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8篇
  28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52.
赵振民 《中国牛业科学》1998,24(5):f002-F003
黄牛与牦牛种间杂交的F3代杂种公牛,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及精子发生的水平,与F1和F2代相比,呈现明显的渐进性改善。但个体间睾丸发育状况及减数分裂与精子发生水平仍有较大差异,且仍能观察到一些异常现象。F3代公牛虽能产生数量较多的精子,但大多仍是畸形或有缺损,这可能是其仍无生育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3.
阐述了四川牦牛遗传资源的保存方法和利用途径。这将有助于四川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九龙牦牛体型线性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4头九龙牦公牛和252头牦母牛的9个体型线性性状进行主成份和因子分析,牦公牛被提取3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407%,分别是:体型综合信息因子、胸宽因子和十字部高--腰角宽因子;牦母牛被提取5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1.93%,分别是:高度因子、后躯--长度因子、胸部特征因子、管围因子和胸宽--尻斜长因子。牦公牛3个因子表达式分值、牦母牛5个因子表达式分值,用于牦牛体型评估,具有较高的选育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5.
以新鲜牦牛肉为原料,采用生姜提取液(鲜生姜汁∶蒸馏水=1∶5)喷淋处理,结合真空复合膜包装技术,研究在(3±1)℃条件下储藏21 d新鲜牦牛肉的感官品质、细菌总数、p H、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处理可保持牦牛肉较高的感官品质,降低水分损失率和菌落总数增长速度,储藏期间肉的p H处在鲜肉范围内,有效减缓了TVB-N含量的升高,明显延长了牦牛肉的储藏时间,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56.
对 5岁林芝牦牛 2 0头公牛和 2 5头母牛背、腹部毛绒纤维的物理特性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直长度分别为 8.82± 3.40、2 3 .2 3± 8.2 0、5 .6 2± 1.19、18.95± 4.84cm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直长度为 4.74± 0 .72c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细度分别为 5 2 .99± 10 .72、73.32± 7.2 0、5 4.6 3± 10 .0 2、6 5 .96± 6 78μm ,母牛腹部绒毛的细度为 17.35± 2 .2 2 μ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强度分别为 41.16± 9 32、38.82± 3 .2 8、31 19± 7.87、33 .88± 5 .84g ,母牛腹部绒毛的强度为 15 .2 8± 2 .96g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度分别为 41.84%、46 73%、41.2 1%、45 .76 %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度为 43 .91%。林芝牦牛粗毛和绒毛的鳞片排列形态均为覆瓦状形  相似文献   
57.
大通牦牛生长激素基因和K-酪蛋白基因的PCR-RFLP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和K-酪蛋白(K-casein,K-CN)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群体中被检测的两个位点均存在遗传多态性。GH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5和0.8255.K-CN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117和0.8883。GH基因和K-CN基凶PCR-RFL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大通牦牛群体内平均基冈一致度和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7561和0.2439。  相似文献   
58.
青海大通牦牛4种血清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生长牦牛 3个年龄段 (5~ 15、17~ 2 7、2 9~ 39月龄 )的 4种血清激素 :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GH、INS、T4和T3 )浓度进行了 1年 6次的跟踪测定。结果表明 ,生长牦牛的 4种血清激素浓度在性别间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5~ 39月龄牦牛血清GH、INS、T4和T3 平均浓度分别为 (1.6 35± 0 .914 )ng·mL-1、(2 6 1.916± 85 .987) μg·mL-1、(46 .775± 17.74 )ng·mL-1和 (1.190± 0 .70 7)ng·mL-1。血清 4种激素浓度在 3个年龄段间和月份-季节间的变化十分明显。GH、INS和T4浓度从 1月份到 3月份都有所下降 ,特别是GH浓度迅速由 1月份的 2 .913ng·mL-1下降至 3月份的 0 .793ng·mL-1,是此时生长牦牛在严寒和饥饿双重打击下 ,机体动员体组织贮备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基本生命活动的结果。INS、T4和T3 浓度在暖季表现出与牧草营养供应基本同步一致的变化规律 ,与机体加强合成代谢有关。GH在暖季维持相对稳定或稍高水平 ,但这一时期生长牦牛日增重达到 6 0 0~ 70 0g ,证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有提高激素受体的敏感性、促进家畜生长之作用。血清INS和T4平均浓度与平均日增重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 0 .738和 0 .80 5 (P <0 .0 1) ,说明血清INS和T4浓度是相对重要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建立一种牦牛TLR1基因表达量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分析TLR1基因在牦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参考牦牛TLR1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牦牛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建立荧光定量方法;基于该荧光定量方法分析TLR1基因在牦牛心、肝、脾、肺、肾、大肠、小肠、胃、乳腺、肌肉、卵巢11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TLR1基因和β-actin基因扩增产物电泳结果呈现单一条带,其产物熔解曲线均为特异的单峰,表明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组织表达结果显示,TLR1基因在所检测的牦牛11个组织样本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肝、脾、肺、卵巢、小肠中表达量较高,在胃、乳腺、心、大肠、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结论】TLR1基因在牦牛各组织中转录水平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各组织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抵抗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选用了埋植CIDR栓法、埋植PRID栓法、PG法以及PMSG+PG法四套方案对西藏41头母牦牛进行了超数排卵试验。试验结果: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7.4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6.5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卵母细胞数为4.8枚/头,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经过卵母细胞成熟培养之后,埋植CIDR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6.2枚/头,埋植PRID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也为6.2枚/头,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枚/头,PMSG+PG法得到的平均可用卵母细胞数为4.6枚/头,CIDR+FSH法与PRID+FSH法两组、两次PG法与PMSG+PG法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CIDR+FSH法和PRID+FSH法组与两次PG法和PMSG+PG法组之间差异都极显著(P<0.01);用CIDR法和PRID法进行西藏牦牛超排效果较好,并可获得较多的可用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