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68篇
基础科学   8篇
  54篇
综合类   247篇
农作物   151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5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肌原纤维蛋白是组成肌肉纤维蛋白的其中一种,肌原纤维蛋白的空间结构,蛋白的氧化性、凝胶性、乳化性等功能特性对肉制品的品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蛋白质氧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现象以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但现在更好了,据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比如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发现肉储存久了,颜色会由鲜红色变成棕褐色,这就是蛋白质氧化的导致的。所以,在肉制品中加入合适的抗氧化剂来防止肉制品的氧化变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现在科研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据对食品蛋白质氧化的研究发现,茶多酚它具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可以有效的防止肉制品的颜色发生变化,延长了肉制品的保质期,故茶多酚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可理想的运用在肉制品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这篇文章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多酚与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研究了茶多酚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的作用机理,及在肉制品中加入多酚后,多酚与肌原纤维蛋白形互作对蛋白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2.
为研究铅胁迫下添加茶多酚和钙离子对茶树叶片铅吸收和亚细胞分布的影响,通过水培试验,结合差速离心法和扫描透射电镜技术研究舒茶早茶树叶片铅吸收特性及铅的亚细胞分布,并比较茶多酚和钙离子两种不同添加剂对茶树叶片铅吸收和亚细胞分布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铅胁迫显著增加茶树叶片中铅的含量,显著降低钙的含量。茶多酚添加后,茶树叶片铅含量显著降低30.89%,钙含量显著增加11.10%;添加钙离子对茶树叶片铅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使钙的含量显著增加了34.57%。铅被茶树吸收后,茶树叶片表面和气孔周围褶皱度增加,铅沉积于液泡内,造成细胞器的损伤;茶多酚和钙离子的添加减轻了铅对叶片细胞的损害程度。铅在茶树叶片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顺序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质体和叶绿体、线粒体。研究表明,茶多酚主要通过减少铅的吸收量来缓解茶树叶片的铅毒害作用,钙离子主要通过改变铅在茶树叶片细胞不同组分中的含量(增加细胞壁对铅的截留、降低细胞内铅的含量)来缓解重金属铅对茶树叶片细胞的伤害。  相似文献   
653.
The aim was to investigate how legume seed meal texture and corresponding quality affects N turnov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size fractionation ‘fine’ and ‘coarse’ of seed meals of yellow lupin (Lupinus luteus L.), blue lupin (Lupinus angustifolius L.) and faba bean (Vicia faba L.) on net N mineralization and turnover was investigated in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 at 5°C, 12°C and 20°C. The differences in N release from the two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could not be detected at 12 and 20°C incubation temperature. Moreover, net N mineralization at 5°C was higher during incubation of the coarse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than during incubation of the fine fraction. In contrast to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microbial processes, the overall influence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n net N mineralization was less expressed.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was highest at 5°C. The subsequent decrease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as only partly reflected by net N mineralization suggesting the formation of microbial residues as a preliminary N sink. The control of the N release from legume seed meals seems to be dominated by the N-immobilizing effects of polyphenols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of C-rich polymers (hemicelluloses) at high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654.
简述近年关于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主要茶类特征成分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讨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开发茶类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55.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了解茶多酚与其他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通过体外清除自由基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研究茶多酚与维生素C/E复合物对各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在茶多酚较低浓度(50、100 mg/L)时,维生素C/E没有显著增强茶多酚清除各种自由基的能力,而在茶多酚较高浓度(200~400 mg/L)时,维生素C/E增强了茶多酚对各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维生素C/E显著提高了高浓度茶多酚的FRAP值,这也说明高浓度茶多酚与维生素C/E在总抗氧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56.
甜茶总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甜茶的综合利用价值,从提取甜茶甙废液中回收甜茶多酚并采用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研究甜茶总多酚的纯化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甜茶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筛选的HPD826树脂为甜茶总多酚纯化的最佳树脂;当上样液的浓度为3.65mg/mL、上柱液体积为50mL、流速为1BV/h时,吸附率为94.25%,用30%的乙醇解吸后其甜茶总多酚的纯度可达56.68%;纯化过的甜茶总多酚对·OH和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17.9μg/mL和45.9μg/mL。  相似文献   
657.
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文洁  李敬华  王建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12-13013,13015
[目的]研究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方法]以安徽大山村野茶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野茶茶多酚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浓度60%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超声波功率320W。该条件下,野茶茶多酚提取得率为11.28%,含量为89.81%。[结论]该研究为大山村野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8.
以藜麦和红米两种谷物为原料,对其中的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进行提取,利用Folin-Ciocalteau法测定藜麦和红米中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的含量,并对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米的可溶性多酚含量高于藜麦,而键合多酚含量低于藜麦,其中红米的可溶性多酚含量最高。红米中可溶性多酚和键合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还原能力和TEAC总抗氧化能力均高于藜麦,红米中可溶性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为藜麦和红米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为产品深加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59.
比较4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对胭脂李果实多酚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最佳纯化树脂;优化动态吸附与解吸条件参数,分析纯化前后多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纯化大孔树脂为HP-20,其静态吸附6h达到饱和,静态解吸2h后基本达到平衡;动态纯化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浓度1.0mg·mL~(-1),上样速度2.0mL·min~(-1),8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2.0 mL·min~(-1);纯化后胭脂李多酚纯度由25.47%提高至74.89%,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IC50从179.21μg·mL~(-1)降到72.35μg·mL~(-1),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提高了2.47倍。  相似文献   
660.
本研究以柑橘多酚和果蔬汁为主要原材料,辅以稳定剂、护色剂和甜味剂等,首先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然后,基于单因素实验的结果,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以确定柑橘多酚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显示,加入柑橘多酚0.14%、赤藓糖醇3.07%、枣汁45.87%、稳定剂0.33%(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1:1)时,可制作出口感、色泽、香味及营养最佳的柑橘多酚复合饮料。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保健复合饮料提供试验基础,为柑橘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