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33篇
  134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吉平  王娟  郑学勤 《果树学报》2007,24(2):244-247
为研究季铵化壳聚糖(HPTAC-CTS)对冬枣的保鲜效果,于-1℃~-2℃冷藏温度下,采用2%季铵化壳聚糖对冬枣进行涂膜保鲜处理,可保鲜贮藏冬枣80d。贮藏后果实不变形,果皮硬度高,果肉仍然很脆;腐烂率低于4%,好果率超过96%;失重率低于<5%,外观、口感可达贮藏前的水准;含糖量、含酸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和营养。  相似文献   
12.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was isolated from the rhizosphere of eggplant in the Nile Delta of Egypt, and its antagonistic potential agains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race 3 biovar 2, the causal agent of potato brown rot, was in vitro evaluated on KB agar medium and in vivo on potato plants. In vitro, four isolates of S. maltophilia (PD3531, PD3532, PD3533, and PD3534) appeared antagonistic. The isolate (PD3533) was screened as the most promising antagonist for the in vivo tests. In the greenhouse, the antagonist was applied directly to soil or by bacterization of potato eyepieces.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potato brown rot in Egyptian clay soil but not in Dutch clay soil. Survival of a rifampicin and chloramphenicol-resistant S. maltophilia strain PD4560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pairs of clay soils, conventionally and organically managed, from Egypt and the Netherlands. The survival of S. maltophilia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Dutch than in Egyptian soils, while the converse occurred for R. solanacearum. These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in the in vivo biocontrol tests. In conclusion, S. maltophilia may be useful for control of brown rot in the area where it was originally isolated, the Nile Delta in Egypt.  相似文献   
13.
实用饲粮补锌对肉鸡组织锌、免疫器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实用饲粮(玉米-多饼型,含锌30mg/kg),对狄高肉鸡(4~6周龄)分别补加锌40和80mg/kg,研究微量元素Zn对试鸡组织锌含量、免疫器官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缺锌(含Zn30mg/kg)不影响鸡体重、饲料转化率和心、肝、肾、胰、肌胃、脑千克活体重(P>0.05),但缺锌影响脾、胸腺、法氏囊、盲肠扁桃体、免疫器官及腺胃、小肠厚度、甲状腺生长发育(P<0.05或P<0.01);饲粮补锌(40、80mg/kg)能改善免疫器官机能,增加胫骨、跗骨、趾骨、肝、胰、肾、心组织锌含量(P<0.05或P<0.01);骨、肝、胰组织对饲粮锌缺乏较敏感,趾骨锌含量是标识鸡锌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马泰勒虫PCR检测方法,用Bec-UF2、Equi-R;EMA-1F、EMA-1R两对引物对56份马血液样本中马泰勒虫的核蛋白体基因和表面蛋白基因进行了常规PCR方法检测,用EMA-5、EMA-6;EMA-7、EMA-8两对引物对56份马血液样本中马泰勒虫的表面蛋白基因进行了PCR和套式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以Bec-UF2、Equi-R为引物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7.1%(32/56),以EMA-5、EMA-6;EMA-7、EMA-8为引物的套式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51.8%(29/56),以EMA-1F、EMA-1R为引物的PCR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7.9%(10/56)。结果表明,以Bec-UF2、Equi-R为引物的常规PCR方法为检测马泰勒虫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意大利蜜蜂和蜜蜂球囊菌为主要试验材料,通过记录外界温湿度、幼虫脾的温湿度、蜂群的储蜜量和储粉量以及发病幼虫数,研究养蜂生产中白垩病发病时上述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桧木、喜久二醇、黄藤碱和蛇床四种中草药制剂以及蜜蜂球囊菌为主要的试验材料,研究实验室条件下这四种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试验组内,外界湿度、幼虫脾温度、储蜜量与发病幼虫数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对照组内,外界湿度与发病幼虫数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在6.5%、5.0%、3.5%、2.0%和0.5%5个浓度的药剂溶液中,喜久二醇、黄藤碱、蛇床3种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没有抑制作用;而桧木在5.0%的溶液浓度上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蜜蜂白垩病的发病与食物储蜜量、外界湿度和幼虫脾温度有关,而蜂群的食物储备量是导致白垩病发生的关键诱发因素;桧木中草药制剂对蜜蜂球囊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芽孢杆菌属细菌在芽孢状态下,对外界环境及理化因素具有高度抵抗力。适宜的温度、湿度及营养条件能促进芽孢萌发,影响其对常规灭菌方法的抵抗力。本试验选取蜡样芽孢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使其形成芽孢,通过研究萌发后芽孢对温度、H2O2及含氯消毒剂等条件的抵抗力,证实了适当的条件(温度37 ℃、湿度40%、pH 7.4、30 min)能有效促进蜡样芽孢杆菌芽孢萌发,致使芽孢对高温(80 ℃、2 h)、H2O2(1.5 mol/L、2 h)及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约800 mg/L、2 h)等常规灭菌方法抵抗力明显降低,并能被有效杀灭和灭活,相对有效杀灭率分别达98.4%、98.9%及99.1%,有效杀灭率分别为88.3%、88.7%及88.9%,这对进一步研究芽孢杆菌属细菌的杀菌消毒条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监测传统胶园与全周期种植模式胶园土壤的养分差异,探讨全周期种植方式对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低;除速效磷外,全周期胶园内离树越近的位点,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量碳越高。总体而言,全周期胶园土壤全氮、无机氮和微生物量碳低于传统胶园,但均没有达到显著差异,而其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传统胶园,其中速效磷含量达显著差异(P<0.05)。与传统胶园相比,全周期种植模式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碳的分布特征,其中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亦相对较高,其他指标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范妍  尹金华  黄旭明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469-2473
以荔枝品种糯米糍和怀枝为对比材料,研究新荔枝品种岭丰糯的果实抗裂性、留树保鲜性和耐贮性。结果表明:岭丰糯的田间裂果率显著低于糯米糍,从果皮厚度和果皮钙含量的角度分析了岭丰糯相对糯米糍更为抗裂的原因,发现抗裂的岭丰糯果皮厚度和钙含量均显著大于糯米糍。此外,推迟12 d采收岭丰糯、糯米糍和怀枝果实(从7月3日推迟至7月15日),发现岭丰糯果实并未脱水失鲜,果实鲜重反而有所提高,假种皮可溶性固形物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而糯米糍和怀枝果实全部褐变腐烂,说明岭丰糯具有比较长的留树保鲜期。在室温下,岭丰糯果实烂果率也低于糯米糍,脱水速度低于糯米糍和怀枝,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货架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设置2种配套栽培模式处理,研究45cm窄行密植栽培模式和65cm垄作栽培模式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垄作栽培下,黑河36的株荚数、株粒数、荚粒数均高于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下的合农60。合农60窄行密植栽培模式产量为3 615kg·hm-2,黑河36垄作栽培模式产量为2 865kg·hm-2,2种栽培模式下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窄行密植栽培模式较垄作栽培模式增产750kg·hm-2,增产率达到26.18%,增收效益为3 000元·hm-2。  相似文献   
20.
基于脂肪酸差异的有机猪肉溯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猪肉的真假鉴别是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利用脂肪酸作为表征因子,对有机猪肉的真实性进行溯源识别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了有机和普通猪肉中21种脂肪酸.样品用氯乙酰-甲醇甲酯化,正己烷提取,CP7420毛细管柱(100 m×O.25 mm,0.25 μm)分离,高纯氮作载气;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1种脂肪酸含量中,C12:0、C15:0、C16:0、C16:1、C18:2n6t、C18:2n6c、C18:3(n3)、C20:1、C21:0、C20:3(n6)、C22:0、C20:5(n3)、C24:0、C24:1、C22:6(n3)有显著差异;利用SPS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建立了有机猪肉溯源识别模型,作判别分析和交叉验证,有机猪肉的正确判别率达到了100%;同时利用Origin软件作有机和普通猪肉PCA图.结果表明有机猪肉能够有效溯源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