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108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449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61.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神经性抑制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调控功能。GABA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参与机体稳态的调节,并对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机体在外界应激条件刺激下会引起血液中脂多糖(LPS)含量的升高并激活Toll样受体-4(TLR4)/NF-κB信号通路,引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的表达增多,最终导致机体产生炎症反应。GABA可在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通过调节相应炎性因子的表达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者通过对GABA生理学功能与受体类别及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作用进行综述,对GABA在机体发生炎性反应时的影响及其与LPS引起的机体炎性反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临床上采用GABA治疗机体炎性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获得的重大突破表明,卵形拟杆菌具有代谢多糖及胆碱盐的能力,对于治疗糖尿 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肠病及癌症等具有生理功效,被认为是具有潜在益生作用的下一代益生菌,具有极其广阔 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对于卵形拟杆菌的细菌学特性、功能特性和应用 前景还没有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本文主要从卵形拟杆菌的细菌学特性、功能特性和应用前景三方面综述卵形拟杆 菌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外同行进行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在建立犊牛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fatty acids,NEFAs),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测定NEFAs对肝细胞中炎性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mRNA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NEFAs作用肝细胞9h后,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NEFAs(1.8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IL-6的mRNA表达水平在2.4retool/L时极显著增加(P〈0.01),低浓度NEFAs(0.6、1.2mmol/L)组肝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TNFα、IL-1G的活性在NEFAs浓度达到1.8、2.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IL-6的活性在在NEFAs浓度达到1.8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4mmol/L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NEFAs在-定程度上能引起或加剧奶牛肝细胞炎性反应,可能是导致产后奶牛肝功能炎性损伤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4.
165.
母猪产死胎、弱胎和断奶仔猪腹泻是兽医临床养猪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响应国家在养殖业中执行的“减抗替抗”政策,本文基于中医辩证论治,探讨中草药复方芪英汤、子甘汤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对同期发情的母猪(35头)和同期断奶仔猪(140头)进行中药方剂预混饲料的饲养方式,分别持续饲养至分娩结束、30 d,同时记录母猪分娩数据包括窝均出生仔猪数、窝均重、窝均死胎数、死胎率等,仔猪生长数据包括初重、末重、料肉比和腹泻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母猪血清中IL-6、IL-1β、TNF-α、IgG、IgA、IgM和断奶仔猪血清中IgA的分泌情况以及母猪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及抗体来确定母猪免疫力情况。结果表明,芪英汤可以显著降低妊娠母猪炎性因子IL-6、TNF-α分泌水平,降低低胎次母猪生产新生仔猪死胎率、弱胎率、死亡率,分别下降1.96%、5.83%、8.25%,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子甘汤和芪英汤联用能够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期IgA水平,降低腹泻率和料肉比, 提高生长性能,降低断奶仔猪血液中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恢复到正常水平。综上,中药复方芪英汤和子甘汤有助于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恢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6.
旨在研究黄体期不同阶段注射前列腺激素(PGF2α)对育成母羊生殖激素和生殖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发情周期正常的湖羊育成母羊60只,用“孕酮栓(MAP)+PMSG”法进行发情周期同步化处理后,选择发情正常的48只母羊随机均分为6组。发情当天记为第0天,黄体前期试验组、中期试验组和末期试验组母羊分别在第6(黄体前期)、11(黄体中期)、16天(黄体末期)注射1 mL PGF2α(0.1 mg),黄体前期对照组、中期对照组和末期对照组母羊分别在第6、11、16天注射1 mL生理盐水,每次注射后0.5、1、2、3 h采血,用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母羊于注射后的0.5~3 h间血清中FSH、LH、PRL、P4、E2水平以及TNF-α、IL-1β、IL-6、IFN-β无显著变化(P>0.05);母羊在黄体期不同阶段注射PGF2α对0.5、1、2、3 h血清中FSH、LH、PRL及IL-1β、IFN-β无显著影响(P>0.05),前期试验组注射后3 h P4水平显著低于前期对照组,E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前期试验组注射后2和3 h TNF-α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中期试验组注射后1 h P4水平显著低于中期对照组(P<0.05)。黄体前期注射PGF2α后,前期试验组0.5~ 3 h内FSH、E2、TNF-α、IL-6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前期对照组(P<0.05),P4整体水平显著低于前期对照组(P<0.05),对LH、PRL、IL-1β和IFN-β无显著影响(P>0.05);黄体中期注射PGF2α后,中期试验组0.5~3 h内E2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中期对照组(P<0.05),P4整体水平显著低于中期对照组(P<0.05),对FSH、LH、PRL、TNF-α、IL-1β、IL-6和IFN-β无显著影响(P>0.05);黄体末期注射PGF2α对生殖激素与相关细胞因子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PGF2α对黄体的溶解作用存在阶段性差异,母羊在黄体前期对PGF2α的短期应答反应强于黄体中、末期,且黄体前期时,卵巢可以响应PGF2α为卵泡发育营造更佳的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167.
张思雨  王玉炯  曾瑾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10):3570-3581
旨在探索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造成机体炎性损伤及免疫调控紊乱的毒性机制,为产气荚膜梭菌病的致病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将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9-2培养上清腹腔注射BALB/c小鼠,采集小肠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获得40.99 Gb有效碱基,筛选后共得到79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29个基因表达上调,566个基因表达下调,对随机选取的10个基因进行q-PCR验证,其相对表达量与转录表达谱一致。GO功能注释主要涉及G蛋白偶联核苷酸受体活性和G蛋白偶联嘌呤核苷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在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产气荚膜梭菌外泌毒素侵入机体,会激活TNF等炎性信号通路,进而造成肠道发生炎性损伤甚至坏死。  相似文献   
168.
旨在初步探究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多基因家族MGF360-13L基因的功能。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GF360-13L基因进行分析;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MGF360-13L并转染至293T细胞进行表达;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基因缺失毒株ASFV-ΔMGF360-13L,以相同的感染复数(MOI=0.01)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中感染基因缺失毒株和亲本毒株(ASFV CN/GS/2018)后,利用红细胞吸附试验(HAD)计算病毒滴度并绘制体外生长曲线;以MOI=1将ASFV-ΔMGF360-13L和ASFV CN/GS/2018分别感染猪骨髓巨噬细胞(BMDM),利用qPCR和ELISA测定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GF360-13L基因在ASFV基因Ⅱ型中相对保守,编码蛋白属于非分泌型、无跨膜区、亲水性好;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1-MGF360-13L被293T细胞表达;成功获得MGF360-13L单基因缺失毒株ASFV-ΔMGF360-13L,与ASFV CN/GS/2018相比,其体外复制没有显著性差异;在ASFV-ΔMGF360-13L感染BMDM后,IL-1β、IL-6和TNF-α炎性细胞因子在转录和分泌水平都显著高于ASFV CN/GS/2018。本研究成功制备了ASFV的MGF360-13L基因缺失毒株,并证实了MGF360-13L基因作为ASFV复制非必需基因具有抑制炎性因子表达的功能,这为进一步注释ASFV MGF360-13L基因功能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69.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inuclear antineutrophilic cytoplasmic antibody (pANCA) and clinical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diarrheic dogs with food-responsive disease (FRD) 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pANCA serology was evaluated prospectively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in 65 dogs with signs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and if positive, pANCA antibody titers were determined. Thirty-nine dogs with FRD responded to a novel diet, and 26 dogs with IBD were treated with corticosteroids. The severity of clinical signs was scored by means of a canine IBD activity index (CIBDAI). At initial examination, a significantly (P = .002) higher percentage of dogs were pANCA-positive in the FRD group (62%) compared with the IBD group (23%). pANCA tite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3) before treatment in the FRD group (median titer 100) compared with the IBD group (median titer 1).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pANCA titers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respective treatments because dogs in the IBD group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ANCA titer after treatment. The CIBDAI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1)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74% moderate to severe in FRD dogs before versus 8% after treatment; 85% moderate to severe in IBD dogs before versus 32% after treatmen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pANCA status in FRD or IBD dogs before treatment and scores for CIBDAI, endoscopy, or histopathology before or after treatment, except for the endoscopic duodenal score in dogs with FRD after treatment (P = .03). A positive pANCA test before therapy may aid in the diagnosis of FRD.  相似文献   
170.
选用24只3月龄、体质量(13.0±l.0)kg的雄性波尔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试验期为60d。其中Ⅰ组为对照组,饲料添加微量元素;Ⅱ组(低剂量组)、Ⅲ组(中剂量组)、Ⅳ组(高剂量组)分别按0.5、1.0、2.omL/kg肌肉注射“生命元”。试验前1d、试验后15、30、45、60d分别测定波尔山羊的采食量、日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以及血清IgG、IgM、IgA、IL-2、IL-6的含量。结果表明:(1)试验期0-60d内,与Ⅰ组波尔山羊相比,Ⅲ组能显著(P〈0.05)提高成产性能。(2)60d时,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和Ⅳ组均能显著(P〈0.05)提高波尔山羊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3)与Ⅰ组相比,“生命元”能明显改善波尔山羊基础代谢水平,提高波尔山羊血糖、总蛋白含量,但Ⅲ组能显著(P〈0.05)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45d)、降低总胆固醇含量(60d)。(4)试验组波尔山羊血清IgG、IgM、IgA含量在各个时期内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5)试验组波尔山羊血清中IL-2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在注射后15d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生命元”能提高波尔山羊生产性能、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改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能提高波尔山羊血清中IgG、IgM、IgA及IL-2、IL-6的含量。其中以1.0mL/kg肌肉注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