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5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40篇
综合类   63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90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的生长规律。[方法]采用Gompertz模型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散装卤制鸭翅尖中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利用平方根模型构建乳酸菌的二级模型,并应用计算准确因子(Af)和偏差因子(Bf)验证建立的生长模型。[结果]试验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模拟不同温度下乳酸菌的生长情况(R2>0.98);数学检验参数Af、Bf接近1.0,均在接受范围。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得到乳酸菌的生长预测二级模型。[结论]该模型可预测5~25℃范围内乳酸菌的变化情况,为散装卤制鸭翅尖腐败微生物的预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取33日龄高邮鸭和绍兴鸭公鸭各32只,每品种分为两组,分别给以20h和6h光照,试验期14d。试验前后称重。Nothern杂交法测定垂体GH mRNA和下丘脑SS mRNA表达水平,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结果表明:高邮鸭20h光照时增重、GH及T4水平显著低于6h光照(P<0.01);而绍兴鸭的增重变化则与高邮鸭相比(P<0.01),血浆GH水平变化与高邮鸭相同,T4水平无显著变化。光照制度的改变未引起两品种鸭IGF-1、T3水平的显著变化。垂体GH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增重变化相反。提示光照直接影响鸭生长轴基因的表达以及激素水平,从而显著影响生长速率,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品种可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53.
一种非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1999年5月以来,浙江省许多产蛋鸭发生了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其中某地区67户养鸭专业户,共饲养蛋鸭15.7万羽,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后,有2375 羽鸭群的产蛋率突然下降,由原来的91.2%减到52.7%,同时伴有畸形蛋、沙壳蛋,蛋质低劣,蛋清稀薄,除少部分病鸭伴有烦躁不安和吵棚外,鸭群的精神体态基本正常,采食量略有下降,一般不引起死亡。起初养鸭户都误认为是当地饲料厂供应的饲料所致,后来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疫病主要沿河流自上而下蔓延。在此后1个多月时间内,共有49户养鸭户12.3 万羽蛋鸭相继发病,产蛋率下降幅度为20%~80%,使用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提高饲料营养也不起作用。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通常在2~3天内产蛋率由80%~90%以上下降到30% ~40%,有的甚至更低,产蛋率越高,感染后下降幅度往往越大。病鸭从产蛋下降到康复需3 -7周时间,恢复后不能达到标准产蛋曲线,产蛋周期缩短。剖检病鸭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病变,卵巢卵泡减少、萎缩,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缩小,蛋白分泌腺减少,子宫萎缩,有的严重病例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肝、心、肾和肺有斑点出血。该病的临床症状类似于减蛋综合征( EDS)[1],但是,用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免疫预防不能有效保护。作者对病鸭体作无菌检查并分离了病毒(命名为YH99株),用0.2 μm滤器过滤后,经人工感染易感蛋鸭能成功诱导典型发病,再从病鸭中回收到同样病毒。将YH99株与鸡源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V127)[2~4]和鸭源减蛋综合征病毒[3](EDSV-JE 1,由上海市畜牧兽医站周锦萍提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54.
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番鸭肝“白点病”患鸭的肝脾匀浆中分离到 7个病毒分离株 .在电镜下观察到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有可见的双层衣壳结构 ,外壳直径 75nm,内核直径 50 nm;病毒核酸型为 RNA;不凝集鸡、鸭、兔、豚鼠红细胞 ,与禽呼肠孤病毒有一定的抗原相关性 ;对番鸭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可致感染细胞圆缩、融合 ,出现多核细胞和巨细胞 ,胞浆内有近核包涵体 ;试验感染 1日龄敏感雏番鸭死亡率达 10 0 % ,临床及病理变化与自然感染发病的番鸭基本一致 ,并可回收到该病毒 .结果表明 ,目前国内流行的番鸭肝“白点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鸭在稻田间的运动规律,揭示不同鸭品种在田间的行为学差异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选取稻鸭共作试验田9块(766 m2/块),按225只/hm2分别放入役用鸭(绿头野鸭♂?金定鸭♀)、金定鸭、白改鸭等3个鸭品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连续观察法记录鸭在每天的5:00—20:00时间段内在田间的游动、休息、采食等行为的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连续观察5天。经观察发现,鸭田间活动高峰一般是在早上5:00—7:00,8:00—11:00以及15:00—18:00等时间段,役用鸭和金定鸭每天的活动时间分别为324.50 min(36.06%),315.75 min(35.08%),极显著高于白改鸭264.50 min (29.39%) (P<0.01)。采用役用鸭、金定鸭、白改鸭进行稻鸭共作后,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2.75%,20.14%和10.89%。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鸭游动时间相关性分析发现,结实率、理论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9,P<0.01;r=0.858,P<0.01),千粒重、实际产量与游动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5;r=0.767,P<0.05)。研究结果表明:役用鸭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最好,且发现游动时间可作为影响稻鸭共作水稻产量的重要评价指标。该研究结果为稻鸭共作鸭品种的筛选以及稻鸭共作系统水稻产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6.
白洋淀分散鸭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是导致其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依据“减量化、就地处置资源化、养分循环”思路,提出湖心岛分散鸭养殖污染控制模式,主要包括:鸭粪收集系统(收集网、径流和冲洗水收集沟)、鸭粪沼气发酵与利用系统、沼液湿地净化和沼渣利用系统。选择安新县安新镇王家寨村占地5 000 m2养殖1 500只鸭的湖心岛建立综合控制示范工程。2010年4~11月,示范工程在典型降雨日和非降雨日排水的COD、总氮、总磷分别为351 mg/L、74.2 mg/L、7.1 mg/L和214 mg/L、42.1 mg/L、5.3 mg/L,水质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这是由于源头收集系统收集了陆上活动区40%的鸭粪,同时末端处理系统(沉淀池+人工湿地)对养鸭废水污染物的高效削减。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和剩余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能源和肥料加以利用。本文集成湖心岛分散鸭养殖污染控制模式简便、适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7.
肉鸭粪便排放特征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肉鸭粪便的特性,并对其不同季节的污染物排放特征进行评价,为肉鸭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分4个季节进行了北京Z型肉鸭饲养试验(饲养期37 d),记录采食量、产粪量,并定期测定饲料和粪便中水分和有机质含量及总氮(TN)、P、Cu、Zn含量。结果表明:肉鸭粪便中Zn含量秋季最高, TN、P、Cu含量均为冬季最高;冬季粪便中TN含量极显著高于夏、秋两季(P0.01); P、Cu含量在冬季均极显著高于其余季节(P0.01);粪便中Cu、Zn含量均为春季最低。肉鸭粪便平均含水率为84.61%,夏季最高,春季最低;平均有机质含量为83.38%,表现为冬春秋夏。春夏秋冬四季的粪便产生量分别为338.3g?d~(-1)?只~(-1)、275.9 g?d~(-1)?只~(-1)、317.6 g?d~(-1)?只~(-1)和327.0 g?d~(-1)?只~(-1),夏季最低。TN、P、Cu、Zn的排泄系数分别为2.13 g?d~(-1)?只~(-1)、2.48g?d~(-1)?只~(-1)、2.56 mg?d~(-1)?只~(-1)、21.10 mg?d~(-1)?只~(-1);春冬两季的TN日排泄量显著高于夏秋两季; P的日排泄量表现为冬季极显著高于其余3个季节;夏季Cu的日排泄量与春季差异不显著,极显著低于秋、冬两季(P0.01)。TN在秋季排泄占比最低,春季最高;而P排泄占比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肉鸭在饲养期TN、P、Cu、Zn的排泄量与对应元素的摄入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研究表明:季节因素能对肉鸭粪便中含水率、有机质、TN、P、Cu和Zn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各季节各元素的排泄量与相应元素的摄入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8.
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脂肪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等氧化指标的测定,研究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工艺点板鸭肌肉脂肪的氧化变化。结果显示:板鸭肌肉脂肪的过氧化值、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在加工过程中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脂肪氧化程度逐渐增加;腌制工艺对板鸭TBARS值、羰基值和双烯值影响显著,而过氧化值则在风干过程中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59.
番鸭、樱桃谷鸭及半番鸭生长速度和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相同条件下将番鸭、樱桃谷鸭和番樱半番鸭饲养至10周龄,测定3种鸭屠宰性能、胸肌营养成分和常规肉品质。结果表明:各周龄樱桃谷鸭、半番鸭体重显著高于番鸭,10周龄半番鸭、樱桃谷鸭和番鸭体重分别为2446.4、3496.5和3440.0 g;10周龄樱桃谷鸭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高于半番鸭和番鸭,其瘦肉率最高,半番鸭次之,番鸭最低;樱桃谷鸭和番鸭皮脂率显著高于半番鸭,番鸭腹脂率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和半番鸭;半番鸭胸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番鸭和樱桃谷鸭,樱桃谷鸭胸肌脂肪含量高于番鸭和半番鸭,半番鸭胸肌水分含量显著低于番鸭和樱桃谷鸭,番鸭胸肌剪切力显著高于樱桃谷鸭和半番鸭。  相似文献   
60.
限制饲养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200只,随机分为两组,1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1~6周自由采食,试验组1~3周自由采食,4~6周采用限制饲养(限量)。试验结果表明:6周龄时,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9%,差异显著(P<0.05),但日增重降低了9.13%,差异不显著(P>0.05);腹脂率降低34.2%,差异极显著(P<0.01);皮脂率降低15.1%,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提高了11.9%,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