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3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831篇
林业   1989篇
农学   1526篇
基础科学   228篇
  781篇
综合类   7963篇
农作物   808篇
水产渔业   1286篇
畜牧兽医   1301篇
园艺   1409篇
植物保护   28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409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532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1193篇
  2011年   1189篇
  2010年   1067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998篇
  2007年   1177篇
  2006年   1033篇
  2005年   849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七叶树是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资源丰富,应用广泛。该文依据相关文献,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七叶树的资源属性、植物学特征、观赏特性以及开发利用价值,并归纳总结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出了七叶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多种应用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102.
影响长寿花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长寿花茎段培养7~8d,部分茎段腋芽萌动。30d培养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MS+6-BA1.0mg?l-1+NAA0.5 mg?l-1;芽伸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4MS;形成有效节的最佳培养基是:MS。继代培养中各培养基上无叶茎段均较带叶茎段萌芽率高。在5、6、7号培养基上,叶片培养9d时,从叶柄基部开始形成不定芽,在其它培养基上,14d才开始有不定芽形成。30d培养结果还表明,诱导叶片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6-BA1.0 mg?l-1。诱导根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1/4MS。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微胚早期转移技术,将接种后2周的花药连同微胚一起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可提高分化成苗率10~12倍,且减轻了胚状体转移的麻烦。利用50kg/L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1~2mm的胚状体6~72小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可育株率,其中处理24小时效果最好,在不降低分化成苗率的前提下,可育株率由对照的32.3%提高到71.4%。将微胚早期转移与染色体早期加倍相结合,在微胚转移前一天向原培养基中滴加1ml 50mg/L的秋水仙碱溶液,在保持同样出胚率和分化率的基础上,可育株率由39.4%提高到58.3%,自交结实株率由17.9%提高到37.4%。  相似文献   
104.
本文以友谊农场为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开展2009-2011年大豆、玉米的重迎茬监测研究,旨在完善作物重迎茬监测方法,掌握研究区大豆与玉米的重迎茬状况,为黑龙江省垦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客观依据。结果显示:友谊农场近三年玉米种植面积快速增加,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与玉米总种植面积占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稳定在88%左右;大豆重茬率由2010年的49.28%攀升至2011年的51.75%,玉米重茬率由2010年的43.29%增长到2011年的46.58%;2011年,大豆迎茬率为41.88%,玉米迎茬率达27.81%;友谊农场大豆、玉米重迎茬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东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少、重迎茬率低,西南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广、重迎茬率高,中部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重迎茬率变化较快;友谊县地貌态势、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及外部农业市场环境是造成大豆与玉米种植重迎茬时空格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更好地研究香榧繁育技术,对香榧苗木繁育方法及容器苗培育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香榧的苗木繁育方法有播种、嫁接、扦插以及组织培养,目前生产实际中最常用的方法为嫁接。  相似文献   
106.
丽格海棠无土栽培基质的优化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丽格海棠(Begonia elatior)为试材,泥炭、蛭石、珍珠岩、炉渣为栽培基质材料,按不同比例?昆合,选用Hoagland-Arnon全营养液浇灌,进行无土栽培试验。试验以土壤栽培为对照,分析比较了6种基质配方对丽格海棠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丽格海棠无土栽培基质以处理T4:泥炭 蛭石 珍珠岩(2:1:1)为最佳,其次为处理T1:泥炭 蛭石(1:1)。  相似文献   
107.
树形对油桃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设施栽培中树形对幼树光截获能力和生长结果的影响。【方法】以一、二年生油桃沪油004为试材,设计4种树形、在生长季节用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效唑树冠叶面喷施处理的方法。【结果】(1)树形对冠层消光系数(K)的影响表现为主干形>Y形>开心形>十字形,十字形和开心形叶面积指数(LAI)之间无明显差异,但都稍高于主干形而极显著大于Y形;冠层光直接辐射透过系数(Tr)和光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DP)的大小表现为Y形>开心形>十字形>主干形。(2)多效唑处理后,幼树单株平均果实数和平均单果重均表现为主干形多于Y形,而每667m2平均产量则以主干形较高。【结论】设施栽培中采用主干形,树冠形成早期光截获能力较高。多效唑对不同树形的生长结果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多效唑在小麦花药培养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辉  贾双娥 《作物学报》1997,23(2):220-225
在小麦花粉愈伤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一种三唑类化介物---多效唑(MET),对出愈率和绿苗分化率影响不明显,但当其浓度高于2mg/L时,会出现负效应。在小麦壮苗培养基中附加MET3 mg/L,萘乙酸(NAA)0.5mg/L,蔗糖8%,不仅可改善春性小麦花粉植株的生长状态,还可提高花粉苗染色体加倍率。若与将愈伤转入分化培养基以前先在含秋水仙碱250mg/L的MS培养基中处理1天这一方法相配合使用,将会出现更好的加倍效果。冬性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培养基中添加MET,可有效地防止花粉苗在越夏过程中老化,增加分蘖数,从而大幅度提高移栽成活率,但同时花粉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9.
大鲵引进与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1月山东省成功引进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开晨了大鲵地下室人工养殖试验.其结果表明:放养1 100尾,平均体重5.43 g、体长8.5 cm,经过2年饲养,平均体重1.146 kg、平均体长50.12 cm,成活率98.7%,总重1 244.6 kg,最大个体为2.3 kg.大鲵在海拔108m地区人工养殖的成功,对野生种群修复、保护及开发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刘金光  李孝刚  王兴祥 《土壤》2018,50(2):305-311
花生连作导致土传病害易发,严重制约其产量和品质。为探讨持续施用有机肥缓解连作花生病害发生的防治机理,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化肥、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接种内生菌拟茎点霉B3)后对连作花生根腐病、根际土壤典型微生物种群和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持续施用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控制连作花生土传病害发生,荚果产量提高23.8%和47.9%。连续施用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均显著提高根际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酚氧化酶活性,荧光定量PCR进一步测定出连续施用有机肥可显著增加连作花生根际细菌和真菌的数量,说明连续施用有机肥后连作花生根际微生物活性显著提升。连续施用普通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显著增加了连作花生根际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其中放线菌增加0.9倍和1.6倍,假单胞菌增加10.9倍和13.1倍,伯克氏菌增加2.6倍和1.9倍,芽孢杆菌增加1.1倍和2.1倍;然而连续施用有机肥对连作花生根际主要致病微生物种群(如镰刀菌属和青枯雷尔氏菌)无明显影响。表明通过持续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高连作花生根际有益微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土壤酶活性,进而改善连作花生根际微生态环境,增强连作土壤抑病能力,以达到控制连作花生土传病害易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