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5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968篇
林业   1949篇
农学   920篇
基础科学   565篇
  1705篇
综合类   4872篇
农作物   1037篇
水产渔业   618篇
畜牧兽医   704篇
园艺   394篇
植物保护   56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0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82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752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421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确定脱毒紫云红芯薯扦插的最佳节位、节数与扦插密度,为该品种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节位、不同节数、不同扦插密度对脱毒紫云红芯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为扦插节位(A)>密度(C)>扦插节数(B),最佳组合为扦插节位12、扦插节数3、密度为5417株/667m2,该条件下的红薯产量最高,可达1900.79 kg/667m2;当扦插节位2、扦插节数4、密度为3334株/667m2时,其产量最低,为916.02 kg/667m2。  相似文献   
992.
为探索菜用板蓝根在毕节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措施,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菜用板蓝根不同播期、密度和氮钾肥施用量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毕节地区,菜用板蓝根适宜播期为4月30日左右,种植密度为50.025~66.70万株/hm2,钾肥施用量为150~30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778 kg/hm2左右,在此栽培条件下,产量可达73947.96~76749.35 kg/hm2,且品质较好,蛋白质、脂肪、水溶性糖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粗纤维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993.
垄作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裂区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平作为对照研究垄作、种植密度与棉花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平作相比垄作改变了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比平作平均增产12.35%;垄作与密度之间存在优良的互作效应,较好地改善了棉花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洛玉8号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种植的最佳密度。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夏玉米单株叶面积先增加后减小,而LAI则持续增加。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持续时间较长,有利于叶片光合的进行,单株玉米干物重随密度增加单株干物重减小。洛玉8号在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度最快,在8.25万株/hm2密度条件下灌浆速率最慢。通过产量分析得出洛玉8号在豫西的理论最佳种植密度为104483.55株/hm2。  相似文献   
995.
2012年11月于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苏岭村对5种不同造林密度的中华猕猴桃林枝条生长量与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中华猕猴桃2年生枝条基部直径、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显著,对枝条长度的影响较小;造林密度越小,枝条平均基部直径越粗,单株产量也越高;5种造林密度的猕猴桃林单位面积枝条产量大小为C(2 m×1.66 m)D(2 m×1.45 m)B(2 m×2 m)E(2 m×1.25m)A(2 m×2.4 m)。造林与抚育管理成本与造林密度成正比,造林密度越大,成本越高;总收入、纯利润与造林密度呈抛物线关系;当造林密度为2 m×1.66 m时,其2年生生枝条总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996.
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湖北省地理气候特点、林药生产现状的分析,参考全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及道地药材生产区划,将林下药材种植划分为5个区域,并对其林下药材种植种类和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鄂西南、鄂西北是湖北省发展林药种植的重点区域,鄂西三峡区及鄂东大别山区林药种植模式较为丰富,发展优势明显,鄂东南林药种植模式较为单一,有待进一步开发.各地在发展林药种植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药材生物学特性、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种植种类和种植模式,以减少林下中药材生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997.
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种植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地区54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分析农户禀赋特征和其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这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探寻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其种植意愿的影响,及农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对该过程所起的作用。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1)农户的性别、文化程度、兼业程度及家庭收入对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有显著影响;2)农户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对农户的种植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农户的个人风险偏好对品质情况认知与销售情况认知影响种植意愿的过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对转基因作物的推广提出拓宽宣传途径、提高农户对转基因作物的认知,及增强农户的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乌桕不同密度播种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13年期间采用株行距10cm×10cm、10cm×15cm、15cm×20cm等3种密度进行了乌桕播种育苗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桕一年生播种苗的最适密度为株行距10 cm×15 cm,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达137.7 cm,平均地径达1.81 cm,平均主根长度达60.5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6.3条。  相似文献   
999.
基于DEM的西辽河流域河网水系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网水系是对流域进行水文分析的重要数据,其生成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水文模型模拟的精度。以西辽河流域为研究区,在ARCGIS软件操作平台上对研究区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河网水系提取,设定不同的流域汇流累积阈值,分别计算出各模拟河网的分形维数及河网密度,取二者拟合趋势变化相同处阈值对应的河网与实际河网进行比较,发现此处的模拟河网与实际河网具有较高的拟合度,从而避免阈值确定的随机性、主观性等问题,有效地提高流域河网水系提取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以晋豆30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豆3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豆30号产量差异显著;15万~27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2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680.8 kg/hm2;当密度增加到30万株/hm2,产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