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利用PCR和T—A克隆技术,测定了麦洼牦牛和杂种犏牛的FsHR基因5’端侧翼区和第1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并运用BLAST、DNAMAN、Clusta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与其他物种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对分析,为牦牛FSHR基因结构、犏牛雄性不育、牦牛遗传多样性,以及FSHR基因与牦牛的繁殖、产肉、产奶性状相关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FSHR基因5’端侧翼区长度为970bp,普通牛、羊和猪的该序列长度分别为970、973和981bp,序列长度差异较小;序列突变以碱基替换为主,牦牛与犏牛、普通牛、羊及猪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4%、99.3%、98.2%、96.9%,一致性较高,为同源基因。聚类分析中牦牛与犏牛首先相聚,再依次与普通牛、羊、猪聚在一起。根据核苷酸序列推测,氨基酸组成分析显示,牦牛和犏牛的该蛋白疏水性,蛋白的亲水性和稳定性较差,为不稳定的脂溶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和随机卷曲为主。  相似文献   
792.
西藏那曲地区牦牛资源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9年间西藏那曲地区牦牛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那曲地区牦牛数量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牦牛数量占畜群比例的19%~29%,牦牛数量占畜群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畜种群结构的调整已经达到"发展牦牛(含黄牛)、适度发展山羊、减少绵羊、控制马"的总体原则,为那曲地区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3.
试验以牦牛肉为原料,将牦牛肉干在松肉粉的嫩化作用下,经蒸煮、配料、复煮、烘烤、成型等工艺制成组织弹性、嫩度、色泽、口味最佳的牦牛肉干.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制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牦牛肉块形25.00g,嫩化时间/松肉粉克数为15min/0.86g,煮制时间50min,烘烤时间为180 s,优化配方:酱油/食盐为24.00g/0.08 g,黄酒/生姜为8.00g/1.00g,白糖/味精为48.00g/0.03 g,复合调味料0.50 g.牦牛肉干软包装袋的厚度为0.25 mm,真空密封机温度为60℃,保温温度为25℃.通过试验得到了牦牛肉干的优化工艺、筛选配方和软包装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794.
同时采用间接ELIS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三种血清学方法调查川西北牦牛布鲁氏菌病血清流行情况。对1070份采自川西北阿坝州8个草地县的牦牛血清样品经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间接ELISA检测阳性率为25.4%(272/1070),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12.7%(136/1070),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阳性率为9.1%(97/1070)。8个县均发现阳性布鲁氏菌病血清。与间接ELISA相比,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相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和100%,而试管凝集试验的相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5.7%和100%。布鲁氏菌病在川西北地区广泛存在,血清学方法是检测和监测布鲁氏菌病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其中间接ELISA方法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795.
1/2野血初产牦母牛产奶性能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半哺乳情况下,对3头1/2野血初产牦母牛进行了185天泌乳性能测定。结果;1/2野血初产牦母牛产奶227.53kg,乳脂率6.60%,比当地实初产家牦母牛奶量增加23.61kg,乳脂率提高0.30%,折合4%标准乳量32.82kg。  相似文献   
796.
SRY是Y染色体上具体决定生物雄性性别的基因片段,是多数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之一。本试验采用克隆测序SRY基因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分析,利用软件Codon W分析麦洼牦牛、普通牛、绵羊、山羊、猪、小鼠、鸡和人该基因编码区的密码子偏好性。克隆测序得到SRY基因序列含1个690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29个氨基酸;其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小鼠、鸡、人相应序列间的一致性分别为99.9%、93.9%、91.2%、76.5%、43.3%、21.4%、69.1%。经聚类分析,麦洼牦牛首先与普通牛聚在一起,绵羊与山羊聚为一类,这两类相聚后再依次与猪、人、小鼠相聚,最后与鸡聚为一类,其结果与以往的生物学分类结果一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式为C1155H1827N351O348S11,相对分子质量为2655.0,理论等电点PI为9.55,亲水性平均数为-0.855。其密码子偏好性分析显示,T3s为0.2905、C3s为0.3240、A3s为0.3728、G3s为0.2963,第3位碱基中出现G和C占第3位碱基总量的48%,同义密码子数为61。上述数据表明麦洼牦牛SRY基因编码序列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物种进化过程中较为保守。该基因对含A的密码子有较高的偏爱性,尽量避开以G结尾的密码子,且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性蛋白。  相似文献   
797.
赵龙  汤承  岳华 《畜牧兽医学报》2021,52(2):469-477
本研究旨在证实青藏高原牦牛中牛凸隆病毒(bovine torovirus,BToV)的存在,并分析其基因组特征。采用RT-PCR方法检测西藏、青海、四川藏区的犊牦牛腹泻粪便中BToV,并扩增基因组。结果从145份样本中检出10份BToV阳性,平均阳性率约为6.9%,其中西藏、青海、四川藏区的阳性率分别约为11.8%、8.9%、3.0%。成功获得1个长为28 314 bp的牦牛源BToV基因组,GC含量为36.31%,与GenBank中已有的5个BToV基因组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2%~97%,与国内BToV基因组SC2的相似性最高且遗传关系最近。本研究中BToV基因组的S基因与GenBank中已有的14个完整BToV-S基因相比,存在8个独特的氨基酸变异,其中,6个位于S1结构域,2个位于S2结构域,且在222—2 473 bp发生区域重组事件。本研究证明BToV在牦牛中的存在,并且地域分布广泛,获得了牦牛源Ⅲ型BToV基因组,报道了BToV的S基因重组事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BToV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  相似文献   
798.
不同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和草地第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试验研究了6种放牧强度对牦牛生长及草地第二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牦牛日增重有明显影响,日增重以0.24牦牛单位/hm^2处理组最高,达707.9g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牦牛日增重明显降低。其中,放牧强度对1岁牦牛影响最大,2岁牦牛次之,3岁牦牛再次。试验全期当放牧强度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强度,草地第二性生产力明显提高,当放牧强度高于1.2牦牛单位/hm^2时,增大放牧  相似文献   
799.
永丰草地畜牧业生产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线性规划模型,对甘肃省天祝藏自治县永丰草地的畜牧业生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牦牛、绵羊头数(年18067头、羊26912只,总载畜量117247羊单位)和人工草地(133hm^2)时,仅调整畜群结构,可使纯收益增加20%。  相似文献   
800.
在利用Baird-Parker(BP)琼脂平板培养基分离牦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分离得到经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为沃氏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对其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药敏及抑菌实验,同时对牦牛乳样品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具有沃氏葡萄球菌的生化特征,对大部分抗生素极敏感,仅复方新诺明对其没有抑制作用;牦牛乳样品均为抗生素残留阴性。虽然在牦牛乳中检测出了条件致病菌沃氏葡萄球菌,但因乳样品来源的环境纯净使其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