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1篇
  免费   77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171篇
基础科学   80篇
  457篇
综合类   955篇
农作物   186篇
水产渔业   376篇
畜牧兽医   1181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02篇
  2025年   3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231.
张雨桐  石凤翎 《草业学报》2020,29(9):203-214
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除了应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外,应用分子育种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性成果。株型是综合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植物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现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对于牧草株型调控机理研究颇少,大多研究是在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基础性分子育种等方面。针对影响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牧草株型性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在牧草株型育种研究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可借鉴作物株型育种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种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232.
试验旨在研究血粉替代部分鱼粉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含鱼粉12%日粮为对照组,以血粉分别替代对照组饲料中25%、50%和75%的鱼粉,配制3种试验饲料,投喂平均体质量194.0 g的草鱼64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草鱼摄食量下降,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5%血粉替代组草鱼饲料系数、肝体比、脏体比、肌肉粗脂肪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50%和75%血粉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肌肉粗脂肪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血粉替代组的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血粉代替草鱼日粮中鱼粉的量为25%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3.
江西地方猪种保种场种猪繁殖性能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江西6个地方猪种保种场1174窝母猪的繁殖产仔记录发现:保种场内江西地方猪种初配年龄和初产日龄明显偏迟(分别在9~11月龄和390~440日龄之间),以玉山猪最迟,达10.93月龄,地方猪平均产仔间隔在178~201d之间。但产仔性能以玉山猪最高,初产和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分别为11.98±2.86头和13.82±2.56头,接近国内高产猪种,瑞金花猪产仔数最低(初产为7.52±1.05头),但仔猪育成率最高(98.41%);断奶头数在6.3±8.8头之间,断奶窝重在62~110kg之间,杂交对产仔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34.
不同除草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米生产上利用的五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速.乙可湿性粉剂的株防效达93.3%,鲜重防效达96.1%,28%2,4-D.乙.莠悬浮剂的株防效为92.2%,鲜重防效为94.5%,而45%百.禾可湿性粉剂的鲜重防效为94.9%,略高于28%2,4-D.乙.莠悬浮剂,但株防效为90.7%,效果一般的是50%乙.二.扑乳油,效果不理想的是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2,4-D二甲铵盐水剂。  相似文献   
235.
本研究旨在观察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对鹅肉脂肪酸组成影响,揭示牧草摄食量与鹅肉α-亚麻酸(ALA)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选用50羽14日龄长乐灰鹅,分成5个处理,饲养期60 d。各处理饲粮中黑麦草干物质比例分别为: 0.00%(CK),5.42%,11.92%,19.52%和27.24%。结果表明:随着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提高,鹅肉ALA相对含量显著增加,试验各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86.90%,197.24%(P<0.05),393.10%(P<0.05)和304.83%(P<0.05);PUFA/SFA显著上升(P<0.05);n-6PUFA/n-3PUFA显著下降(P<0.05)。鹅肉ALA相对含量与饲粮中黑麦草比例的曲线回归模型方程为:y=0.270+0.106x-0.002x2(F=22.99**)。当饲粮中黑麦草的干物质比例在0%~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当黑麦草的比例超过26.50%时,鹅肉ALA的含量转而呈下降趋势。说明黑麦草中的ALA能够通过摄食消化过程沉积到鹅肉中。  相似文献   
236.
根据霜冻和无霜期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农业气候区划的指导意义,比较无霜期与严格意义上的“无冻期”的关系和区别,分析霜冻出现的初、终日与霜、结冰现象及气温、地面温度、草面温度≤0℃出现的初日、终日之间的关系,探讨“无霜冻期”的合理统计方法,并通过对鄂东地区的麻城、浠水、黄石三地的无霜期和“无冻期”的统计,总结两者的差异和特征,从而为正确理解和统计无霜冻期,提出一套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气候区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7.
准确地估测草地产草量,为确定合理载畜量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对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估算草地产草量的手段可分为野外测量法、气象模拟模型法和遥感模型法三大类。利用大量的野外实际调查资料,应用微积分原理,推导出估算草地产草量的数学模型,并与其它模型进行对比,探讨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及估算精度。最后,将模型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以估测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238.
乡土想像在20世纪以来成为作家最热衷表现的对象之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性的历史机遇而形成的文化机制造成的。是乡土无意识与现代性历史机缘之下重新激发出来的一种文化心理,是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补偿与救赎心理使然,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9.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量宜耕沙地,但普遍都面临干旱缺水、土壤漏水漏肥、地表高温、微地形复杂等问题,经营管理不善不仅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危机,而且还会因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导致土地撂荒与沙化。为了在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与灌溉方式选配方面给当地农户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从内蒙古宜耕沙地可持续利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近5 a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居前的7种农作物(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油菜、水稻、马铃薯)为评价对象,从需水量、有效积温、土壤pH值、增温响应、经济效益、耐旱性能等6方面对其适宜性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又以该地区近10 a种植面积居前的8种牧草(冰草属牧草、沙蒿、柠条锦鸡儿、批碱草属牧草、羊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和1种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牧草(青贮玉米)为评价对象,从降水量、气温、土壤pH值、营养价值等四方面对其适宜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然后,针对各种作物的种植模式,结合各种灌溉方式的自身特点以及内蒙古宜耕沙地主要的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特征,以提高水分与养分利用效率为主要目标,为各种作物选配了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适宜在内蒙古宜耕沙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依次为春玉米、春小麦、谷子、大豆、油菜、水稻、马铃薯,牧草依次为冰草属牧草、沙蒿、青贮玉米、柠条锦鸡儿、批碱草属牧草、羊草、紫花苜蓿/沙打旺、无芒雀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疏植作物选用滴灌甚至膜下滴灌,其他密植作物(包括牧草)选用喷灌。因该研究在对作物适宜性进行评价时所采纳的数据均来自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试验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并且所采纳的评价指标以及权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主观性,导致评价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但相关结果仍可为内蒙古宜耕沙地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40.
草地覆盖坡面流水动力参数的室内降雨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两种典型黄土的坡面流水力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室内人工降雨试验。以草地盖度为主要影响因子,土壤质地和雨强为辅助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盖度下,随雨强逐渐增大,流量和流速也随之增加;当盖度增加时,流量和流速随之减小。流速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当雨强增大时,流速曲线整体抬高;当覆盖度逐渐增大,流速曲线整体降低。平均水深随流速增大而减小;同一雨强下,盖度增加时氟汝德数Fr随之增加,雷诺数Re降低,而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及曼宁粗糙系数n均大致呈增加趋势;对同一盖度,雨强增加Fr随之减小,Re逐渐增加,同时f和n均随之减小。因此草地覆盖度增加将改善坡面流水力性质,总体上减小了坡面流速,增加了阻力和粗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