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5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660篇
林业   238篇
农学   451篇
基础科学   58篇
  1187篇
综合类   2015篇
农作物   405篇
水产渔业   565篇
畜牧兽医   1562篇
园艺   273篇
植物保护   33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52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小黑麦品种东农5305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旗叶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子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降低、氮肥的施用,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内肽酶和氨肽酶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密度300×104株/hm2、施氮75 kg/hm2处理子粒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密度300×104株/hm2、施氮150 kg/hm2处理子粒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赖氨酸含量最高。成熟期子粒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间旗叶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显著正相关,与蛋白水解酶活性呈负相关。降低密度和增施氮肥,花后叶片的氮素同化能力增强,叶片蛋白质的降解能力减弱,延缓了叶片早衰。表明小黑麦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衡量蛋白质代谢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92.
Five isonitrogenous and isoenergetic diets with soybean oil (SO), linseed oil (LO), algae oil from Schizochytrium sp. (AO), mixed oil (MO, SO:LO:AO = 1:1:1) and fish oil (FO;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to feed juvenile Onychostoma macrolepis (initial weight 1.86 ± 0.07 g) for eight wee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LO and FO groups fish grew be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and feed efficiency (FE) between the MO and FO groups (p > .05).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18:2n‐6, 18:3n‐3 and 22:6n‐3 in liver and muscle were found with the SO, LO and AO groups, respectively (p < .05). There appeared the highest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and the lowest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ctivity in the fish liver of the AO group. There appeared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serum glucose (GLU), cholesterol (CHOL) and triglycerides (TG) in the SO group. The expressions of lipid anabolism genes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y dietary SO and LO (p < .05). The expressions of lipid catabolism gen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with the AO, MO and FO groups (p < .05). This study recommended that LO or MO as a better vegetable oil source for juvenile O. macrolepis.  相似文献   
993.
以番茄'金鹏M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不同用量黄腐酸对番茄生长、养分吸收、碳氮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用量为30 mg/kg时能促进苗期番茄植株生长,增加根系体积及表面积,促进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提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谷氨酰胺合成酶含量,番茄各项指标达到最高值;与对照不施加黄腐酸相比,番茄...  相似文献   
994.
NaCl胁迫对甜、爆、糯玉米幼苗生长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不同的特用玉米(沈糯6号、沈爆3号、沈甜6号)为试材,设置5个梯度的NaCl盐溶液(0、50、100、150、200mmol/L)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玉米幼苗的生长量、干物质积累量、质膜透性、活性氧代谢等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浓度的增加,植株生长量明显降低,单株鲜重、干重均明显降低,干物质积累减少,电导率不同程度地增大,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O2-产生速率也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3个品种间变化不同;过氧化物酶活性(POD)在沈糯6号和沈甜6号间表现为逐渐上升,而沈爆3号先上升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3个品种间均在150mmol/L时达到最大。从总体上看,耐盐能力相对较强的是沈糯6号,较弱的是沈甜6号。  相似文献   
995.
林下参不同生育期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林下参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状况,笔者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林下参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根区与对照土壤,展叶期全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78 g/kg和100.34 g/kg;开花期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14 g/kg、52.89 g/kg、5.48 mg/kg、6.31 mg/kg、16.53 g/kg、19.08 g/kg、146.29 mg/kg、194.71 mg/kg;红果期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4.35 g/kg、4.62 g/kg、0.47 g/kg、0.55 g/kg、81.75 g/kg、82.52 g/kg、15.5 mg/kg、15.03 mg/kg;枯萎期根区土壤有机质达到最低值;绿果期根区土壤速效磷达到最低值,红果期pH值达到最低值;通过对林下参根区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发现,林下参根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762;全氮与全磷、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和0.765;速效钾与pH值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各主要养分的测定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生育期人参对土壤中各养分形态及含量的吸收和利用呈现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96.
为了从土壤化学性状角度对黑龙江典型县域黑土质量现状及演变进程进行评估,笔者对黑龙江典型县域农田黑土区636个耕层(0~20 cm)土样进行了采集,应用地统计学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土壤全量碳、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全碳、全氮、全磷半变量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高斯模型,全钾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碳、全氮、全磷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全钾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子和随机因子的影响各占1/2。土壤全碳与全氮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45,P<0.01),全碳和全氮、全磷、全钾的空间有效最小相关距离分别为635、601.4、1104.4、116.1 km。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甘蔗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甘蔗高产高糖,对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蔗区采集的185份土壤样品进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沧源蔗区土壤大部分呈微酸性,53.51%土壤样品的pH在5.5~6.5;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74%;全氮含量极低,75.14%的土壤样品小于0.050%,平均为0.042%;碱解氮含量中等,平均为101.43 mg/kg;全磷含量低,平均为0.082%;有效磷含量低,平均为6.33 mg/kg;全钾含量低,52.97%的土壤样品含量在1.01%~1.50%,平均为1.403%;速效钾含量中等,平均为146.32 mg/kg;微量元素有效锌缺乏,79.75%的含量低于1.5 mg/kg;有效锰、有效铁和有效铜93%以上的土壤样品都高于临界值,铜、铁和锰不缺乏。根据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在沧源蔗区建议有机肥结合速效氮磷钾复合肥施用,有利于甘蔗的高产高糖。  相似文献   
998.
沈高峰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116-121
为了解酸雨污染对草坪草生长的影响,以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pH酸雨条件下对草坪草生长和代谢的影响。分别测定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和电导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鲜重、叶绿素含量等在高酸度、长时间胁迫下整体呈降低趋势,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则先高后低,丙二醛和电导率则随酸雨pH值减小而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9.
盐胁迫对菊苣幼苗脯氨酸积累及其代谢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康  刘艳香  董洁  周禾  董宽虎 《草地学报》2011,19(1):102-106
以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菊苣幼苗体内脯氨酸代谢的影响,以期揭示菊苣中脯氨酸代谢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菊苣中鸟氨酸δ-氨基转移酶(δ-OAT)活性呈上升趋势;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呈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但高浓度长时间处理后略有降低。研究表明,NaCl胁迫下谷氨酸(Glu)途径和鸟氨酸(Orn)途径对菊苣中脯氨酸的积累均有贡献,低浓度胁迫时P5CS起关键作用的Glu途径占主导地位,高浓度胁迫时δ-OAT起关键作用的Orn途径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00.
水分胁迫对荔枝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陈立松  刘星辉 《园艺学报》1998,25(3):241-246
以适应山地栽培的抗旱性强的荔枝品种东刘1号和适应河边栽培的抗旱性弱的‘陈紫’1~2年生盆栽实生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荔枝叶片H2O2和MDA含量,抗旱性强的品种H2O2和MDA含量增加幅度均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2)水分胁迫下,荔枝叶片POD、SOD、AsA-POD、GR活性和GSH含量上升,CAT活性和AsA含量下降,GP和GST活性变化与品种的抗旱性有关,抗旱性强的东刘1号呈上升趋势,抗旱性弱的陈紫呈下降趋势。与陈紫相比,东刘1号在水分胁迫下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氧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