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322篇
基础科学   114篇
  229篇
综合类   1112篇
农作物   235篇
水产渔业   172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湖州地区春季西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对小型西瓜的不同留瓜个数和中型西瓜的不同整枝方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小型瓜单株留2个瓜,中心糖含量可达10.67%,667 m~2产量达2 419.2 t,既保证了西瓜的品质优良,又保证了生产效益;中型瓜可采用双蔓整枝,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简化了田间操作,节约了土地。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计算机编目条件下种次号与著者号的优劣比较,提出不应该简单地下结论哪种书次号就更科学而轻易选定书次号。应该一切从读者出发,从计算机编目的实践出发来决定书次号的选取。

  相似文献   
33.
文章报道了以甘蓝叶、白菜叶、灰菜叶、大豆粉、菜豆粉、玉米粉、麦麸为主要原料配制的5种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的饲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甘蓝叶和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配方—人工饲料对甘蓝夜蛾饲养效果最好,甘蓝夜蛾不仅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产卵量、蛹重、幼虫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天然饲料,用该人工饲料连续饲养4代甘蓝夜蛾,未发现饲养后代生命力减退现象,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来室内大量连续饲养甘蓝夜蛾。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不同目数的防虫网对柑橘木虱的阻隔作用。结果表明:1.0*0.8mm(约45目)以下的网柑橘木虱成虫可以穿透,1.0*0.6mm(约50目)以上的网能有效的阻止柑橘木虱成虫穿透。  相似文献   
35.
以无籽刺梨组培苗根尖为材料,探讨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结果表明,无籽刺梨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mol/L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6-8h或0.004mol/L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4-6h后,在预冷的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乙醇=3:1中)0℃下处理15min,经95%乙醇:15% Hcl=1:1的解离液处理5min或无水乙醇:36-38% Hcl=1:1处理6min,然后用卡宝品红染色15或20min,其镜检效果较佳;无籽刺梨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4。无籽刺梨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及其染色体数目的确定对其遗传改良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6.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试验的成本效率和品种选择效率。本研究分析了2010—2019年期间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设置的合理性,依据小麦品种试验的信噪比和遗传力水平随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重复次数和试点数量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1)北部冬麦区小麦单点试验的遗传力平均达到0.87,需要的重复次数平均值仅为1.4,说明3次重复可以充分保证试验精确度的需求。(2)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和旱地组小麦区域试验达到0.75的遗传力水平时,需要的试点数量分别为11个和13个,目前有效试点数量分别约为11个和8个,分别达到0.75和0.60的遗传力水平。(3)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对品种的审定和应用十分重要,而每年都可能有少数试验点因为各种异常情况而报废,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可按H=0.75的水平需求安排试验点数量和重复次数,即重复次数可保持当前的3次;水地组的试点数量可保持在11个左右;旱地组可将试点增加到13个;如要将遗传力提高到0.80的水平,则需约16个试点。  相似文献   
37.
为探讨水稻突变体材料W33高位分蘖特性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价值。以野生型水稻恢复系R818及其高节位分蘖突变体W33为试验材料,用盆栽试验研究R818和W33的植株、分蘖和穗部性状差异,用大田栽培控制性试验比较R818和W33分蘖、产量构成性状及子粒产量差异,测得参试材料各性状数据。结果表明,生长前期W33和R818株高、主茎叶均长无明显差异,中后期二者株高、主茎叶均长渐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W33单株平均分蘖数是R818的7.5~8.8倍,平均有效穗数是R818的8.6倍,分蘖平均成穗率与R818相当,但单穗穗长、枝梗数和着粒数明显低于R818,而千粒重与R818无明显差异;W33和R818单株籽粒产量均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并以最低密度条件下最高,最高密度条件下最低;尽管W33单穗产量明显低于R818,但在相同栽插密度条件下,W33和R818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F=3.7868<F0.05,1,4);在一定密度范围内,W33能充分发挥其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成穗率优势,以弥补单穗产量较低的缺陷,其群体产量最终达到与R818相当的水平。说明W33旺盛的分蘖力和较高的分蘖成穗率特性在水稻育种上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CA16病毒、 EV71病毒及其他病毒株感染下周期性发病的手足口病模型.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并用它证明了模型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另外,分析了单一病毒株周期解的稳定性.最后,发现基本再生数最大的病毒株会持续生存下来,其他两种病毒株会被竞争排斥掉.  相似文献   
39.
【目的】略阳乌鸡是陕西省特有的家禽品种,该品种具有体型大、肉质好、氨基酸含量丰富、对林地散养适应性强的优点,但也存在生长缓慢,产蛋性能差的不足。为此,在系统测定略阳乌鸡生产性能的基础上,开展对体重和产蛋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阐明遗传效应对上述性状的调控作用及性状间的遗传关系,期望为这些性状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略阳乌鸡蛋用系一世代71个半同胞家系799只公鸡和804只母鸡6、10、14、20周龄和开产日龄体重进行测定,以个体为单位记录从开产到31、35和40周龄产蛋数,以四分位数±1.5倍四分位距为界删除异常值,更正性别记录错误。以性别为固定效应,育种值为随机效应用单变量动物模型估计各性状遗传力,用双变量动物模型估计性状间遗传相关,用逆伽玛分布指定育种值和残差项方差先验分布,用贝叶斯算法执行130 000次迭代,弃去前30 000次迭代结果,以100为间隔抽取1 000个估计值获得方差和协方差后验分布,计算各性状遗传力和性状间遗传相关。用R语言PerformanceAnalytics软件包chart.Correlation命令计算性状间表型相关。【结果】略阳乌鸡6、10、14、20周龄公鸡体重为(0.56±0.07)、(1.07±0.13)、(1.56±0.19)、(1.97±0.21)kg,母鸡体重为(0.47±0.06)、(0.86±0.12)、(1.18±0.16)、(1.48±0.19)kg,开产体重为(1.68±0.23)kg;31、35和40周产蛋数为(31.2±11.5)、(42.5±16.7)和(54.7±20.4)枚。体重遗传力随年龄逐渐减小,分别为0.74、0.76、0.63、0.54和0.52,置信区间在0.25—0.33之间。产蛋数遗传力为0.27、0.25和0.26,置信区间在0.35—0.42之间。10、14、20周龄体重间维持中等偏上(0.52—0.68)的遗传相关性,但6周龄体重(0.21—0.52)和开产体重(0.21—0.46)与各时间点体重遗传相关性较弱。体重间遗传相关系数置信区间在0.13—0.34之间。在3个时间点产蛋数间遗传相关系数趋近于1,置信区间在0.03—0.06之间。体重和产蛋数间遗传相关系数均不显著。在时间维度上,各体重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在0.43—0.90之间(P<0.001),产蛋数性状间表型相关系数在0.79—0.94之间(P<0.001)。6—20周龄体重与产蛋数间维持了弱(0.023—0.15)正相关关系,但开产体重与产蛋数存在弱负相关关系(-0.17—-0.14)。【结论】首次估计了略阳乌鸡品种特异性的遗传参数,发现略阳乌鸡体重性状主要受遗传效应调控,而产蛋数性状受环境影响更大,阐明了早期与晚期性状间、体重与产蛋数间的遗传关系,为早期选种和多性状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结果建议在略阳乌鸡群体中对体重性状表型选择有望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产蛋数性状应建立纯系利用杂种优势;体重和产蛋数间不存在负遗传相关关系,可同时对两个性状选育提高。  相似文献   
40.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芋疫病预测预报,科学指导生产上的防治,应用最小二乘法、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m*-m回归分析和Taylor幂法则等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427~0.513时,病株田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当田间芋疫病病株率在0.720~0.820时,病株田间分布属均匀分布。此外其病株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株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232.3783/m-87.9438,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3689N±1.7177$\sqrt{N}$,即:调查株数N时,若累计病株率超过上界可定为防治对象田,若累计病株率未达到下界时,可定为不防治田,若累计病株率在上下界之间,则应继续调查,直到最大样本数m0=0.3689时,也即病株率15%,所需抽样数542株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