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4篇
农学   8篇
  8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8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病原学调查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奶牛乳腺炎的最主要致病菌之一。从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样分离株中挑选了培养和形态典型的六株进行生化试验和传代稳定性试验,进一步研究这六株菌的凝固酶、溶血素等致病性因子和耐药性。对菌体裂解产物进行蛋白电泳图谱分析发现菌体蛋白条带具有很高的相似性,TQ-1株电泳蛋白条带密度较其它几株高。用其中四株生化典型、传代稳定、致病因子较多的菌株免疫兔,制备高免血清,分析全菌抗原的蛋白转印图谱,发现XG-2株在52KD处有特殊保护性抗原条带。综合本文各试验结果,确定以TQ-1和XG-2株为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52.
为深入研究奶牛乳腺炎提供一个更方便、经济的实验平台,试验建立了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联合诱导的大鼠乳腺炎模型。分别用低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浓度均为1×105mL-1,L组)和高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浓度均为1×1012mL-1,H组)细菌混合液,经乳头管灌注到大鼠第4对乳腺内,诱导大鼠的乳腺炎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组(L组)乳腺的病变主要以腺泡上皮发生轻度脂肪变性,腺泡腔的分泌物中有透明滴状物为主要特征,高浓度组(H组)的乳腺腺泡结构破坏严重,腺泡中有较多的嗜中性粒白细胞浸润。L组乳腺组织IL-6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升高,H组则有显著(P<0.05)下降,试验组血清IL-6水平均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L组和H组乳腺组织TNF-α水平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均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乳腺NAGase活性均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NAGas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其中H组极显著(P<0.01)下降。由上述结果可知,高低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联合诱导的大鼠乳腺炎模型均已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对新疆昌吉郊区部分奶牛场进行调查,从两个大型奶牛场集乳样,主要针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共采集120份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选择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导致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肠杆菌属,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共71株,占55.04%;牛链球菌18株,占13.95%;大肠杆菌1株,占0.78%。这些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新生霉素等药物有很高的敏感性,而对青霉素、链霉素、杆菌肽和多粘菌素已经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4.
对奶牛隐性乳房炎乳汁中体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FT)和血清白蛋白(SA)及病原微生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LDH,ACP,GOT,GPT的活性和sA的含量变化与白细胞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尤以LDH的相关性最强(r=0.858);ALP与体细胞数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不同的乳房炎病原微生物感染乳腺呈现不同的酶象变化,与阴性感染的乳腺相比,各酶的活性均出现增加,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乳腺有关酶的增加幅度最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5.
奶山羊实验性乳房炎病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健康奶山羊一侧乳区内接种1mL(10^6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复制乳房炎病理模型,其模型指标有:临床症状,体温变化,乳中体细胞数测定,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检测,病原菌分离培养主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按上述方法乳房内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复制出典型的奶山羊急性乳房炎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56.
以杭州乳房炎诊断法(HMT)、细菌学检验和临床检查结果为依据,综合判断PC-805和TA-125两种抗菌素油剂对干奶期乳房炎的防治效果。66头受试奶牛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35头136个乳区于停奶当天经由乳头管注入20ml PC-805;第二组31头121个乳区以同样方法注入20ml TA-125。第一组牛在干奶前有72个乳区为HMT强阳性(++、+++),至产后降为11个,转阴率为84.7%;第二组牛在干奶前HMT强阳性乳区为66个,产后降至6个,转阴率为90.9%。第一、二组HMT强阳性乳区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57.4%和68.4%,除去新感染后则分别为70.5%和75.4%。这两种制剂对链球菌感染的效果较好,而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差,第一组牛在千奶期间的临床发病率为2.9%,第二组为1.7%。尽管TA-125的疗效较好,但统计结果表明这两种制剂对HMT和细菌转阴率以及临床发病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7.
奶牛乳腺炎分离细菌裂解苗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奶牛乳房炎检测为阳性的牛乳汁中分离的4种优势G+菌,分别与葡聚糖、油佐剂和FIA3种佐剂制成细菌裂解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7天开始,每隔7d采集心脏血,分离血清,以试管凝集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效价,以此评价所分离细菌的免疫原性和所用佐剂的免疫促进作用,筛选适宜的佐剂。结果显示,所分离的优势G+菌刺激家兔机体后可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免疫后第7天,抗体效价开始明显上升,第28天左右达到峰值,并一直持续到试验结束(63d)。比较3种佐剂的免疫促进效果,以FIA效果最好,但3种疫苗间的免疫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8.
应用宫炎净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进行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宫炎净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具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4.6%,高于青、链霉素的治疗效果(75.0%).通过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表明,宫炎净对乳房炎病原菌有显著的抑杀作用,对链球菌类病原菌效果更佳.对宫炎净治疗后的隐性乳房炎乳汁在停药后1d、3d进行分析,发现宫炎净可明显降低乳汁内的体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的活性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提示了宫炎净治疗后乳腺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9.
奶牛酵母菌性乳腺炎的诊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中药方剂治疗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奶牛乳腺炎。[方法]从牛奶中分离病原真菌,进行药敏试验,确诊后使用自制"乳消汤"开展临床治疗。[结果]20例奶牛中,19例确诊为酵母菌性乳腺炎,经治疗后除1例热带念珠菌病例外全部痊愈。[结论]该研究中自制中药方剂"乳消汤"可用于酵母菌性乳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60.
经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96只波尔羊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8只,分别采用纯中药涂剂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显示:纯中药涂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波尔羊48例,治愈37例,治愈率77%,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用青、链霉素共治疗48例,治愈28例,治愈率58.3%,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经检验,纯中药涂剂对波尔羊临床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