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28篇
  249篇
综合类   35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43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裴毅  杨晓珍  龙志军  罗瑶 《农机化研究》2007,(9):140-142,146
为了节约能源,提高水泵及泵站的运行效率,以喷灌泵BX50-31( =192.36)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恒定扬程和变装置扬程(假设H=KQ2)不同工况下的变速调节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节能效果分析,得到了在相对流量为50%的调节流量下,较节流调节高达87.52%的相对节能效果.所得结论对研究离心泵的节能、离心泵设计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重点研究了果园施用保水剂后剖面土壤水分动态、果树耗水规律 ,探讨了保水剂作用下土壤水分对果树生长、果实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规律 ,同时对保水剂在山区果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3.
去核作业是对荔枝进行精深加工的准备工作,但多年来去核后果肉的完整性问题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已经成为制约荔枝产品精深加工的瓶颈.为此,在分析去核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果肉的完整性和去核成功率为指标的手工去核试验.试验中刀具采用了旋转切入、直线切入和直线切入果核后再旋转等3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试验表明,刀具旋转切入去核的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模拟手工作业的荔枝去核机,对结构不同的3种圆筒形去核刀具在3个转速下进行去核试验表明,刀具结构和旋转速度对果肉的完整性影响显著,但对去核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 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 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 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 施药后5~10 d, 新蚁巢大量出现, 随后蚁群趋向稳定, 新增蚁巢减少, 至处理后25~30 d, 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 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 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 药后30 d, 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 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 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 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 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 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 至14 d, 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 至药后10 d, 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 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 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相似文献   
25.
26.
不同位置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下水与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位置秸秆覆盖试验资料分析,建立了土壤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可行的。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位置秸秆覆盖土壤含盐量,得出地表以下30 cm处秸秆覆盖的土壤含盐量大于地表表层秸秆覆盖的土壤含盐量,这为新疆地区控制潜水蒸发改良盐碱地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7.
 构建感染草莓镶脉病毒(SVBV)森林草莓的酵母cDNA文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与SVBV P1蛋白互作的15种寄主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15种寄主因子参与茉莉酸途径、泛素化、光合作用、抗病抗逆、蛋白修饰、蛋白运输和氧化还原等多种生物过程。另外,这些寄主因子还具有其他分子功能,包括氧化还原酶活性、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活性和金属离子结合活性等。本研究初步探讨了P1与寄主因子的互作机理,为揭示SVBV侵染森林草莓以及SVBV在寄主中扩展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更便捷地监测乌兰布和沙漠黄河沿岸沙丘移动速度并解析其影响因素,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沿黄段沙丘为研究对象,应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沿岸沙丘的季节性地貌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沙丘年移动速率1.08~2.27 m/a,多年平均输沙势为78.82 VU,年合成输沙势为25.92 VU,处于低风能环境,8~12 m/s等级风输沙势是年输沙势的主要部分,约占73.24%。方向变率(合成输沙势(Resultant Drift Potential,RDP)与输沙势(Drift Potential,DP)的比值)RDP/DP保持在0.30~0.46之间,属于中等变率。合成输沙方向RDD为57.83°~107.39°,与沙丘移动方向较为一致,西风组占全年输沙势的52.09%,是沙丘年移动的主要驱动力。2)沙丘移动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整体呈现春季移动速率快,冬末-春初次之,秋季与秋末-冬末相近,夏季移动速率最慢。其中,秋末-冬末、春季和秋季输沙势DP 8.48~20.49 VU,合成输沙势方向在90.02°~95.54°之间,RDP/DP值均在0.3~0.8之间,属于中等变率,西风组作用显著,这与年合成输沙方向及沙丘走向较为一致;冬末-春初和春末-夏季分别受东北风(NE)和南风组(SSE、S、SSW)作用,沙丘通过形态变化适应风向,移动速度降缓。季节输沙势主要集中在8~10m/s风速等级,约占整个季节输沙势的40.76%~56.93%。3)综合各季节和年际输沙势与沙丘移动距离呈线性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1.02+0.006 62x(R~2=0.339,F=5.616,P=0.045),方程总体显著,输沙势可以表征该地区沙丘移动距离。基于无人机监测的沙丘运动研究综合显示,风况是该地区影响该地区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其中西风组8 m/s以上风速是研究区沙丘移动的主要驱动力。风向变率和合成输沙势方向与沙丘移动方向一致时沙丘移动则快,不一致时则缓;无人机可在较大尺度上为沙丘移动提供更为便捷的监测服务,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地区沙丘移动的无人机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离散元法的深松作业玉米秸秆运动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北垄作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针对垄台播种带秸秆残茬易导致深松铲以及后续机具缠草堵塞和阻力增加等问题,建立深松铲-土壤-秸秆-根茬的离散元模型,分析仿真因素秸秆距垄台中心距离、秸秆与机具前进方向夹角、根茬状态(根茬中间切割、根茬一侧切割、根茬挑起和无根茬)和秸秆之间相互影响对深松作业过程中秸秆拨离垄台的影响。进一步探究深松铲作用下垄上秸秆运动规律并分析其扰动比阻(秸秆扰动力矩与深松铲阻力之比)。仿真结果表明:秸秆距垄台中心距离对秸秆位移中的水平侧向运动的影响最大;秸秆水平侧向位移随着秸秆与机具前进方向夹角增大呈减小趋势;根茬状态影响秸秆位移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根茬挑起、根茬一侧切割、无根茬、根茬中间切割;当秸秆距垄台中心距离为60 mm时,秸秆之间相互影响对秸秆位移中的前进方向运动的影响最大;当秸秆距垄台中心距离大于60 mm,秸秆前进方向位移呈增大趋势。秸秆运动的力矩变化趋势为平稳变化,后产生峰值,最后又趋于平稳;影响秸秆力矩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根茬状态、秸秆之间相互影响、秸秆距垄台中心距离、秸秆与机具前进方向夹角。深松过程中,秸秆扰动比阻在切割根茬一侧时达到最大值0.152 mm。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得到的秸秆总位移、水平侧向、前进方向和垂直方向位移与田间试验值的误差分别为0.36%~9.67%、0.16%~12.31%、0.56%~10.11%和0.43%~4.63%,秸秆力矩的误差为0.16%~11.06%。研究结果可为深松铲设计以及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Abstract– The diet composition, movcments and growth of Atlantic salmon parr rearing in the estuary of Western Arm Brook, Newfoundl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parr from riverine habitats over 2 years. Estuarine parr consumed a variety of prey, including many freshwater taxa (mainly insects), which indicated a dependence on freshwater drift from the river. Prey of estuarine origin (amphipods and sticklebacks) were increasingly consumed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Prey volume per fish and number of prey per fis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estuarine parr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suggesting an improvement in food availability. Riverine parr, however, realized a general decrease in both parameters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The recapture of 16% ( n = 131) of the 829 parr marked in the estuary in 1987 and 1988 indicated a directed movement toward the head of the estuary and river mouth, as also suggested by the diet analysis. Parr from outer estuary sites were very mobile compared with parr from the estuary site closest to the river mouth, which behaved more like parr in the river proper in displaying strong site fidelity. Movement patterns of parr were primarily along the shoreline. Individual growth rates were highly variable in both environments but especially in the estuary. The mean growth of estuarine parr was 0.23 mm. d−1 between May and October with some evidence of fastest growth having occurred in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 (approx. 0.4 mm. d−1); mean growth rate of riverine parr was slower, at 0.12 mm. d−1.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that estuarine rearing by salmon parr represents an alternative life-history tactic for the species in river systems in eastern Can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