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5篇
综合类   228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56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31.
为了探讨表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蛋白抗原表位乳酸乳球菌对小鼠安全性及免疫功能,以口服的方式给实验小鼠免疫重组乳酸菌,观察小鼠的精神状态,采用ELISA试剂盒方法检测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重组乳酸菌对小鼠的精神状态及体重均无影响,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G和粪便sIg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后1周、2周、5周的血清中IgG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3周、4周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能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免疫水平;能显著提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能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水平。表达TGEV S蛋白抗原表位乳酸菌能显著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32.
建立了测定中兽药口服液中170种隐性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 HPLC- Q-Exactive Focus/MS) 高通量筛查方法。通过构建药物筛查数据库并与样品中未知物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实现快速筛查中兽药口服液中隐性药物的种类和含量。数据库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β-受体激动剂类、硝基咪唑类、苯并咪唑类、蛋白同化激素类、糖皮质激素类、喹噁啉类、四环素类、抗病毒类、酰胺醇类和真菌毒素类等12类170种药物的筛查参数。样品中人为添加化学药物,经1%甲酸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氮气吹干,0.2%甲酸水复溶上机,正负模式扫描,TraceFinder软件筛查定性,当药物添加浓度为400ng/g时,170种添加药物的检出率约为92.8%,随着药物浓度逐步提高至1 μg/g时,所有添加药物均可检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中兽药口服液中隐性药物高通量快速筛查的需要,为打击畜禽养殖投入品中非法使用化学药物的行为提高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33.
旨在探讨SS和CST双表达DNA疫苗(以下简称双表达DNA疫苗)经不同途径免疫犊牛的效果。本研究选择27头2~6月龄的奶水牛犊牛,随机分成4组,前3组分别采用口服(O组)、喷鼻(N组)、口服+喷鼻(ON组)的方式接种双表达疫苗,剂量均为3×107 CFU·mL-1,对照组(C)使用PBS进行口服+喷鼻免疫,并于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结果表明,3种免疫方式均可诱导犊牛产生SS抗体和CST抗体;初免后2周,N和ON组阳性率最高,均为85.71%;6周时,各组阳性率均下降,O和N组的抗体水平也逐渐下降,但ON组的抗体水平升高;10周时,ON组阳性率下降到14.29%,O和N组均检测不到抗体。从增重来看,2周时,ON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O、N和C组(P<0.05),在整个试验周期(0~10周),与C组相比,O、N和ON组的增重分别提高了5.26%、10.53%、15.79%;初免后10周,ON组的胸围、腿臀围均显著高于C组(P<0.05)。血清中生长相关激素检测结果表明,各组GH、IGF-1、T3的含量,ON>N>O>C组;其中,2周时,O、N和ON组IGF-1的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6周时,ON组T3和T4的浓度均显著高于O和C组(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3种免疫方式都能激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6周时,ON组INF-γ的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犊牛血清中总蛋白、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和尿素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口服、喷鼻和口服+喷鼻3种方式免疫犊牛均可产生良好的效果,尤其以口服+喷鼻联合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34.
为了选择合理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重组载体的激发/加强免疫策略,构建表达ASFV CD2v-p30-p54融合抗原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F1,将其与表达相同融合抗原的重组腺病毒rAd-F1分为rAd-F1/rAd-F1、rAd-F1/rPRV-F1、rPRV-F1/rPRV-F1、rPRV-F1/rAd-F1 4个组合进行猪免疫试验,分别于免疫后不同时间采血并分离血清进行ELISA抗体检测,分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ASFV抗原刺激后进行IFN-γ检测。免疫荧光与免疫转印试验结果显示,构建的rPRV-F1能在感染细胞中正确表达F1融合蛋白。所有免疫猪均能检测到抗原特异性抗体,加强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在测试的4个免疫方案中,尽管rAd-F1/rAd-F1组合初次免疫后的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FN-γ表达水平最高,但加强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IFN-γ表达水平最低。与此相反,尽管rPRV-F1/rAd-F1组合初次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IFN-γ表达水平最低,但加强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和IFN-γ表达水平最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rPRV/rAd是较好的ASFV重组载体疫苗的激发/加强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935.
大多数兽药由于渗透性、稳定性和溶解性差以至于无法抵御胃肠道化学和酶等不利环境的降解,不能有效突破胃肠道黏膜屏障,导致生物利用度并不理想.如何保护药物的稳定性并突破消化道黏膜屏障从而提高药物的内服吸收是药物研究者急需寻找解决方案的科学难题.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通过不同的转运方式突破胃肠道生理学屏障,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936.
参金口服液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参金口服液的安全性,采用Sprague Dawley (SD)大鼠开展了亚慢性毒性试验。1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和空白对照组,药物组分别按64、32、16 g /kg体重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28天,停药后观察14天。结果表明,高剂量组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其余相关检测指标均未见异常。表明参金口服液在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37.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只亚成体和老年体的圈养大熊猫口腔唾液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圈养大熊猫口腔细菌的菌群多样性、结构和潜在致病菌及其在2组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熊猫口腔中的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为主,相对丰度分别为70.4%、13.4%,在属水平上主要有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劳特罗普氏菌属(Lautrop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莫拉氏菌属(Moraxella)等,相对丰度分别为10.5%、5.4%、3.9%、3.8%;亚成体大熊猫口腔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高于老年体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口腔菌群结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发现2组之间的差异细菌在亚成体组中有Niveispirillum、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与根瘤菌属(Rhizobium),在老年体组中则有气单胞菌属(Arenimonas)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但它们的相对丰度均不高;圈养大熊猫口腔中有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放线菌属(Actinomyces)、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等致病菌,其中与龋齿相关的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这可能与圈养大熊猫摄入了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有关。  相似文献   
938.
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全球人类、动物的健康安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有必要研制针对寄生虫病的疫苗,以阻断寄生虫病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传播。寄生虫存在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已开发的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均未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且商品化疫苗多为针剂疫苗,普通针剂疫苗操作繁琐、运输储藏要求高且易使动物发生应激,直接影响经济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需更多操作简单、便于储存、免疫成本更低的新型疫苗,以有效防控寄生虫病。诸多研究表明口服疫苗操作方便,只需通过口服方式投喂且宿主获得的抗体效价水平较高,有望成为预防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口服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依靠宿主的黏膜免疫系统来产生作用,即通过机体黏膜表面接种便可同时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宿主提供高效的免疫保护。与传统疫苗相比,口服疫苗最显著的优点就是便于接种且应激小,还能形成强大的黏膜免疫屏障。但胃肠道的环境及易形成免疫耐受等因素也为口服疫苗的开发带来很大的挑战。笔者就黏膜免疫系统与口服疫苗作用机理、近几年寄生虫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优点与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寄生虫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