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7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703篇
林业   502篇
农学   849篇
基础科学   413篇
  1095篇
综合类   3591篇
农作物   351篇
水产渔业   326篇
畜牧兽医   1564篇
园艺   389篇
植物保护   165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852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751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816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一种在纤维板表面进行粉末涂装再转移印花的新工艺.结果表明:纤维板粉末涂装基材预处理采用预热干燥,表面砂光,控制含水率为6%~8%;喷涂上粉量为333.33~388.89 g·m-2;固化条件为180 ℃,15~25 min.采用干燥箱中热转移方式,转移印花温度为(160±10)℃,时间15~20 min.按GB/T 4893-85和GB/T1733-79测试涂膜性能,涂膜附着力等级为2级,耐磨性等级为1级,耐水性合格,耐液性等级为1级.图1表4参9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鸭胚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鸭病毒性肝炎病毒Ⅰ型ATCC毒株接种健康鸭胚,收集致死的全胚组织作制苗材料,用福尔马林灭活,以麸氨酸钠终止其作用。先后试制疫苗11批,在试验室免疫雏鸭71只,经强毒攻击后,总的保护率为90.4%。本疫苗免疫雏鸭3天后可产生较坚强的免疫力,在室温至少可保存11天,在4℃可保存254天。经在江苏、安徽、广东等省推广应用200000头剂,均安全有效,颇受用户欢迎,对控制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相鹏  王锋 《家畜生态》2004,25(4):230-232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供体状况、药物、季节等因素使供体超排效果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受体状况、胚胎质量等对受体的妊娠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阻碍了波尔山羊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应用。本文对以上影响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胚胎移植效率提供依据,从而促进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牛胚胎移植技术已趋于成熟。我国新疆牧科院用一步细管法移植牛冻胚受胎率达41%;牛和羊鲜胚四分胚移植也产下1头犊牛和6只羔羊。家畜体外受精,因卵子体外成熟和受精卵体外培养尚不过关,目前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胚胎性别鉴定,1990年Koopman发现单拷贝基因,该基因是Y染色体的性决定区,命名为SRY,可利用PCR技术制成雄性特异DNA探针盒,进行马、牛、羊、猪早期胚胎性别鉴定。北京农学院等单位用PCR扩增牛SRY序列进行奶牛胚胎性别鉴定准确率达100%。英、日、法等国已获得牛胚胎细胞核移植后代;我国也获得1只核移植兔。北农大和新疆牧科院合作以绵羊精子为载体导入牛生长激素基因rMTbGH DNA成功,外源基因整合率为3%。  相似文献   
17.
受精用液种类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胚胎质量、胚胎移植数量、胚胎发育阶段、冷冻方法、移植方法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对移植产羔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提高绵羊胚胎移植效率。结果表明:采用1.5mol/L乙二醇做冷冻保护剂对胚胎进行常规冷冻,冻前A级胚胎冷冻/解冻后可用胚率、存活率、降级率均高于B级,差异极显著(P<0.01)。移植1枚冷冻解冻后A级、B级或2枚(A+B)胚胎的受体移植产羔率分别为44.48%、46.84%和44.81%。经χ2检验分析,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双胚的受体双羔率为22(%53/241),以胚胎为单位计算,产羔率仅为33.40%。A级囊胚和桑椹胚的产羔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5 mol/L乙二醇常规冷冻保存的体内胚胎移植产羔率高于EFS40玻璃化冷冻保存,但经统计学分析,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手术移植和腹腔内窥镜法子宫移植之间产羔率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牧场条件下大规模移植的平均产羔率为43.95%,范围在20% ̄70%之间,受体饲养管理水平对绵羊移植产羔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附植前胚胎的基因表达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哺乳动物胚胎附植前期包括:合子的形成,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细胞分化的开始。在这个时期,发育由母源物质控制转为合子基因控制,在此过程,同时形成染色质介导的转录抑制时期,要解除抑制必须经过胚胎基因组的激活。通过对体内、外附植前胚胎的mRNA的表达特点以及它们与成功发育联系的研究,可以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设计最佳的核移植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dacious mites in commercial orchards may be accelerated by the transfer of pruned wood in winter and summer from donor orchards to release orchards. Following winter pruning, 3-year-old and older wood is collected and transport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bundles to a release orchard for distribution. If the release orchard is composed of dwarf trees, then one or two bundles of 5 kg each are placed vertically at the base of the trunk of every tree in the block (0.5 to 1 ha); if the trees are of standard size, then four or five bundles used. Following summer pruning, annual shoots and suckers are distributed immediately in a release orchard composed of dwarf trees by placing 12–15 branches on the foliage of fruit-bearing branches; if the release orchard is composed of standard trees, then 50 branches are used. The pruned wood should have 20–25 leaves and not less than one predator per leaf. The release orchard should have a light infestation (two or three mites per leaf) of pest tetranychids. These phytophagous mites would serve as food and help establish the predators. The release orchard grower should develop a pest management program based on the same groups of pesticides used in the donor orchard.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Aug. 31, 2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