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95篇
  免费   1413篇
  国内免费   3991篇
林业   733篇
农学   4871篇
基础科学   57篇
  1812篇
综合类   16514篇
农作物   2968篇
水产渔业   1196篇
畜牧兽医   13522篇
园艺   1582篇
植物保护   1144篇
  2024年   440篇
  2023年   1407篇
  2022年   1651篇
  2021年   1712篇
  2020年   1401篇
  2019年   1709篇
  2018年   878篇
  2017年   1283篇
  2016年   1560篇
  2015年   1573篇
  2014年   1770篇
  2013年   1821篇
  2012年   2671篇
  2011年   2694篇
  2010年   2596篇
  2009年   2691篇
  2008年   2664篇
  2007年   2177篇
  2006年   1805篇
  2005年   1667篇
  2004年   1383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845篇
  2001年   900篇
  2000年   669篇
  1999年   543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38篇
  1995年   295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DNA-DNA 杂交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总 DNA 中存在着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致病因子调控基因(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 DNA 外段.应用广谱性寄主载体pLAFRI,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野生型菌株 T3000的基因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到与 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克隆 pGXN3000,将重组质粒 pGXN3000通过三亲本接合转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 基因突变体,发现 pGXN3000能互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突变体,恢复其致病性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及致病性.转座子 Tn5诱变,缺失分析及DNA-DNA 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 pGXN3000中确实含有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编码。双组份调控系统”蛋白的 rpfC 基因功能相同的基因,此基因被定位于 pGXN3000中的3kb BamHl 片段中。  相似文献   
992.
欧阳研  敖光明 《核农学报》1991,5(4):246-250
本文以λEMBL3为克隆栽体,构建了玉米(Zea mays)基因组文库,通过人工合成的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到4个含有组蛋白H_3基因的阳性克隆。另外,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玉米核DNA中扩增了组蛋白H_4基因。这些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作为辅助序列提高外源基因的整合频率。  相似文献   
993.
通过γ-射线辐射诱变水稻(Oryza sativa ssp.indica)协青早B获得的长穗颈高秆突变体协青早eB1,与起始品系协青早B相比,其株高和倒一、二、三节间长度都显著伸长。遗传分析表明,协青早eB1的长穗颈高秆特性由隐性单基因控制,且该基因与IR50eui的最上节间伸长基因(源自76:4512)等位。研究进一步以协青早eB1/矮脚南特的后代群体为定位群体,采用BSA(Bulk segregated analysis)方法,获得了与长穗颈高秆基因euil(t)分别相距18.4cM和7.9cM分子标记:RM164和AC9,并将euil(f)基因定位到第5染色体长臂中部。  相似文献   
994.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建立为在体外研究蛋白质问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在验证植物与病原物相互识别过程中是否发生蛋白质与蛋白质的互作及研究植物抗病信号传递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抗病蛋白API编码基因为诱饵,从cDNA文库中捕获与API发生互作的蛋白,研究围绕API蛋白的与抗病有关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油酸脱饱和酶(FAD2)基因序列的保守区设计PCR引物,对芸薹属(Brassica)作物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进行了标记,并且克隆了白菜(B.rapa ssp.peldnensis)、甘蓝型油菜(B.napus)和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三种作物的PCR产物,对FAD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和芸薹属作物基因组中具有1~2个拷贝的FAD2基因,所测定的芸薹属FAD2基因序列与拟南芥FAD2之间高度同源,它们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达88.7%~98.8%。这些序列与其它植物的FAD2对应位置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从50.0%~86.0%。研究结果为探讨芸薹属作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分子水平证据。  相似文献   
996.
将一个2.8kb的CaMV35S启动子/SchiA编码区/Nos终止区融合基因插入到植物转化载体pCAMBIAl30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得到1个14.6kb的新植物转化质粒pBGlll2,用花器介导法转化水稻(Oryza sativa),经PCR检测,初步证实已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植物的基冈组中。一部分转基因T3代潮霉素抗性阳性植株对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和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的抗性较非转化对照增强。RT—PCR表明抗病性植株为阳性,而不抗病的植株为阴性。将RT—PCR产物测序后,用BLAST软件分析序列可知,该序列为细菌几丁质酶基因核苷酸序列而不是植物几丁质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T4代转基因水稻的几丁质酶活力高于对照未转基因植株,表明转入的外源几丁质酶基因能正常表达。  相似文献   
997.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大量转双价抗虫基因水稻植株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构建含Bt杀虫基因cryIA(c)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的双价抗虫转基因载体PCAM-Bt-CpTI,并用于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对粳稻品系“浙大19”遗传转化,约2000块盾片愈伤组织与农杆菌共培养后,得到了约1300块潮霉素抗性愈伤,从中分化抗性再生苗约1500株,对不同抗性愈伤来源的70个T0代再生株进行PCR及PCR-Southern检测,62株为转cryLA(c)和CpTI双价抗虫基因植株,阳性植株比例为88.6%,抗虫鉴定表明,3个转基因T1代株系对二化螟有很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998.
基因修饰食品的几个安全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基因修饰植物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而且伴随基因修饰植物商业化和进展,有关基因修饰植物的潜在风险和影响人类健康的争论日趋尖锐。对基因修饰植物向肠道微生物和哺乳动物细胞发生基因转移潜在性,用于基因修饰植物筛选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基因修饰食物的过敏性评价,转基因植物营养价值变化等经常提及的几个基因修饰食品专门安全性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99.
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上海株gI基因和gE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转移载体质粒,为PRV-SH的gE-gI基因部分缺失毒株的构建作准备,将gI和gE基因克隆入pUC18中构建pgEI载体,利用gE基因中的酶切位点缺失掉gE基因5′端363bp,并把录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表达盒插入到缺失部分。通过酶切鉴定,表明GFP基因已3插入到pgEI中,构建了含GFP的缺失转移载体pgEI-GFP。用DOTAP试剂将pgEI-GFP转染感染了PRV-SH株的兔肾(RK)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GFP为标志,通过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命名为PFDE/DI。  相似文献   
1000.
用猫白介素18(interleukin,IL-18)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刀豆蛋白(ConA)刺激后猫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f)总RNA进行了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入pMD18-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该基因全长579bp,编码192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DQ100372)。在推导的猫IL-18氨基酸序列中,无信号肽序列和潜在的N-联糖基化位点,但存在4个Cys残基。与不同物种IL-18相比,猫IL-18与犬、羊、牛和猪IL-18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89.8%、88.6%、88.4%和88.1%,但与小鼠和鸡IL-18有明显的种属差异。将目的基因片段进一步亚克隆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IL-18,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结果重组菌菌体裂解物经SDS-PAGE电泳可检测到分子量为27.5kD的重组目的蛋白。经凝胶薄层扫描,目的蛋白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1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