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犬肾(DK)传代细胞中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经电镜观察证实有霉形体污染的DK传代细胞,分别接种于霉形体检验用液体、半流体和固体培养基,证明为霉形体混合感染,即该培养物在液体培养基和半流体培养基上,同时显示出水解精氨酸和发酵葡萄糖2种特性,前者使培养基pH上升,后者使pH下降。通过反复挑选单个菌落进行克隆传代和有目的地加入单一种属的霉形体抗血清的方法,将混合的2株霉形体纯化分开。经鉴定,一株为精氨酸霉形体,一株为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  相似文献   
82.
In a study on the involvement of Mycoplasma hyorhinis in serositis of piglets, 26 routine diagnostic animals, 3-7 weeks old, with distinct serofibrinous lesions in the pericardial, pleural and peritoneal cavities were examined. M. hyorhinis was isolated in 9 cases, non-haemolytic Escherichia coli in another 9 cases and in 4 cases both species were found. Neither of the microorganism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ing 4 cases.The presence of M. hyorhinis in the serous cavities in the absence of non-haemolytic E. coli was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diagnosis of other disease conditions, mainly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In the cases infected with non-haemolytic E. coli complicating problems were absent.The pathogenicity of M. hyorhinis was further studied by inoculation of 2 young pigs in which the typical serofibrinous lesions of the serous cavities were produced. It therefore appears that M. hyorhinis can be regarded as a cause of polyserositis in piglet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however, the synergistic presence of other debilitating syndromes appears necessary for its haematogenous spread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to the serous cavities.  相似文献   
83.
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建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Wistar大鼠模型 ,为研究肺炎支原体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理论提供基础。采用滴鼻法对实验大鼠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 ,利用PCR法进行咽拭子检测 ,并以透射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肺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 ,实验大鼠在感染肺炎支原体 1 0d时 ,咽拭子PCR检测结果为阳性 ;透射电镜观察到肺脏细胞膜破裂 ,线粒体变性 ,嵴断裂 ;光镜下可见到支气管及肺血管周围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形成斑片状间质性支气管肺炎。结果表明了Wistar大鼠对肺炎支原体较易感 ,并产生以间质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肺部和呼吸道感染 ,也说明本次造模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84.
以高压液相色谱 (HPLC)法为定量手段研究了单诺沙星在健康和支原体与大肠杆菌合并感染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60只健康鸡和 60只合并感染鸡内服单诺沙星 (5mg/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健康和合并感染鸡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 :t1 /2ka为 0 2 4 2 8和 0 31 82h,t1 /2α为 0 891 7和 1 550 2h ,t1 /2 β为 8 793 6和 1 2 62 0 0h ,Tp为 0 9377和 1 1 1 0 7h ,Cmax为 0 5487和 0 51 0 6μg/mL ,每小时为3 0 52 3和 3 660 2mg/L ,Tcp为 31 1 1 5和 39 1 8h。单诺沙星在鸡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是吸收迅速且完全 ,体内分布广泛 ,但消除缓慢 ,有效浓度维持时间长。合并感染使单诺沙星在感染鸡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均减慢 ,达峰时间、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5.
以EcoRI、HindII酶解四种禽源支原体基因组DNA所获得的片段用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结果表明,四种禽源支原体基因组DNA经上述酶切后所获得的片段图谱有很大的差异性,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小;8个鸡毒支原体菌株DNA经酶切、电泳后所获得的片段亦具有相对的差异性,说明酶切图谱分析不适用于禽类支原体种的鉴定。由于该技术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区分同种不同株之间的基因差异,因此,这种技术对禽类支原体病流行病学研究很有意义,并为今后禽源支原体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
为探究改良Frey氏液体培养基质控菌CVCC2960滑液支原体(以下简称MS)生长规律,本试验首次同时采用CFU计数、CCU测定和p H值测定的方法,比较不同接种浓度、接种体积和不同代次MS生长情况。结果显示:5%与10%接种量的CCU测定结果峰值差异不明显,但5%接种的CFU计数峰值更高,pH下降更慢;1~5代菌在生长曲线各阶段的测定结果均无明显差别;3种不同接种方式的测定结果显示,用0.5 m L菌液接种9.5 m L培养基的方式更利于MS生长。本试验为改良Frey氏液体培养基的质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7.
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白鼠的致病性及其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抗原型K2-5)的致病性和药物防控效果,利用水貂和小白鼠分别进行动物回归试验和半数致死量(LD_(50))毒力测定,旨在建立小白鼠致病模型。同时,按1 LD_(50)剂量接种小白鼠,选用盐酸洛美沙星分别按0.05(低)、0.2 mg/只(高)两个不同的剂量进行饮水预防和治疗,同时设攻毒和健康对照,观察、记录和比较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菌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LD_(50)为6.29 CFU/0.3 m L。药物试验表明,高剂量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低剂量组,预防组优于单纯的治疗组,而攻毒组则100%发病,存活率仅为60%。该结果为临床防控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8.
1,3-丙二醇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平台化合物。在生物体转化甘油合成1,3-丙二醇的代谢途径中,甘油脱水酶是代谢途径的限速酶,然而自然界中的甘油脱水酶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研究采用易错PCR技术对来源于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的甘油脱水酶进行非理性设计的分子定向进化,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筛选获得了一个酶学性质得到了改善的突变酶γ-F97G。当以甘油作为酶催化的底物时,突变酶的酶比活力为(583.8±49.4)U/mg,相比较野生型的酶比活力提高了约94%;当以1,2-丙二醇作为酶催化底物时,突变酶的酶比活力为(147.9±5.5)U/mg,相比较野生型的酶比活力提高了约72%。经分析酶蛋白的三维结构后发现酶蛋白发生突变的位点属于远距离突变位点,实验结果表明远距离突变有时同样是一条优化和改善酶的酶学性质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 MP )感染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有效参考.方法将筛选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交沙霉素治疗,评估以上4种药物的药效.筛选单一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重症患者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对比、评估疗效.实验室中利用支原体分离株做10种抗支原体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找出对MP有效的药物.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患儿的体温下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X线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显著高于其他3组,总有效率达93.1%;其次为交沙霉素组、罗红霉素组,其有效率分别为84%和82.1%;红霉素组疗效最差,有效率仅为69.2%;重症患者应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首选阿奇霉素,对重症肺炎支原体患者给予阿奇霉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