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6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1093篇
林业   1298篇
农学   967篇
基础科学   574篇
  1056篇
综合类   4161篇
农作物   722篇
水产渔业   613篇
畜牧兽医   2394篇
园艺   412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85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808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626篇
  2009年   677篇
  2008年   595篇
  2007年   695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78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以大豆膳食纤维为原料,一氯乙酸(MCA)为醚化荆,异丙醇为溶剂,制备了羧甲基大豆膳食纤维,研究了异丙醇溶液质量分数、NaOH用量、MCA用量、碱化时间、醚化温度、醚化时间对产品羧甲基质量分数的影响.实验得出较佳反应条件为:异丙醇溶液质量分数95%,m(NaOH):m(DF):m(MCA)=1.00:1.25:1.20,碱化时间60 min,醚化温度70℃,醚化时间120~150min,所得产品羧甲基质量分数为3.85%,水溶性膳食纤维(SDF)质量分数为71.07%.大豆膳食纤维经羧甲基化后,水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溶液黏度和透明度显著提高;并且随羧甲基质量分数的增加,SDF质量分数增大,溶液黏度和透明度提高.  相似文献   
992.
聚乙烯、聚丙烯与木纤维复合制板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聚乙烯、聚丙烯分别与木纤维复合制板工艺的实验,探讨了加入助剂和改变聚乙烯、聚丙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明显改善木塑复合材料力学功能;塑料越细且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基本达到中密度板材的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93.
在对新疆孔雀河流域1973年(MSS)、1990年(TM)、1999年(ETM)3个时期遥感数据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得到了研究区3个时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变化的基础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构成比重、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973~1999年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结构的重心,由草地、林地、盐碱地,转向草地、耕地、盐碱地,草地始终是研究区内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革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水域、盐碱地面积大幅度减少;戈壁、沼泽面积减少幅度相对较小,沙地、裸岩石砾地的面积基本不变;区内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程度非常剧烈;区内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的开发利用处于发展期。  相似文献   
994.
选用35日龄杜施杂1代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高铜及补硒试验.结果表明,Cu 125 ppm+Se 0.3 ppm(Ⅱ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比 Cu 4.36 ppm+Se 0.3 ppm(Ⅰ组)约提高15.9%(P<0.05);全期耗料较Ⅰ组下降12.6%.Cu 250 ppm+Se 0.3 ppm(Ⅲ组)与Ⅰ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较Ⅰ组下降8.0%.但Ⅱ组与Ⅲ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补 Cu250 ppm 不加 Se(Ⅳ组)与Ⅲ组相比,日增重约减少27.2%(P<0.01),耗料则较Ⅲ组高23.7%.屠体组织切片观察表明,添加高剂量铜(125或250 ppm)对机体组织均不产生病变,但各组的骨骼肌纤维粗细与十二指肠杯状细胞大小有明显的不同,均为Ⅱ>Ⅲ>Ⅰ>Ⅳ.  相似文献   
995.
研究相关种内控制有性机制的遗传体系,可以对进化的方向和形式提供重要的信息。研完交配机制中,遗传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确定属内各个种的进化地位和相互间关系的重要方法。研究种间杂交的频率和程度,以及种间杂交和种内交配可育也有利于进行生物评定。本实验通过D.maydis种内交配和D.maydis与D.carbonum种间杂交的初步研究结果,对D.carbonum的分类地位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996.
构树皮化学成分、纤维形态与制浆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构树韧皮纤维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和成浆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韧皮的木素含量低,纤维素含量较高,达43.06%,具有较大的纤维利用率;构树皮纤维长度平均值为9.37 mm,分布范围3.3~19.6 mm,纤维长宽比高达509,属于一种优良的长纤维原料;在实验室条件下,构树皮纸浆得率42.47%,硬度6.70(Kappa值),耐破指数为2.23 kPa.m2/g,撕裂指数34.53 m N.m2/g,耐折度192次,抗张指数27.67 N.m/g,具有较优的制浆性能.  相似文献   
997.
实践中形成的改良混合选择法是把自交、单株选择、混合留种三种常规的育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育种过程中的3个步骤。1年中实施3个步骤,组成1个轮回,3年3个轮回,形成株型、结铃性、纤维品质相对稳定的群体,完成整个育种过程。该法是提高彩色棉产量,改善彩色棉品质的有效方法。用这种方法选育的绿絮棉新品系“8588”,单株结铃21.1个,比泗棉3号的20.0个多0.1个;平均铃数为91.05万个/hm^2,为泗棉3号的99.78%;果枝数14.77,总果节79.57,与泗棉3号的14.93和81.50相当。单铃重3.78g,衣分24.35%.籽棉平均产骨3433.5kg/hm^2,皮棉平均产量836.3h/hm^2。  相似文献   
998.
Two winter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 cultivars, large-spike type Yumai66 amd small-spike type Yumai49, were used to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in the kernel during grain filling. Starch accumulated faster in the kernel of Yumai49 than Yumai66 up to 25 d after anthesis,thereafter starch accumulated faster in the kernel of Yumai66. Starch accumulation in Yumai66 peaked at 20 -25 d after anthesis, while in Yumai49 starch accumulation peaked at 15 -20 d after anthesis and 25 -30 d after anthesis. The first peak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Sucrose content and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peaked at 20 and 15 d after anthesis in Yumai66 and Yumai49, respectively. The sucrose content and sucrose synthase activity in Yumai66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Yunai49 during grain filling. ADP-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and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activity in the kernel of Yumai66 peaked at 20 d after anthesis,while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activity peaked at 10 and 20 d after anthesis. The second peak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相似文献   
999.
贾永健  王莉霞  王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199-5200,5260
以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城郊型县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榆中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继而,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典型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并提出了城郊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农田氧化亚氮减排的关键是合理施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农业源氧化亚氮(N2O)排放量占全球人为源总排放量的2/3,是最大的人为排放源,氮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是其主要贡献者。合理施氮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维持土壤氮肥力和降低因施氮引起环境污染风险的关键,在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缓解温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合理施肥的“4R”(Right amount,Right type,Right time,Right place)理念和技术,论述了施氮量与N2O排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方法对N2O减排的影响。强调了氮素投入超过作物需氮量后,N2O排放量会呈现指数型增长;将施氮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对N2O减排的重要性。建议在不同土壤-气候-作物体系下,同时开展产量、品质,氨挥发、硝酸盐淋洗、N2O排放和土壤肥力的长期系统研究,不能顾此失彼;形成同类地区能够机械操作的规范化种植模式与合理施肥措施,包括与其他农艺措施的配合,如轮作与耕作、灌溉、有机肥和秸秆还田、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管理等,以实现产量、品质、效益与环境效应相协调的可持续集约化作物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