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3篇
  13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81.
正交试验表明 ,苦丁茶组培苗基内生根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生长素 NAA,其次是培养基中大量元素的含量 ,其合适的生根配方是 1/ 4 MS+2 %蔗糖 +NAA 0 .1~ 0 .2 mg· L-1。加入活性炭反而抵消了 MAA的作用。蛭石是良好的扦插基质 ,用高浓度 NAA短时间处理切口 ,生根又快又好。苦丁茶生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是杀菌防病并遮阴保湿。以健壮无根苗直接一步移栽入土更简化了快繁工艺。  相似文献   
382.
免疫组化法在脂肪移植体内微血管定量研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法在脂肪移植体内微血管定量研究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CD34抗原,通过免疫组化法显示微血管,对不同时期脂肪移植体按周边区和中央区划分,进行微血管的定量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法染色后血管呈棕黄色,切片背景清晰。周边区血管密度在移植后14d达最高,28d组高于7d组;中央区血管密度逐渐增高;各期血管密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一时期周边区血管密度高于中央区,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免疫组化法显示微血管清晰、可靠,便于统计分析,在定量研究脂肪移植过程中的血管生成方面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3.
家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改进了兔胚胎细胞核移植的技术体系,并对核移植胚胎的体外培养以及克隆胚胎的体内发育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卵母细胞去核率为88.9%(8/9),重组胚融合率为76.7%(176/229),将融合的重组胚与兔胎儿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其2 ̄4细胞发育率、8 ̄16细胞发育率以及桑椹胚和囊胚的发育率分别为65.7%(23/35)、28.6%(10/35)、22.9%(8/35),显著高于“TCM-199+10%FCS”系统培养的43.3%(13/30)、26.7%(8/30)、16.7%(5/30)。16及32细胞期卵裂球的重组胚可发育到产仔,将111枚重组胚移植给9只同期处理的受体母兔,2只妊娠,其中1只产出2只足月克隆仔兔,1只在产前1周(妊娠22d)流产。  相似文献   
384.
为探明秦川牛胚胎冷冻保存技术的可行性,将48头秦川牛母牛进行多次超数排卵处理、人工授精,并于授精后第7天非手术法获得胚胎,把获得的A级胚用不同浓度甘油(1.0~5.0 mol/L)和乙二醇(1.0~5.0mol/L)进行处理,并采用常规冷冻法和快速冷冻法进行冷冻,解冻后进行体外培养和不同发育阶段胚胎(桑椹胚、囊胚和扩张囊胚)移植,统计其存活率、孵化率和妊娠率等。结果表明:秦川牛7日龄胚胎能耐受甘油的浓度为2.0~4.0mol/L,乙二醇为1.0~3.0mol/L;常规冷冻法解冻后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显著(P0.05)高于快速冷冻法,胚胎移植妊娠率和产犊率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冷冻桑椹胚的冻后存活率、孵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囊胚和扩张囊胚,移植妊娠率和产犊率显著(P0.05)低于囊胚和扩张囊胚。  相似文献   
385.
云锦杜鹃种子繁育及幼树移栽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云锦杜鹃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树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种子的萌发率不高,在比较合适的基质(腐殖土 锯末和腐殖土 洗净剪碎的苔藓)中,萌发率为38.6%和38.2%;幼苗的生长状况也与基质密切相关。同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与光照条件有一定的联系,直射光照射5h效果最佳。4-5月是幼树移栽的适宜时期,移栽成活率高达90%;但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强光照会使成活幼树的叶片变薄,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枯焦现象,甚至死亡。因此,光照和湿度是影响云锦杜鹃幼苗和幼树生长发育最主要的生境因素。  相似文献   
386.
实验大鼠、小鼠胚胎的缓慢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3日龄小鼠胚胎和5日龄大鼠胚胎进行了玻璃化低温保存和缓慢冷冻保存的比较研究,从经过超数排卵的小鼠和大鼠中收集到了1897个8-16细胞的胚胎,经筛选后将I级和Ⅱ级胚计1738个(91.62%)分别进行两种低温保存试验,并对其中的881个冷冻胚胎分阶段进行复苏,复苏率分别为65.03%(小鼠69.59%,大鼠60.46%)和68.45%(小鼠72.61%,大鼠64.29%),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复苏在胚胎中,选择其中的488个胚胎进行移植试验,结果,玻璃化冷冻保存胚胎的移植的受孕率为39.47%(89/222),缓慢冷冻保存胚胎的移植的受孕率为42.56%(115/266),两种低温保存方法经方差检验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87.
[目的]探索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发育能力,为食蟹猴异种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的构建奠定基础.[方法]以食蟹猴和猪胎儿的耳部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异种核移植重构胚,并从核移植融合/激活方式、培养液两个方面进行优化.[结果]70枚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中,有49枚分裂(70.0%),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76.6%)无显著差异;使用微卫星引物D15S823对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进行遗传学鉴定,均能扩增获得D15S823条带(350 bp);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融合后1h的染色体早熟凝集率(24.2%)显著低于猪同种核移植胚胎(44.7%)和猪孤雌激活胚胎(100.0%),通过使用无Ca2+融合液能够显著提高染色体早熟凝集率(48.2%);在PZM-3、HECM-10和HECM-10+10% FBS 3种培养液中,食蟹猴—猪异种核移植胚胎的分裂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食蟹猴体细胞核能够在猪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胞质中发生核重塑,并发育到8-细胞阶段.  相似文献   
388.
以山东白山羊为研究对象,应用国产的孕酮阴道海绵栓,结合PMSG/FSH、PG和HCG,将78头受体羊随机分为4组进行同期发情及卵巢排卵研究。结果显示:放栓15 d,同时在去栓前3 d肌注400 IU/只PMSG和去栓前1 d肌注0.1 mg/只PG,鉴定发情后再肌注100 IU/只HCG处理方案效果最好,发情率为84.21%,黄体形成率为75%。同时手术检查卵巢卵泡和黄体形成情况,处理方案中放栓15 d+PMSG+PG+HCG组卵巢上均有多个排卵黄体,并且排卵窝比较明显。该研究所优化的方案为获得高质量的转基因胚胎移植受体羊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89.
为了将DOS和Windows9x/NT下的测量应用程序移植到WindowsCE下,以WindowsCEToolKitsforVC++5.0为工具,开发了基于WindowsCE的工程测量内外业数据采集与处理一体化软件系统.将原DOS下的应用程序移植到WindowsCE下、如道路(铁路)曲线的定义、曲线的调阅、曲线主桩点的计算、加桩点的计算等.并增加了曲线图形屏幕显示功能,对在Windows9x/NT下编写的MFC应用程序移植到WindowsCE下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90.
AIM: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functional behavior of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 transplanted into the cerebral infarction area after cerebral middle artery ischemia in rats. METHODS: MSC were isolated from human rib marrow and cultured in L DMEM medium in vitro. The model of rat cerebral infarction by cerebra middle artery occlus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identified MSC were transplanted intracerebrally 10 days later. Immunohistochemistry technique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ell survivor and its differentiation to the neurogenesis in the transplantation site, and at 2 weeks and 6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he functional test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rvivor of transplanted MSC was differentiated to neural phenotype cells, and the functional behavior of the injury rats was recovered significantly after MSC transplantation (P<0.05). CONCLUSION: Our data suggest that transplantation of MSC may be a powerful autoplastic therapy for the stro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