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41篇 |
免费 | 273篇 |
国内免费 | 42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0篇 |
农学 | 234篇 |
基础科学 | 352篇 |
1862篇 | |
综合类 | 1124篇 |
农作物 | 219篇 |
水产渔业 | 136篇 |
畜牧兽医 | 251篇 |
园艺 | 65篇 |
植物保护 | 2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53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46篇 |
2018年 | 125篇 |
2017年 | 191篇 |
2016年 | 233篇 |
2015年 | 140篇 |
2014年 | 189篇 |
2013年 | 219篇 |
2012年 | 276篇 |
2011年 | 275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250篇 |
2006年 | 200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09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101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1篇 |
1997年 | 60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土壤及泥沙颗粒组成与养分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利用自然降雨影响下的农田为试验样地,分析了降雨前后土壤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了流失泥沙颗粒组成与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后,西瓜地与油菜地表土颗粒组成呈现粘粒与粉粒含量减少,砂粒含量相对增加的趋势;土壤养分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水解氮与速效磷下降的幅度很大,西瓜地与油菜地水解氮降雨后降幅分别为9.67%和7.99%,速效磷的降幅分别为9.20%和8.76%;全氮养分降幅很小,西瓜地与油菜地分别为2.17%和1.54%;流失泥沙细小颗粒含量与养分含量随时间基本都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细小颗粒含量与携带流失的养分含量有显著甚至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流失泥沙具有富集粘粒和富集养分的特性,油菜地与西瓜地粘粒富集率分别为1.23和1.20,两样地全氮与速效磷的富集率都在1.3以上,而全磷和水解氮富集率基本处在1.1-1.3之间。 相似文献
42.
华西雨屏区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种坡地利用方式,分别是裸地、农耕地(玉米)、荒草地、巨桉林地Ⅰ与巨桉林地Ⅱ,建立人工径流小区,对2006年6~11月各小区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5种坡地利用方式产流产沙差异显著(P<0.05),径流深依次是裸地(250.9 mm)>农耕地(232.9 mm)>荒草地(175.4 mm)>巨桉林地Ⅰ(170.5 mm)>巨桉林地Ⅱ(141.3 mm);产沙量大小依次为:农耕地(313.63 t/km2)>裸地(176.80 t/km2)>荒草地(94.45 t/km2)>巨桉林地Ⅰ(90.58 t/km2)>巨桉林地Ⅱ(36.37 t/km2).(2)5种坡地利用方式养分流失差异显著(P<0.05),其流失量大小顺序均为钾素>磷素>氮素.其中,氮素与磷素流失以水溶态为主,平均为96.16%与69.45%;钾素以颗粒态(与泥沙结合态)为主,平均为74.93%.(3)不同坡地产流产沙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裸地与农耕地受降雨影响较大,而荒草地与巨桉林地受人为干扰因素较大.(4)调整农事活动、改善经营措施与减少人为干扰对防止坡地产流产沙以及养分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概述了目前常用的森林资源价值核算方法,较系统、全面地核算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森林资源环境价值(包括涵养水源价值、保育土壤价值、固碳制氧价值、景观游憩价值和净化环境污染价值)和实物价值(包括林地价值、林木和果品价值)的现值,并且分析了不同贴现率时森林资源价值的差异,指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取低贴现率进行森林资源价值核算。同时计算结果表明,森林资源环境价值是森林资源价值的主要部分,充分说明了森林环境价值的重要性,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4.
林地开垦后坡面侵蚀过程与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林地被人为开垦破坏后 ,加速侵蚀是导致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根本原因。坡面土壤养分流失的空间分布与坡面侵蚀方式和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相一致 ,浅沟沟槽是坡面土壤养分流失最严重的部位。土壤养分流失在开垦初期非常迅速 ,开垦耕种 5 a后 ,土壤养分含量可减少 5 0 %。土壤剖面中 A层的流失是土壤养分流失的标志。 相似文献
45.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已引起国内外广泛重视。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3种不同强度的降雨,采用模拟径流小区研究了雨强及耕作措施对紫色土N,P损失量及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耕作方式相同时,雨强越大,地表径流量越大,地下径流量减少,总径流量增加,不利于土壤保蓄雨水和含水量的提高。在相同雨强条件下,平作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土壤侵蚀也最剧烈。横坡垄作在中小雨强条件下控制地表径流和侵蚀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大雨强条件下,控制径流和泥沙的效果减弱;横坡垄作有增加地下径流和N流失量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有约1%的化肥N(速效N)被雨水淋洗出土体并排放到环境中;而速效P的流失量只占化肥P的3/10000~10/10000,流失量很微小。紫色土坡耕地P流失载体是泥沙,流失量更易受雨强的影响,要控制P流失,首先应防止土壤侵蚀;横坡垄作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因此,也能较好控制P流失。紫色土坡耕地N流失载体在雨强较小时是径流,径流中又以壤中流为主,要控制N流失,首先必须控制壤中流;传统横坡垄作会加大壤中流量,也就加大了N流失。全面控制紫色土的N,P损失,必须采用控蚀耕作、增厚土层、提升土壤有机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46.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氮素流失模数是研究区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基本参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大区域角度评价我国化肥的利用效率。按多年年径流量均值和多年河水氮浓度均值计算所得的黄河19个主要支流的流域氮素流失模数在0.073~1.665t·km-2·a-1,氮素流失模数的大小与区域人口和农业生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由于存在“流域面积尺度效应”,使按干流数据计算得到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显著地小于按支流资料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由于干流各站点控制的流域范围具有重叠性以及下游水质对上游水质有继承性,使按干流各站数据计算得到的氮素流失模数数值间差异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大大增加。中游头道拐站以上流域1995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5年增加4倍以上,下游花园口站以上流域1996年的氮素流失模数比1986年增加2倍以上;黄河流域流失的氮主要是以溶解态形式存在于水相中的氮素,流域氮素流失模数与泥沙径流模数之间无明显关系。以花园口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黄河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小于以大通站为控制点计算所得的长江流域的氮素流失模数。黄河流域的氮肥流失率(指黄河流域流氮素流失总量占流域氮肥总施入量的比例)在90年代后期有快速增加趋势,1998年比1997年增加12%,1999年又比1998年增加18%。我国 相似文献
47.
针对复杂环境下柑橘果实大量重叠、枝叶遮挡且现有模型参数量大、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柑橘识别模型YOLOv8-MEIN。首先,该研究设计了ME卷积模块并使用它改进YOLOv8n的C2f模块。其次,为了弥补CIoU损失函数在检测任务中泛化性弱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使用Inner-CIoU损失函数加速边界框回归,提高模型检测性能。最后,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模型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OLOv8-MEIN模型交并比阈值为0.5的平均精度均值mAP0.5值为96.9%,召回率为91.7%,交并比阈值为0.5~0.95的平均精度均值mAP0.5~0.95值为85.8%,模型大小为5.8MB,参数量为2.87M。与原模型YOLOv8n相比,mAP0.5值、召回率、mAP0.5~0.95值分别提高了0.4、1.0、0.6个百分点,模型大小和参数量相比于原模型分别降低了3.3%和4.3%,为柑橘的自动化采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文讨论了节能式炉气干燥室设计的一些技术问题,如提高自生风引力增强通风;多种传热方式并用,增强传热,降低热损失的途径等,以达到节能降耗、快速干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50.
Evaluation of the Lime-Cooking and Tortilla Making Properties of Quality Protein Maize Hybrids Grown in Mexic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rna-Saldivar SO Amaya Guerra CA Herrera Macias P Melesio Cuellar JL Preciado Ortiz RE Terron Ibarra AD Vazquez Carrillo G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Dordrecht, Netherlands)》2008,63(3):119-125
Eleven experimental and three commercial white quality protein maize (QPM) hybrids and two regular endosperm controls were planted at Celaya, Guanajuato, Mexico with the aim of comparing grai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protein quality, lime-cooking and tortilla making properties. All genotypes were planted under irrigation using a density of 80,000 plants/ha and fertilized with 250 kg N-60 P-60 K per hectar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these QPM genotypes had lower test (77.4 vs. 76.5 kg/hL) and 1,000 kernel weights (327 vs. 307 g), softer endosperm texture (2.5 vs. 1.8 where 1 = soft, 2 intermediate and 3 hard endosperm), lower protein (10.0 vs. 8.0%), higher nixtamal water uptake after 30 min lime-cooking (50.0 vs. 53.1% moisture) and lower pericarp removal scores. The lower thousand-kernel weight and softer endosperm texture observed in the QPM genotypes lowered the optimum lime-cooking time as estimated with regression equations. Most QPM genotypes had higher amounts of lysine, tryptophan and albumins/globulins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s. QPMs HEC 424973, HEC 774986 and HEC 734286 had the best grain traits for nixtamalization and therefore the best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utilization. The commercial use of these QPM hybrids should benefit Mexicans who depend on tortillas as the main stapl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