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65篇 |
免费 | 527篇 |
国内免费 | 19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489篇 |
农学 | 248篇 |
基础科学 | 51篇 |
622篇 | |
综合类 | 1635篇 |
农作物 | 352篇 |
水产渔业 | 1064篇 |
畜牧兽医 | 798篇 |
园艺 | 107篇 |
植物保护 | 1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85篇 |
2023年 | 127篇 |
2022年 | 151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93篇 |
2019年 | 214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269篇 |
2015年 | 200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310篇 |
2012年 | 321篇 |
2011年 | 316篇 |
2010年 | 264篇 |
2009年 | 266篇 |
2008年 | 255篇 |
2007年 | 253篇 |
2006年 | 220篇 |
2005年 | 168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66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在烟株团棵期和旺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研究有机酸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有机酸对烤后烟样的蛋白质、总氮、烟碱和钾氯比增加,还原糖、总糖和糖碱比均降低;6-甲基-5-庚烯-2-酮、香叶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Ⅰ、巨豆三烯酮Ⅱ、藏花醛5-甲基糠醛、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苯甲醛和苯乙醛等致香物质含量增加;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总量增加,新植二烯含量均降低。综合烟叶化学成分分析,喷施50 mg/L柠檬酸与100 mg/L苹果酸可促进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有利于中性致香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3.
134.
135.
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目前为止,已经从紫茎泽兰这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植物中分离出100余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的主要种类有单萜类、倍半萜类、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各类衍生物。紫茎泽兰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为杀虫、抑菌和对其它植物的化感作用等。简要介绍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的进展,为深入探讨紫茎泽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理和新型仿生农药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6.
人参生长的土壤理化环境决定人参的产量,良好的土壤结构能防止土壤侵蚀.试验研究了人参床土的土壤结构及持水性能,分析了老参地土壤物理性状恶化的原因,测定了人参床土颗粒组成、中千团粒、湿团粒、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占干土重的百分含量及结构破坏率.结果表明:人参床土以物理性砂粒(>0.01 mm)为主,约占49%~63%,质地属于砂壤土.人参床土中>1 mm干团粒、0.5~2 mm水稳性团聚体、>0.01 mm微团聚体与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床土的总孔隙度为55.78%~72.69%,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对产量影响很大.床土土壤容重、液相比例与产量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相关,土壤容重在0.85 g/cm3左右时为最佳值,液相比例达到30%左右时为最佳值.明确了人参床土的持水特征. 相似文献
137.
不同生境芦苇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分析了分布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芦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地上部生物量以沼泽芦苇为最高,沙丘芦苇次之,过渡带芦苇较低,盐化草甸芦苇最低;碳水化合物总量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粗蛋白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盐化草甸芦苇、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2)4种生境芦苇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均含有18种天然氢基酸,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因生境条件不同而备有差异。但总氨基酸及结构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在10%以上。由此得出,4种生境芦苇利用价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沙丘芦苇、沼泽芦苇、过渡带芦苇、盐化草甸芦苇。 相似文献
138.
139.
本研究定量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粪斑与对照处植被构成、牧草养分、植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为高寒草甸植被演替和异质性形成机制的揭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牦牛粪沉积增加植物总生物量和活体质量,使草层高度、盖度和牧草K含量增加,而对死物质质量和物种数无影响。粪沉积降低优势植物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艹洽草(Koeleria cristata)和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的重要值,增加其生态位宽度,并提高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的重要值,使优势种植物更倾向于泛化种。粪沉积使伴生种异针茅(S.aliena)的重要值降低,西北针茅(S.krylovii)的重要值增加,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均降低,使少量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球花蒿(Artemsia pratensis)、茵陈蒿(A.capillaries)、冷蒿(A.frigid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生态位宽度增加。粪沉积使草地植物的整体生态位重叠值增大,使生态位重叠值0.85的种对增加13.8%,生态位重叠值0.45的种对降低42.9%。总之,粪沉积使草地禾草比例增加,促进高寒草甸草地由莎草+禾草群落向禾草群落或禾草+莎草群落转化。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