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7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122.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vitamin A levels in the larval diet of Dicentrarchus labrax, (a) on the shape of juvenile skeleton and (b)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lvic fins. To exclude the side‐effects of skeletal abnormalities on skeleton shape, morpho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normal individuals only. Geometric morphometric analysi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larval nutrition on the shape of juvenile skeleton (Wilk's λ=0.0188, P<0.001), 55 days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nutritional regimes. Between‐groups shape differences mainly concerned the position of anterior dorsal pterygiophore,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P<0.05)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dorsal lepidotrichia and hard spines at low levels of vitamin A (3–9 × 103 IU kg?1 dry food). At the lowest vitamin A levels (3 × 103 IU kg?1 dry food), the development of pelvic fins was abnormal, with severe bilateral (44±10%, mean±SD) or unilateral (22±9%) lack of the fin lepidotrichia, hard spines and their supporting elements. In the 82–94% of the unilaterally deformed individuals, deformation concerned the left pelvic fin. Concerning the shape of pelvic fins in the normally developed individuals, results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nutritional conditions on the size and position of all the elements of the pelvic fin area (basipterygium, lower metacleithrum, cleithrum, scapula) (Wilk's λ=0.3087, P<0.001).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a significant nutritionally driven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D. labrax, with dietary levels of vitamin A determining the skeleton shape and the left–right symmetry of pelvic fins.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跨境电商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及成因,其后阐述了信息不 对称对农产品跨境电商活动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农产品跨境电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 解决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4.
我国农村信息需求与供给的不对称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农村信息的需求与供给问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从理论和国家政策角度思考问题根源,结合韩国农村政策成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5.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侵蚀问题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将出现一个落差达30 m的消落带,由于库水涨落和水文地质条件改变,导致沿岸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降水、库水位周期性地涨落和涌浪的作用下,土壤侵蚀强烈,对当地的经济及环境产生影响,故对消落带的土壤侵蚀问题应予以重视。根据三峡水库2007-2010年试验性蓄水产生的消落带实地调查,在总结消落带土壤侵蚀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带几种典型的土壤侵蚀形式:波浪侵蚀、降雨径流侵蚀、崩塌及滑坡,其中波浪侵蚀和崩塌最为突出,其次为消落带成陆期的降雨溅蚀和径流冲刷,而滑坡主要以蠕滑和前缘崩塌为主。同时,针对岸坡的不同物质构成和地形地貌,提出了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主要分布特点,可以给库区消落带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6.
孙虹蕾  张维  崔俊芳  张建强  唐翔宇 《土壤》2018,50(5):965-974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受到日益重视,重金属的归趋对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和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通过CNKI和Webof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2001—2016年三峡消落带土壤/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的文献,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文献特性及研究进展。2001—2016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中英文文献分别为69篇、12篇,2011年发文量最多(15篇),此后一直维持在年产量≥5篇的水平,重庆和湖北的高校及研究所是研究主力。刊载论文最多的是环境学方面的期刊(19.75%)。所涉最多的主题是"重金属的污染调查及评价"(51.85%)。Cd的污染程度最大,且易迁移形态平均比例相对较高(38%),是消落带首要的污染控制元素,施肥是农业消落带Cd的主要来源。Pb和Hg的污染程度也较大且易迁移形态的比例均大于22%,交通污染是其主要来源。工业废物的点源排放对消落带重金属(Cd、Pb、Cu、Zn、As)普遍有较大贡献。消落带内重金属以垂向迁移为主,而植物对Cd、Cu、Z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淹水导致的pH、Eh、温度、有机质等变化对固液界面重金属的交互作用及形态变化有重要影响。今后,应加强消落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力学性质变化对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影响,以及重金属示踪技术应用和泥沙富集重金属二次释放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7.
脊椎动物单从体表特征来看,一般呈两侧对称,但是大多数内脏器官和系统在体内多为不对称分布,而且这种分布方式对于器官或系统功能的行使是必须的。左右不对称发育起始于胚胎时期,打破了机体两侧对称的发育模式,在不同脊椎动物中均很保守。目前利用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对胚胎左右不对称发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包括临时器官Kupffer’s囊泡的形成、左右不对称发育信号在侧板中胚层中的传递、器官不对称分布等。本文就近年来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对胚胎左右不对称发育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原产 4 种野生百合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轩  魏迟  廉玉芹  杜运鹏  贾桂霞 《园艺学报》2013,40(11):2207-2212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绿花百合(Lilium fargesii)、卓巴百合(L. wardii)、新疆百合(L. martagon var. pilosiusculum)、台湾百合(L. formosanum)等4 种野生百合进行了染色体数观察和核型分析。结果表 明,绿花百合核型为3A,其余3 种材料核型均为3B。核型公式分别为:绿花百合2n = 24 = 4m + 8st (4SAT)+ 12t;新疆百合2n = 24 = 4m(4SAT)+ 10st(2SAT)+ 10t;台湾百合2n = 24 = 4m(2SAT)+ 4st + 16t(8SAT);卓巴百合2n = 24 = 2m(2SAT)+ 2sm + 8st + 12t(2SAT)。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80.54%、 81.50%、81.78%和83.89%。  相似文献   
129.
搭建了气动肌肉收缩力测试实验台,通过分析不同压力、行程、收缩速率及频率下气动肌肉收缩力与位移的关系曲线,得出气动肌肉的力-位移迟滞现象具有非对称性、非局部记忆性、大压力弱相关性和准率不相关性。针对常见Prandtl-Ishlinskii(PI)类模型难以准确描述气动肌肉力-位移迟滞曲线的问题,对通用PI迟滞模型的dead-zone算子进行方向上的修正,建立气动肌肉修正PI+Dead-zone迟滞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辨识,并与经典PI模型、经典Bouc-Wen(BW)模型、PI+Polynomial模型、Wang-Wen模型、BW+Polynomial模型进行精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I类模型性能显著优于BW类模型,且修正PI+Dead-zone模型精度最高,各行程下绝对平均误差不超过1N、均方差不超过1.5N,能无差别处理气动肌肉力-位移迟滞曲线非对称性问题。小行程工况下,气动肌肉经典PI模型也具有一定的描述其力-位移迟滞现象的能力,且其模型参数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30.
干湿交替下三峡支流消落带沉积物粒径组成及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峡支流澎溪河消落带为研究区域,采集澎溪河消落带上、中、下游3个水文断面,2个水位高程,5个深度的沉积物样品,结合沉积物颗粒分形理论探讨沉积物粒径组成与总氮(TN)、总可转化态氮(TF-N)、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含量和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澎溪河消落带沉积物粒径组成为砂粒(49.75%)粉粒(36.16%)黏粒(14.09%),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m)在2.612~2.781之间,均值为2.727。随消落带水位高程下降、流域断面自上至下、深度由表至底,黏粒、粉粒比例、Dm降低,砂粒比例升高。TN、TF-N、NO_3~--N含量分布与黏粒、粉粒、Dm正相关,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Dm可作为判断沉积物粒径组成与氮含量关系的潜在指标。沉积物总体质地结构良好,但频繁的干湿交替使澎溪河下游和低水位高程沉积物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和砂质化,并通过改变粒径组成影响氮分布。落干期上游和高水位高程沉积物TF-N增加,提高了淹水期氮素进入水体并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