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20篇
  免费   1167篇
  国内免费   3991篇
林业   728篇
农学   4771篇
基础科学   57篇
  1741篇
综合类   16409篇
农作物   2895篇
水产渔业   1222篇
畜牧兽医   13582篇
园艺   1532篇
植物保护   1141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445篇
  2022年   1784篇
  2021年   1831篇
  2020年   1472篇
  2019年   1696篇
  2018年   870篇
  2017年   1255篇
  2016年   1520篇
  2015年   1536篇
  2014年   1722篇
  2013年   1760篇
  2012年   2610篇
  2011年   2620篇
  2010年   2527篇
  2009年   2647篇
  2008年   2597篇
  2007年   2135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643篇
  2004年   1372篇
  2003年   1264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399篇
  1997年   312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试验旨在探究SPP1基因g.36651870T>C位点多态性、PLCB3基因g.41871219T>C位点多态性与绵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绵羊产羔数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结合Sequenom MassARRAY?SNP技术对多羔羊(小尾寒羊、湖羊、策勒黑羊)和单羔羊(滩羊、苏尼特羊、萨福克羊和草原...  相似文献   
912.
为探究骨形态发生受体蛋白IB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编码区多态性对绵羊繁殖性能的遗传效应,以湖羊、产单羔蒙古羊、产双羔蒙古羊、产单羔欧拉羊、产双羔欧拉羊母羊为研究对象,对试验群体的BMPR-IB基因CDS区597位点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913.
赵小强  钟源  周文期 《草业学报》2021,30(5):103-120
玉米叶面积的大小及分布特征不仅影响其光合效率、蒸腾速率,而且与其耐旱性、耐密性、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紧密相关。深入剖析不同水旱环境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面积的分子遗传机理对玉米耐旱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构建的2套F2∶3群体为试材,在8种水分环境下,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玉米相应叶(V18时期第10片叶、R1时期穗三叶)叶面积进行单环境和多环境联合QTL分析;参考玉米基因组B73 RefGen_v3挖掘稳定表达的QTLs (sQTLs)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IM法,单环境下2个生育时期2套F2∶3群体间总共定位到了7个玉米相应叶叶面积QTLs,主要受显性(81.0%)、部分显性(14.3%)和超显性(4.7%)等遗传效应的调控,其中在干旱环境下定位到了5个QTLs。采用MCIM法,在2套F2∶3群体间总共检测到6个相应叶叶面积的联合QTLs,其中1个表现为显著的QTL与环境的互作(QTL×E, Bin 2.08~2.09),1对QTLs (Bin 1.08~1.10与 Bin 2.08~2.09)参与了显著的加性与加性(AA)上位性互作。结合CIM和MCIM法进一步分析在2套F2∶3群体间检测到了6个sQTLs,其分别位于Bin 1.08~1.10、Bin 2.08~2.09、Bin 4.08~4.09、Bin 6.05、Bin 8.03和Bin 10.03处,并在这些sQTLs区间内确定了12个玉米叶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总共收集了75个玉米叶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些候选基因划分为3大进化分支,且上述检测到的12个候选基因分布于这3大进化分支上。这些结果为系统地解析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水旱环境下相应叶叶面积的分子遗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检测到的sQTLs可作为叶面积改良的重要染色体区段,检测到的候选基因为其进一步克隆、功能分析及育种应用提供了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914.
贺东生,1968年生。博士、博士后(美国)、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专长兽医传染病学、猪传染病防控、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915.
本试验以优化PCR条件,建立快速性别鉴定方法为目的,从家鸡雏鸡血样、鸡胚羊水和尿囊液中获得DNA进行性别鉴定.通过对家鸡的两个性别鉴定候选基因CHD1和xho Ⅰ重复片段进行PCR扩增引物筛选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CHD1基因PCR法可稳定、准确地用于鉴定家鸡性别,该体系经改进和优化后,缩短了鉴定时间,提高了鉴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12.5日龄鸡胚羊水和尿囊液建立了早期胚胎的性别鉴定体系.该方法为家鸡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批量化的快速操作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时也为鸟类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6.
用鸡痘病毒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糖蛋白B(gB)基因构建成重组鸡痘病毒(rFPV)。以MDV GA或Md5和RBIB混合攻毒,在不同品种的鸡中评价rFPV-gB/R单价苗和与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的二价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试验结果表明,MDV疫苗和FPV母源抗体阴性的SPF鸡和母源抗体阳性的商品鸡中,rFDV-gB/R均能提供免疫保护作用,且其中一种商品蛋鸡中rFPV-gB/R与HVT液氮苗或HVT冻干苗结合使用,均有显著的免疫协同保护作用。免疫学研究指出,rFPV-gB/R与常规疫苗一样,可显著地降低疫苗免疫攻毒鸡的病毒血症和羽囊排毒。  相似文献   
917.
F4雏鸡MDV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亲本父母代鸡均携带No614血型基因的选育试验组,60日龄死亡率显著低于不经血型基因选育的对照组(P<0.05);其内脏器官组织肿瘤病变率也低于该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选育试验组鸡的肝脏的肿瘤病变率仍显著低于血型基因选育对照组和非选育对照组鸡(P<0.05).提示No614血型基因具有一定程度的马立克氏病(MD)抗性.  相似文献   
918.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OMP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贵州省HPS分离株OMP5基因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所扩增的OIvIP5基因的长度为1116bp,与SH0165株对应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lOO%。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OMP5基因所编码的外膜蛋白P5的理论等电点pl为9.34不稳定系数为20.44,推测其为稳定性蛋白;脂肪指数为83.94,总体平均亲水性为-0.172,推测该蛋白是一种亲水性蛋白;该蛋白含有丰富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无跨膜区,最前端的21个N-末端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并且主要为疏水性氨基酸,最佳切割位点在第21~22个氨基酸之间;结构位点预测表明该蛋白含有多个不同的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9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90日龄健康獭兔14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半胱氨酸含量为0.25%),试验组饲喂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0.60%、0.70%和0.80%的试验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5%、0.45%和0.55%半胱氨酸)。预饲期7d,正饲期40d。试验期间每隔10d,每组随机屠宰4只獭兔,取样测定皮毛品质和SLC1A4基因表达。结果表明:(1)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四个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半胱氨酸水平为0.60%和0.70%的试验组饲喂到130日龄时皮张面积显著增大(P0.05);三个试验组獭兔在100日龄时被毛密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被毛密度在130日龄时显著大于其他三个组(P0.05);半胱氨酸对獭兔皮张厚度无显著性影响(P0.05)。(3)饲粮半胱氨酸含量对獭兔皮肤、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影响极显著(P0.01)。SLC1A4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饲粮中半胱氨酸水平为0.70%的试验组达到最高值。这一趋势在皮肤组织中、肝脏和十二指肠组织中分别于110日龄和100日龄时表现得较为显著。由此可见,獭兔饲粮中半胱氨酸的最优水平为0.70%,且在110日龄前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20.
《江西饲料》2014,(3):46-46
正法国科研人员最近完成了虹鳟鱼基因组的完整测序,并发现虹鳟鱼基因组较好地保留了1亿年前一次重要进化事件的遗迹,可以帮助了解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虹鳟鱼属鲑科,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它肉质鲜美,在全世界被广泛养殖,同时也是被科学家研究最多的鱼类之一。来自法国国家农学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测序中心等多家机构的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刊登了研究报告。这是科学界首次发布鲑科鱼类的完整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