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04篇 |
免费 | 1176篇 |
国内免费 | 401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53篇 |
农学 | 4823篇 |
基础科学 | 80篇 |
1763篇 | |
综合类 | 16688篇 |
农作物 | 2943篇 |
水产渔业 | 1235篇 |
畜牧兽医 | 13620篇 |
园艺 | 1543篇 |
植物保护 | 11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9篇 |
2023年 | 1450篇 |
2022年 | 1798篇 |
2021年 | 1846篇 |
2020年 | 1480篇 |
2019年 | 1703篇 |
2018年 | 872篇 |
2017年 | 1276篇 |
2016年 | 1537篇 |
2015年 | 1559篇 |
2014年 | 1754篇 |
2013年 | 1786篇 |
2012年 | 2646篇 |
2011年 | 2663篇 |
2010年 | 2579篇 |
2009年 | 2684篇 |
2008年 | 2630篇 |
2007年 | 2155篇 |
2006年 | 1803篇 |
2005年 | 1666篇 |
2004年 | 1385篇 |
2003年 | 1277篇 |
2002年 | 845篇 |
2001年 | 901篇 |
2000年 | 672篇 |
1999年 | 544篇 |
1998年 | 401篇 |
1997年 | 317篇 |
1996年 | 340篇 |
1995年 | 298篇 |
1994年 | 286篇 |
1993年 | 228篇 |
1992年 | 218篇 |
1991年 | 186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63年 | 7篇 |
1955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鸭疫里默氏菌的gyrA基因的检测与变异位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一些养殖场的盲目滥用和超量服用,导致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关于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在其螺旋酶gyrA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决定区(QRDR)的突变热点已有很多报道,这些菌株的突变热点相对于大肠杆菌来说,发生在第83位和87位的氨基酸上。到目前为止,鸭疫里默氏菌螺旋酶gyrA基因还是未知的,其耐药基因的突变更没有报道。本试验测出了鸭疫里默氏菌gyrA的部分基因,找到了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基因突变热点和突变规律。为以后研究鸭疫里默氏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利用26个微卫星基因座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保种场的五指山猪小群体58个样本进行了遗传学检测,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统计了群体平均基因纯合率、等位基因数,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统计结果:全群平均基因纯合率为66.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平均观测杂合度为、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07、0.338、0.835;每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1.92,此结果说明该群体虽然近交程度较高,但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994.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是由Issacs和Lindenmann等于1957年利用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发现的。随着分子生物学及DNA重组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会生产出大量高效的十扰素应用于人畜疾病。同时中药也能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从而发挥其各种生物学作用,相信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干扰素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A/Chicken/Henan/1001/2010(H9N2)NS1基因蛋白,并对表达蛋白活性进行测定。试验利用PCR技术从NS1-T载体质粒上扩增NS1基因,将其克隆至pCAGGS载体,构建重组质粒NS1-pCAGGS;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重组质粒NS1-pCAGGS与脂质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转染293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瞬时表达细胞进行荧光信号反应。结果显示,禽流感NS1基因可以很好地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新城疫病毒F48E9株N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NDV NP蛋白已知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出了F48E9株NP基因1598bp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pMD18-T Vector上,并对所得到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分析、PCR鉴定,结果证明我们得到了这个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子。为了更充分证实所得阳性质粒的可靠性,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阳性重组子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获得了F48E9株NP基因片段的基因序列,利用DNASIS分析软件,将F48E9株与La Sota株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8.2%。至此,我们获得了F48E9株NP基因的全长克隆。 相似文献
998.
牛GDF9和BMP15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了它们在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和中国荷斯坦牛4个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并在鲁西牛群体中研究了其多态位点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鲁西牛中GDF9基因的3′UTR发现缺失突变,而其它3个品种中没有发现该突变。对鲁西牛群体中该多态位点与单、双胎性状之间进行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与双胎牛群体基因型分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6),双胎牛群体的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大于单胎牛群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突变体mRNA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相比总自由能值差异不大,但突变体mRNA翻译起始位点的二级结构稳定性明显大于野生型。在鲁西牛、南阳牛和秦川牛的BMP15基因中发现编码区第759~762位有GAAA 4个碱基存在缺失突变,但没有检测到突变纯合个体,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和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基因型组成差异不显著(P=0.947)。 相似文献
999.
为了建立适用于临床诊断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序列设计RT-PCR扩增引物,以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3N2亚型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试验对照,通过优化RT-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建立了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双重RT-PCR定型检测方法。同时,运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和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165份猪病料样品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重RT-PCR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所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428 bp和678 bp左右,可检出最小基因组RNA浓度为2.9×10-5μg/μL。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方法均从同一份猪肺脏样品中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其余样品中均未检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两种方法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方法适用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双基因定型检测,可在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以庄河大骨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分析了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的遗传分布、群体杂合性等遗传信息及其对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DD、DB、BB 3种基因型,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445、0.300和0.255,D基因和B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95和0.405,多态信息含量为0.275 6,属于中度多态;BB型个体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显著的高于DD型和DB型(P<0.05),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DB型和DD型各性状间不差异(P>0.05)。IGF-Ⅰ基因的BB型对鸡的屠宰性状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