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林业   601篇
农学   510篇
基础科学   105篇
  251篇
综合类   1581篇
农作物   179篇
水产渔业   159篇
畜牧兽医   432篇
园艺   333篇
植物保护   2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南部农区野生饲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了该区域野生饲用植物的科属组成及其生活型和生态型特点,并对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饲用植物34科145属214种,优势科有禾本科(38属71种)、藜科(18属22种)、菊科(15属21种)、豆科(14属19种)、苋科(8属11种)、十字花科(8属10种);生活型植物以草本植物(1~2年生124种,多年生62种)为主,占86.92%,木本植物有28种,占13.08%;生态型植物以中生为主(183种)。依据适口性可将该区野生饲用植物划分为优、良、中、低4个等级,其中优等95种、良等77种、中等36种、低等6种。营养成分丰富且适口性较好的饲用植物主要集中在禾本科(21种)、豆科(17种)和藜科(13种)。  相似文献   
62.
基于河南省尧山地区野外实地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筛选出46种夏季野生花灌木观赏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体系。从花、叶、果、枝干4个方面,选择16项评价指标,借助Yaahp 10.3软件并根据行业专家意见构建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对选定的46种植物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将46种夏季野生花灌木划分为4个等级,珍珠梅、桦叶荚蒾、金银忍冬等7种植物开发潜力大,紫珠、黄蔷薇、海州常山等11种植物可适度开发利用,匍匐栒子、锦带花、缫丝花等21种植物可作为一般开发利用对象,其余7种植物可较少考虑开发利用。以期为本地区夏季野生灌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松嫩草地五脉山黧豆地上生育规律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松嫩草地不同生境和密度下五脉山黧豆地上部生育规律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五脉山黧豆植株比野生植株具有较大的株高、分枝长度、分枝数和生物量。其中,人工一年生种群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比野生植株平均增加了19.1 cm和11.66 g。野生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差异显著(P<0.05),体现了密度制约的效应。人工二年生种群植株比一年生植株有较大的密度竞争压力,在生物量等方面比一年生种群植株小。  相似文献   
64.
为明确山西省太谷地区‘壶瓶枣’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及粘虫板对绿盲蝽产卵的影响,对该地区不同管理水平的枣园绿盲蝽越冬场所进行调查,并结合室内外饲养观察卵孵化规律,在枣园悬挂黄色粘虫板观察其对绿盲蝽秋季成虫落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水平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分布场所均以枣树断茬口为主,其次是修剪口和中年生枣股,一年生枣股、老年生枣股及翘皮缝也有少量分布;枣园内外的杂草上均发现有少量绿盲蝽越冬卵,而在土壤中几乎没有分布;枣树不同部位卵分布的集中程度不同,卵粒数由多到少顺序为:断茬口枣股修剪口翘皮缝;绿盲蝽越冬卵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4月底到5月初;秋末,挂黄色粘虫板可使绿盲蝽越冬卵数量降低42.88%~87.56%。研究结果对‘壶瓶枣’枣园绿盲蝽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新疆天山野果林中塞威士苹果Malus sieversii与其林下伴生植物短距凤仙花Impatiens brachycentra两种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多样性及同源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基于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ITS序列BLAST同源性比对,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分类,并依据科赫氏法则测定致病性。结果显示,从新疆新源县天山野果林中的塞威士苹果及短距凤仙花病叶上共分离得到18株菌落形态各异的病原菌,分属于2属4种,绝大多数属于半知菌亚门。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为塞威士苹果和短距凤仙花叶斑病病原真菌中的优势菌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其中11株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具有致病性,7株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具有致病性;塞威士苹果所有的病原真菌对短距凤仙花均有致病性,而且短距凤仙花所有的病原真菌对塞威士苹果也有致病性。推测2种植物叶斑病可能由相同来源的病原真菌引发,短距凤仙花染病加剧了塞威士苹果叶斑病暴发,可能是野果林退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枣(Ziziphus jujuba Mill.)和酸枣(Z.jujuba var.spinosa)叶脉序的关系,选用黄土高原丘陵枣区的枣(55个)、酸枣(28个)和过渡型(7个)共计90个样品,利用LEAF GUI叶脉序分析技术,测定了叶脉密度(VLA)、叶脉间距离(IVD)和节点数(Nodes)等14个指标,主成分分析选出8个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研究了枣和酸枣叶脉序指标特点及特征。结果表明,在干旱、贫瘠生境中生长的酸枣,其叶脉间距离(0.094 mm)、网眼面积(2.84×10~(-4)mm~2)和节点数(17 823个)都显著低于黄土高原丘陵区枣园栽培条件下的枣(p0.05),而酸枣的叶脉密度(7.14 mm·mm~(-2))显著高于栽培条件下的枣,表现出很高的生态适应性。并且,枣叶脉序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15.24%~74.69%)大于酸枣(20.37%~52.84%)。因此,枣和酸枣可以通过权衡叶脉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酸枣相比枣,更倾向于选择高叶脉密度、低网眼面积、低节点数的适应策略。对陕北样品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1.8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的样品聚类分析,在1.69时,分为I、II两大类群,分别为酸枣和枣,过渡型在两个类群中都有。说明酸枣经过渡型向枣的演化,也说明叶脉序可以区分枣和酸枣。而栽培枣被分为4个类群,相似系数为1.29,种间结构较为复杂,是由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营养繁殖模式所决定。  相似文献   
67.
抗蒸腾剂对枣苗失水率与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1年生灰枣嫁接苗在晾晒失水过程中,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薄膜型抗蒸腾剂对其失水率和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木移植前喷洒50,100 mL.L-1的抗蒸腾剂,能有效地降低枣苗的失水率;抗蒸腾剂50mL.L-1时,枣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最大.作者提出了枣苗成活的根系和茎干失水率阈值分别为30%和8%.  相似文献   
68.
对3龄、4龄和5龄兴凯湖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野生和养殖群体肌肉脂肪含量、脂肪酸含量以及部分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兴凯湖翘嘴鲌野生与养殖群体肌肉中均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为主.野生群体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  相似文献   
69.
异齿裂腹鱼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良松 《淡水渔业》2011,41(5):88-91,95
2010年4~6月,对野生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 connori)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进行研究,并初步进行产后亲鱼恢复培养技术研究.对108尾雌鱼进行干法人工授精,共采卵104万多粒,孵出仔鱼62万多尾.其中45尾雌亲鱼自然成熟,共采卵46.8万多粒,平均受精率和孵化率低于人工催产雌鱼卵.人工催产83...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讨添加红枣提取物对促进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机体健康的可能性,选取体长为7.2~8.4 cm的健康虹鳟,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分别投喂红枣提取物添加量为0%(对照组)、0.25%、0.50%和1.00%的等氮等脂饲料,饲养56 d,养殖结束后测定12项血清生化指标和头肾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含量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出现极显著下降;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0.50%和1.00%组极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也在0.50%和1.00%组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变化;总蛋白(TP)和白介素6(IL-6)含量在0.25%组出现显著增加;溶菌酶(LZM)活性三个红枣提取物组均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0.50%组极显著增加;补体4(C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在0.25%和0.50%组均极显著增加。在头肾中,与对照组相比,SOD、白介素1β(IL-1β)和补体3(C3)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均为显著或极显著上调;Factor H基因表达量在0.50%组显著上调;过氧化氢酶(CAT)和LZM基因表达量在0.50%和1.00%组仅出现差异不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在虹鳟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红枣提取物,可以起到促进肾功能,保护肝脏和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