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93篇
林业   652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7篇
  206篇
综合类   563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使用西方蜜蜂雄蜂头部5’LongSAGE文库中的肌球蛋白调节性轻链基因MLC-2的标签序列,在蜜蜂全基因组序列上定位了该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TSS),并进而预测了其启动子的结构。结果显示:蜜蜂MLC-2基因存在17个TSS,其中16个定位于MLC-2基因开放阅读框上游100bp的范围内。MLC-2基因的各TSS的使用效率不同,其中有3个优势TSS,由之起始的转录本分别占该基因总转录本数量的9.76%、54.47%和11.38%。从碱基组成来看,蜜蜂MLC-2基因TSS的第1个碱基为A、G、T、C的概率分别为58.8%、29.4%、0和11.8%。MLC-2基因的启动子结构预测结果表明,在TSS上游的300bp区域内有3个核心启动子元件。研究结果对研究蜜蜂MLC-2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确定其全长cDNA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讨整地方式对桉树林分生长和林地生态效益的影响,在3种整地方式下的尾巨桉林地分别设置样地和样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带垦和炼山全垦的尾巨桉林分生长均较人工穴垦快,炼山全垦的尾巨桉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最差,机械带垦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炼山全垦林地表层(0~4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人工穴垦林地深层(40~80 cm)土壤含水量最高。  相似文献   
53.
漆酶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及其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漆酶是一种多酚氧化酶,参与木质素的降解或聚合,具有氧化木质素的能力,但不同来源的漆酶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能力相差很大。漆酶的结构决定了漆酶的特性,因而也就决定了漆酶氧化降解木质素的能力。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漆酶分子催化活性中心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结合处理厂的选址、卫生防护距离、工艺选择和冬季出水结冰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5.
水曲柳幼林适生立地条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帽儿山地区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人工幼林生长指标进行标准地调查,并运用数量化方法研究了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结果表明:影响水曲柳人工林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依次为坡位,土壤A层厚,坡向和坡度,其中坡位为主导因子。水曲柳人工林在中上坡位生长最好,在下坡位生长差。根据立地因子划分了34个立地类型。此外对不同立地类型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养分并不是限制水曲柳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6.
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柱出现错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An adequate supply of nitrogen (N) is essential for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of forest stands. N deficits may necessitate the use of artificial fertilisers. Availability of N in the inorganic form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NO3-N and NH4-N components, influence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natural forest vegetation. Hence it is essential to use reliable measures of soil N supply that fully reflect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The new Ecological Site Classification (ESC) used in British forestry employs a multi-factorial definition of soil nutrient regime (SNR), including soil N. To develop this, a soil and vegetation study was made at 89 forest sites throughout Great Britain covering the major soil types used for forestry. “Total N” levels were compared with separate pre- and post-incubation measures of the two inorganic N components as potential indices of soil N suppl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jor discriminant chemical variables for the sampled soils were pH, calcium and NO3-N and that these were also the main variables influencing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ground vegetation. Total N and NH4-N were less effective discriminant variables for these sites. In some infertile soils the levels of NH4-N or total N may be of greater importance, as NO3-N is usually in very limited supply. A multivariate gradient of SNR, which incorporates the NO3-N measures, has been adopted for use within the ESC system. The position of a site on this gradient can be estimated quantitatively from soil type, ground vegetatio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humus type. This enables soil N supply and overall SNR to be assessed in a simple but effective way that guides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British forest soil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It will also be possible to use these techniques to monitor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forest site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58.
为改造生长率低、产量低、质量低、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的低产林,对先造后抚的营林措施进行了论述,提出先造后抚是改造低产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9.
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福建省建瓯市选取1968—1997年间营造的多片木荷纯林和荷杉混交林,系统研究坡位、坡向等生境条件及与杉木混交对木荷人工林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和坡位对木荷生长和干形影响显著,但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较小。相对于阴坡和中坡,阳坡和下坡的木荷其树冠浓密、树高和冠幅生长量较大,干形略有改善,而阴坡因土壤水湿条件较好有利于木荷胸径的生长。与杉木按适当比例(如荷杉比为1∶3)进行混交,可明显促进木荷胸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并改善了干形。通过比较表明:木荷人工林分叉干发生的几率变化在22.50%~35.75%之间,且以0.5m以下的1叉干为主;对于地处阳坡和下坡的纯林及1∶3荷杉混交林,木荷分叉干发生几率相对较小;相对于坡向,坡位对分叉干形成的影响较大。研究发现:木荷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由髓心向树皮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5~20年生时开始明显减小,35~40年间达到最小值。木材基本密度从髓心向树皮下降的速度还随径生长量的增加而加快;年轮宽度呈先变宽后变窄的趋势,5~15年为木荷人工林径生长的速生期。据此应选择土壤水肥、光照条件较好的阳坡和下坡林地营造木荷人工林,同时提倡以适当比例混交经营,加强幼林的抹芽除萌...  相似文献   
60.
贵州省强度石漠化区立地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地质地貌条件的特殊性,通过立地因子筛选,研究建立了贵州省强度石漠化区立地分类系统。结果表明:立地类型组划分的主导因子为岩性,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为坡性。全省可分为5个立地类型区,2个立地类型组及2个立地类型,共形成20个立地类型组合。在立地评价的基础上,分类系统将为该类地区植被恢复提供自然本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