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5篇
林业   65篇
农学   721篇
  172篇
综合类   465篇
农作物   192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299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1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01.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s an important trait related to crop adaptation and ecological breeding in common buckwheat (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Although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 this species is thought to be controlled b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no genes or regions related to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had been identified until now. Here, we identified QTLs controlli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by QTL analysis in a segregating F4 population (n = 100)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two autogamous lines, 02AL113(Kyukei SC2)LH.self and C0408-0 RP. The F4 progenies were genotyped with three markers for photoperiod-sensitivity candidate genes, which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homology to photoperiod-sensitivity genes in Arabidopsis and 76 expressed sequence tag markers. Among the three photoperiod-sensitivity candidate genes (FeCCA1, FeELF3 and FeCOL3) identified in common buckwheat, FeELF3 was associated with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Two EST regions, Fest_L0606_4 and Fest_L0337_6, were associated with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and explained 20.0% and 14.2%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respectively. For both EST regions, the allele from 02AL113(Kyukei SC2)LH.self led to early flowering. An epistatic interaction was also confirmed between Fest_L0606_4 and Fest_L0337_6.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n common buckwheat is controlled by a pathway consisting of photoperiod-sensitivity candidate genes as well as multiple gene action.  相似文献   
202.
 利用11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和国内18个不同类群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进而研究GD,GH,SCA及杂种优势与F1产量的相关性,探讨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利用SSR标记将27个供试自交系分为6类,我国自交系的分类结果与其系谱来源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PA,PB和四平头类群自交系分别各归为一类;南斯拉夫自交系ZPL01,ZPL06,ZPL09,ZPL10和ZPL02归为第Ⅰ类, ZPL03,ZPL05,ZPL04与Mo17和丹232归为第Ⅱ类群, ZPL07与综3和综31归为第Ⅲ类;(2)SCA与对照优势及其与F1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GD,GH与F1穗粒重和对照优势的相关仅长葛点达到显著水平,利用SCA或对照优势可以较好地预测F1的产量表现,而GD和GH的预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03.
利用4个微卫星座位BM1818,BM1258,BM1443和BM1905,对240头北京褐斯坦奶牛进行了遗传检测,计算了4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其中BM1443的遗传变异最大,BM1818的最小。  相似文献   
204.
小麦纹枯病抗性QTL的SSR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ARz/扬麦158F6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对其纹枯病抗性进行SSR分析和初步的QTL分析。群体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纹枯病抗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个标记方差及回归分析显示有6个SSR标记至少在2份抗性资料中能被检测到,涉及2D、3A、3B、3D、7D5条染色体,能解释2.6%~10.1%的抗性表型变异。标记Xgwm340来源于感病品种扬麦158,其余的SSR标记(Xgwm102、Xgwm155、Xgwm71—2、Xgwm645、Xgwm437)来源于抗病亲本ARz;利用Map Manager QTX软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2个QTL。  相似文献   
205.
对奶牛繁殖性状(产犊容易度、排卵数)、体型性状(乳房性状、肢蹄性状、体型性状)、健康性状(体细胞和乳房炎抗性)和生产效率性状(生产寿命、泌乳速度等)等4类次级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6.
利用AFLP分子标记构建杂种葱的遗传图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大葱与野葱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通过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构建了包含10个连锁群,228个遗传标记的杂种葱较高密度的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902.6cM,平均图距为3.95cM。  相似文献   
207.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用 1 8 1条 1 0碱基随机引物扩增感病亲本豫麦 1 3号和含Pm6基因的抗病亲本Tim galen ,有 37条引物在Timgalen中检测到多态性片断 ,经多次重复和F2 验证 ,引物S1 38仍能在Timgalen中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断 ,对该多态性片断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 ,根据其序列合成 1对特异引物 ,成功地将RAPD标记转化成稳定的SCAR标记 ,并用此引物对豫麦 1 3号和Timgalen的杂交F2 单株检测 ,计算出该标记与抗病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2 7.1cM。并对含不同抗白粉病基因的载体品种进行了SCAR分析。  相似文献   
208.
菜豆种质资源等位酶标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黑龙江省 4 3个栽培品种 ,国际热带农业中心 13个半野生品种 ,波兰 4个矮生品种共 6 0个菜豆品种资源 ,应用等位酶标记进行了 10个酶系统检测 ,共获得 2 5个位点 ,多态位点比率为 0 .16 ,其平均遗传距离为 0 .0 5 6 8。采用平均距离法 ,将该品种资源聚成 8大类 ,其中蔓生种占 5类 ,矮生种 2类 ,半野生种 2类。说明蔓生种遗传距离较远 ,可作为育种材料储备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9.
收集并鉴定了43个胶孢炭疽菌菌株,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研究了胶胞炭疽菌种内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供试的43个菌株间遗传相似度变化较大。RAPD分子标记将43个胶胞炭疽菌菌株分为2个类群,其种内遗传分化与寄主没有相关性。因此认为根据寄主种类划分林木胶孢炭疽菌种内专化型不合适,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更准确。  相似文献   
210.
具有D染色体组的山羊草属种是六倍体普通小麦的二级基因源,蕴藏着丰富的抗性基因和遗传变异丰富,可供现代小麦改良利用。选用24对D染色体组特异性微卫星(SSR)标记引物,将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3个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共检测出67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上能检测到1~44个等位基因,平均28.29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属种的材料基本上聚为一类,19份山羊草属种的D染色体组与普通小麦的D染色体组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可供小麦远缘杂交以丰富栽培小麦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