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33篇
  134篇
综合类   26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8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1.
陶园  王少丽  许迪  瞿兴业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4):113-118,179
提出一种占用耕地少、排水流量较常规暗排大且环境友好的改进暗排。基于室内土柱试验,分析改进暗排在地表积水、土体饱和条件下的排水除涝性能及其机理,提出地表积水土体饱和入渗条件下改进暗排排水流量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改进暗排可以有效提高暗管排水能力,试验条件下,反滤体宽度为2~6 cm的改进暗排在自由出流条件下的排水流量为常规暗排排水流量的2~3倍;积水层深度相同时,改进暗排排水性能随反滤体宽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土体介质和反滤体的渗透系数差别越大,改进暗排的排水作用越明显。理论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证明提出的理论计算公式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降水蒸发蒸腾等影响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Ⅱ、控制灌溉Ⅲ4种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各生育期灌水量、产量性状,通过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灌溉水利用率并拟合得到灌水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溉模式灌溉水利用率为控制灌溉Ⅰ控制灌溉Ⅲ控制灌溉Ⅱ常规灌溉,图表中看出返青到分蘖末为需水非敏感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为需水敏感期,不同灌溉模式对产量影响显著。控Ⅰ灌溉水利用率最高,能够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合理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3.
用6种不同的贮藏方法进行果蔗常温保鲜试验,结果发现垫盖塑料薄膜的平行堆蔗处理能使贮藏环境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降低日最高温度,有利于防病保鲜,贮藏70天后仅干耗13.60%,此对照低208.82%,好蔗率达92.0%(对照全部坏变),且尚能保持一定的蔗汁锤度,清甜可口。  相似文献   
14.
农田耕作措施对近地表风沙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国北方传统耕作模式的犁耕、耙磨及磨平整地措施对农田近地表风沙活动影响显著。通过对春季半干旱沙区农田风沙活动的观测,本文对犁耕、耙磨磨平两种处理下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和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耙磨磨平处理破坏了犁耕在农田地表形成的非可蚀性土块结构,使近地表0~60 cm内输沙率增大,在强沙尘事件中增加幅度可达数10倍。犁耕地表上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递增,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发育的饱和路径长度减小,在强沙尘事件中近地表输沙率随田块长度的增加而递减。此外,上风向处犁耕地表低层输沙比例(Q0-10/Q0-60)小于耙磨磨平地表,且随田块长度的增加逐渐增大,而耙磨磨平后风沙流结构随田块长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荸荠的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杀菌剂、保鲜液、包装条件、贮藏条件对荸荠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杀菌和保鲜处理后进行贮藏,荸荠保鲜贮藏的最佳条件为真空包装、贮藏温度0~4 ℃,贮藏期可达两个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高校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常规与有机‘脐红’猕猴桃,从刚采收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6.5)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到腐烂,每间隔7天测定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Vc含量,分析‘脐红’猕猴桃在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动态,有利于指导人们在果实营养品质最佳时食用。结果显示,猕猴桃果实在从采收成熟度向生理成熟度过渡时,果实硬度和总酸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有机栽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品质都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氟吡菌胺抗性发生动态,2012~2016年自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采集分离到马铃薯晚疫病菌520个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供试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以茎叶喷雾法评价9种生产上常用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黑土区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试验区设置3种耕作方式深松(SS)、免耕(MG)及常规耕作(CK),分别采集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的土样,对土壤容重、含水量、土壤渗透速率及土壤孔隙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均表现为SS>CK>MG;土壤入渗特征表现为初始入渗率>平均渗透率>稳定入渗率;土壤入渗速率及累计入渗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孔隙度以SS处理下最高且随着月份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初始入渗速率和渗透总量对不同耕作方式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耕作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由综合得分可知,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性能优劣表现为SS>MG>CK。综上,深松耕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土壤渗透能力;免耕更有利于水分的保持,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20.
以‘红颜’‘章姬’2个草莓品种脱毒苗和常规苗为试材,比较脱毒苗与常规苗在植物学生长特性和果实抗病性方面的表现,以期为上海地区草莓优质种苗的繁育、母苗选择、育苗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脱毒苗在炼苗期叶片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0%~6%。在相同栽培模式下,‘红颜’脱毒苗的生长势较常规苗株高、冠径、单株匍匐茎和单株花序分别增加了8.40 cm、1.70 cm、1.75条、1.77个;‘章姬’脱毒苗的生长势较常规苗株高、冠径、单株匍匐茎和单株花序分别增加了3.89 cm、0.74 cm、1.60条、1.10个。同时‘红颜’脱毒苗定植后果实病害发生率从常规苗的17.33%降低到脱毒苗的2.66%;‘章姬’脱毒苗定植后果实病害发生率从常规苗的13.33%降低到0%。不同栽培模式下繁苗,‘红颜’脱毒苗在单层X支架式栽培下生长势较单层单列式栽培模式下株高、冠径和单株匍匐茎数目分别增加了6.10 cm、2.48 cm与2.77条。‘红颜’‘章姬’脱毒苗比常规苗在繁苗期生长势更旺盛,‘红颜’脱毒苗在生产时期果实病害发生率比常规苗极显著性降低,‘红颜’脱毒苗采用常规地垄式栽培比立架栽培植株生长势和繁苗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