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6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78篇
基础科学   8篇
  262篇
综合类   357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实验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新疆细毛羯羊3只,对饲喂前后瘤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瘤胃液离心各组分的酶活比例进行测定,并对离心(12000转/min,30min,4℃)后的瘤胃上清液中的微生物胞外蛋白酶进行纯化。结果表明:①瘤胃蛋白酶活性在饲喂后3h左右最高,以后逐渐下降,至饲喂后8h左右恢复到饲喂前的水平。②瘤胃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的蛋白酶占40%,其余附着在微生物和饲料颗粒上。③用硫酸铵对上清液中的微生物胞外蛋白酶进行浓缩,依次经SephadexG—150、DEAE—Sephadex A—50和FPLC(Mono Q HR5/5柱)进行纯化后,得到电泳纯度的胞外蛋白酶品,其活力从1.77个单位/mg蛋白提高到295个单位/mg蛋白,提高了166.7倍,回收率为4.7%。SDS—PAGE测得纯化蛋白酶的分子量为38KD。  相似文献   
142.
养殖水体高效氨氮脱除菌的分离及脱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以(NH4)2SO4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鱼池塘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氨氮脱除菌X2,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时,该菌株在24h内的氨氮脱除率可达95%以上。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同时该菌株还具有硝酸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对X2菌株的氨氮脱除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与氨氮脱除同步进行;其脱除氨氮的最适温度和pH值分别为30℃和7.0;当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在50mg/L以下时,X2菌株基本可将培养基中的氨氮完全脱除。  相似文献   
143.
菌渣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提高菌渣堆肥微生物发酵效果,促进菌渣高效循环利用,从不同地点堆放的杏鲍菇菌渣中采集样品,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基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纤维素刚果红水解圈测定、滤纸条降解试验和纤维素酶(滤纸酶FPA、内切葡聚糖酶CMCase、外切葡聚糖酶C1、葡萄糖苷酶β-Gase)活性测定,筛选到4株(FB7、CB1、BC11、BC12)具有高效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FB7、CB1为枯草芽孢杆菌,BC11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albus,BC12是丛毛单胞菌属的Comamonas_jiangduensis,其中FB7降解能力强,可将滤纸条降解成糊状(10 d),纤维素酶活力很高,摇瓶发酵4 d后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分别为22.81、314.50、2.78、188.09 U·g-1。复合菌剂CB1+BC11+FB7的FPA、CMCase、C1酶、β-Gase的酶活高于其他各组合,为31.56、133.63、2.31、217.21 U·g-1,与FB7相比分别提高了38.4%、11.2%、178%、70.3%,将复合菌CB1+BC11+FB7接种到菌渣堆肥中,与对照相比,能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且在翻堆后能更好地维持堆温。  相似文献   
144.
为探究茶叶浸取液制备的纳米银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植物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抗菌材料,并将其制成1000 mg/L的纳米银喷雾,分析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CK)与实验组(Nano-Ag)的样本土壤中,所具有的微生物类别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类别微生物的丰度具有一定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overage数值均较高(Coverage>99.71%),香农指数均较大(Shannon>5.46),辛普森指数均较小(Simpson<0.02),两组间ACE指数和Chao指数差异均较小(ACE<2,Chao<6);同时,纳米银可抑制变形菌门下的α-变形菌纲和放线菌门下的嗜热油菌纲的生长,而能够促进绿弯菌门下纤线杆菌纲的生长。本文验证了纳米银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安全性,拓宽了纳米银材料的潜在应用范围,为纳米材料在环境及医疗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5.
研究了不同熟度(全生、半熟、全熟)竹筒饭经不同条件灭菌后,在不同温度下储藏0 d和180 d的微生物、感官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储藏期间,竹筒饭中的霉菌、大肠杆菌及菌落总数均未超标,符合卫生要求;储藏期间,竹筒饭的感官评分随储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考虑成本因素,以全熟竹筒饭经真空包装后121℃下灭菌20 min,于常温(22~25℃)下储藏为宜;通过GC-MS技术鉴定出竹筒饭中主要挥发性成分81种,主要包括12种醛类物质,5种酸类物质,27种烷烃,4种酮类物质,6种醇类物质,3种酯类物质,13种烯烃,2种苯类物质,以及9种杂环类物质,这些物质使得竹筒饭具有特殊的香气。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酶学角度揭示好氧发酵的生物机理。【方法】选择在目前我国数量多、分布广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鸡粪和小麦秸秆及花椒籽粕为主要材料,采用堆腐装置,以未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对照(CK),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加菌剂处理)对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加菌剂处理和CK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在堆腐3和4 d达到峰值(1 705和1 697 mL/g);加菌剂处理和CK的脱氢酶活性分别在堆腐10和12 d达最大值(8.39和6.57μL/g);加菌剂处理和CK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堆腐18和32 d达峰值(7.33和6.65 mg/g)。从堆腐的整个过程看,随着堆腐时间的延长,加菌剂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较快,而且这3种酶活性的最大值均比CK高。【结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活性,使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对堆腐过程中的物质分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9.
2003~2004年,从181个黑土土壤样品中分离出54个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菌株,经形态鉴定出14个属,27个种,其中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顶青霉(Penicillium corylophilum Dierckx.)和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Biourge.)为吉林省3个新记录种。有14个属、24个种分布在0~20 cm土层;11个属、19个种分布在20~40 cm土层中;两层土壤中共同分布的纤维素分解真菌有11个属、16个种。青霉属(PenicilliumAspergillus)为吉林黑土玉米田土壤纤维素分解真菌的优势属,相对数量分别占33.33%和25.93%。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mum Rifai, Mycol.)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 P. karsten, Finl )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黑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 (Ehrenb.) Lind.]和白地霉 (Geotrichum candidum Link)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0.
针对缓/控释肥料包裹材料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对几种水溶性聚合材料生物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纳米-亚微米级聚乙醇混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混聚物在第4周最先开始降解,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聚物第8周才开始降解;聚乙烯醇混聚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聚物、丙烯酸酯类混聚物在11~20周完全降解,苯乙烯-丙烯酸酯混聚物第20周后降解达98%,试验所用纳米-亚微米级聚乙醇混聚物等7种水溶性聚合物均可作为环境友好型缓释肥料包裹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