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5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林业   36篇
农学   239篇
基础科学   28篇
  56篇
综合类   549篇
农作物   124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450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5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转基因技术是实现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转基因操作技术安全与转基因产品安全这两个方面。近年来业内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集中于转基因农作物、水生动物和家禽、家畜等大型动物在医药、农业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安全评估,而对于具有重要科研与经济价值的农业昆虫安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报道则较为有限,而且农业部至今未有转基因昆虫安全性评估的先例。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鳞翅目模式昆虫和农业经济昆虫,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基础遗传学发展和推动蚕丝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自2000年第一例转基因家蚕建立以来,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家蚕基因功能鉴定的基础研究和品种改良的应用研究领域,但转基因家蚕的安全性问题却成了限制转基因家蚕实用化应用的主要瓶颈。因此,开展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研究对促进转基因家蚕安全性评估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基于条件基因打靶的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家蚕安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动物特别是农业转基因昆虫的安全转基因技术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简要概述了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特点,同时基于线粒体基因组中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选螳螂目、蜚蠊目、等翅目及螳脩目的5个种为外群,对直翅目34个种进行系统发育学研究.结果表明直翅目与外群分开,形成单系群.直翅目内部形成螽亚目与蝗亚目2个单系群.在螽亚目内部形成螽次亚目与蟀次亚目2个分支,且驼螽总科与螽斯总科形成姐妹群,但...  相似文献   
63.
No DNA loss in autotetraploid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 Ozkan    M. Tuna    D. W. Galbraith 《Plant Breeding》2006,125(3):288-291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genome evolution in autopolyploids and particularl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rapid sequence elimination also occurs in autopolyploids as in allopolyploids,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fingerprinting was employed to examine a large number of genomic loci in F1 hybrids between two different autotetraploids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accessions, namely Ler and Col. Using this approach, perfect additivity in the F1 hybrids was found between the newly‐formed autopolyploids when compared with their parental lines. Using flow cytometry, the study was extended in a quantitative manner, in which the nuclear DNA contents in one autotetraploid A. thaliana accession Ler, was determined. The increase in genome size of the autotetraploid line was additive. Taken together, no evidence was found for genome size reduction due to autopolyploidization of A. thaliana. The results indicating that there was no DNA loss in autotetraploid A. thaliana suggest that a different type of genome evolution may occur in autopolyploids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ir form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allopolyploids.  相似文献   
64.
[目的]进一步了解河南地区猪细小病毒(PPV)的变异特点.[方法]利用PCR方法,对河南郑州、周口、济源等地采集的疑似PP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PCR检测为阳性的病料经处理后,同步接种猪睾丸细胞盲传6代,对4株PPV全基因组进行分段克隆及测序,并与GenBank登录的国内外PPV流行株全基因组进行比较.[结果]获得的4株PPV全基因组序列全长均为4679 bp.4个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9.6% ~99.8%,与其他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100%,遗传进化较为稳定.[结论]为PPV在河南地区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遗传变异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A rickettsia‐like organism, designated NZ‐RLO2, was isolated from Chinook salmon (Oncorhynchus tshawytscha) farmed in the South Island, New Zealand. In vivo growth showed NZ‐RLO2 was able to grow in CHSE‐214, EPC, BHK‐21, C6/36 and Sf21 cell lines, while Piscirickettsia salmonis LF‐89T grew in all but BHK‐21 and Sf21. NZ‐RLO2 grew optimally in EPC at 15°C, CHSE‐214 and EPC at 18°C. The growth of LF‐89 T was optimal at 15°C, 18°C and 22°C in CHSE‐24, but appeared less efficient in EPC cells at all temperatures. Pan‐genome comparison of predicted proteomes shows that available Chilean strains of P. salmonis grouped into two clusters (p‐value = 94%). NZ‐RLO2 was genetically different from previously described NZ‐RLO1, and both strains grouped separately from the Chilean strains in one of the two clusters (p‐value = 88%), bu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TaqMan and Sybr Green real‐time PCR targeting RNA polymerase (rpoB) and DNA primase (dnaG), respectively, were developed to detect NZ‐RLO2.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New Zealand strains showed a closer genetic relationship to one of the Chilean P. salmonis clusters; however, more Piscirickettsia genomes from wider geographical regions and diverse hosts are need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is genus.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对2012年从湖南活禽市场中分离到的一株鸭源H8N4亚型禽流感病毒(AIV)A/duck/HuN/S3160/2012(H8N4)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和进化分析,并对其进行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致病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HA裂解位点序列为339pSIEPK ↓ GLF347,为典型的低致病性AIV特征.内部基因来源较复杂,HuN/160/12的PB1、NS基因分别与A/spot-billed duck/Xianghai/427/2011 (H5N2)和A/wild bird/Korea/A81/2009(H5N2)的同源性最高,其余内部基因同源性最高的病毒株来自H2、H3、H4、H7、H10等亚型分离株,呈现明显的异源性.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病毒在SPF鸭体内可以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向外排毒,并且能够在气管、肾脏、盲肠扁桃体及法氏囊检测到病毒,而不能在鸡体内有效复制及排毒.对小鼠的感染性试验结果显示,仅在鼻甲和肺检测到病毒存在,其他脏器病毒滴定结果为阴性,体重呈一过性下降,表明该病毒为低致病性AIV.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在不同发育期线粒体基因组(mtDNA)拷贝数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共采集其8个时期(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DNA样品,利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上述各发育期单个细胞中的mtDNA拷贝数进行了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脊尾白虾受精卵期、溞状幼体Ⅰ期、溞状幼体Ⅱ期、溞状幼体Ⅲ期、溞状幼体Ⅳ期、溞状幼体Ⅴ期、仔虾期和成虾期的mtDNA拷贝数的均值分别为2366、2648、2644、2873、3559、9948、6452和8872。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tDNA拷贝数与发育时间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3。研究表明,随着脊尾白虾不断生长,其单个细胞中mtDNA拷贝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8.
禾谷镰刀菌和稻瘟病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基因组测序结果,对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中的微卫星(SSR)序列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共发现4679个SSR序列,总长度为96.2kb,占基因组全长的0.27%.平均7.7kb碱基中有一个大于15 bp的SSR序列.在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共发现16398个SSR系列,其总长度达到330kb,约占整个基因全长的0.85%,平均2.36kb碱基中就分布有1个SSR序列.在禾谷镰刀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五碱基重复序列,其次是六碱基重复序列;稻瘟病菌基因组中数量最多的是单碱基重复序列,其次为三碱基重复序列和五碱基重复序列.两基因组中数量最少的都是二碱基重复序列.尽管这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属子囊菌,基因组大小也十分接近,但无论是在SSR的总体数量上,还是在各类SSR的分布上,两种植物病原真菌都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射流泵在全特性工况下的性能和内部流场特性,采用数值分析和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全特性工况范围内,射流泵数值模型的扩散管出口静压与流量比之间近似呈负线性关系,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预测的射流泵量纲一化性能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压力比和流量比之间也近似呈负线性关系;在正压正流状态下,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压力比相对误差随着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相对误差最大值约为0.26;在正压反流状态下,相对误差较小且较为稳定,最小值约为0.02;在最高效率工况附近,射流泵吸入室内部流场的速度矢量分布比较均匀,随着流量比减小,吸入室内流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局部涡旋;射流泵喉管进口截面的轴向流速分布不均匀度最大,喉管中间截面及其后续流动空间的轴向流速分布则较为均匀,在正压正流状态下,喉管内的流体混合过程主要发生在喉管中间截面之前的流动空间.  相似文献   
70.
“中国春”小麦不同缺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90A型DNA扩增仪,对7个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进行了扩增。结果显示,中国春小麦缺体核DNA的RAPD产物可分为二种类型:(1)所有供试材料均能扩增出的片段,代表了核DNA在进化上的保守性。有一个引物检测到这类片段。(2)全部供试材料间存在的差异片段,这类片段是用来基因定位的主要依据。另外,建立中国春小麦缺体系统的RAPD指纹图谱对研究小麦的系统进化也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