<1适宜于针叶树种离体培养,从而为优良针叶树种的无性转化和针叶树组培快速繁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珍稀植物猬实的休眠芽为外植体进行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诱导丛生芽的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10 mg/L NAA;增殖培养最适培养基为 MS+2·00 mg/L 6 BA+0·05 mg/L NAA;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2MS+0·20 mg/L NAA+0·30 mg/L IBA+0·01 mg/L 2,4 D;生根苗移栽温室45 d 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李艳 《现代农业》2014,(1):83-84
芦苇的产量形成和土壤肥力,水分、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促进芦苇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就是保证芦苇的单位面积株数,过稀、过密都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掌握芦苇越冬芽萌发规律,可促进芦苇早生快发,从而获得理想的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