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0篇
林业   33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82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76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批试验,以污水处理厂的厌氧活性污泥作为接种物,研究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菌代谢活性及生长的影响.COD/SO42-为1.0时,较高浓度(500 mL·m-3)磷化氢对以乙酸及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均有抑制作用.以乙酸为基质时,添加磷化氢样品与不加磷化氢对照的硫酸盐转化半衰期分别为5.6 d和4.7 d;以葡萄糖为基质时,添加磷化氢样品与不加磷化氢对照的硫酸盐转化半衰期分别为4.7 d和2.9 d.磷化氢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抑制程度较高.磷化氢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硫酸盐转化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583.8 mL·m-3.较高浓度的磷化氢对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时间的延长及磷化氢浓度的加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2.
研究了以鸡蛋为原料生产高锌富硒松花蛋的加工工艺,并着重对松花蛋中的碱度,锌盐、硒盐的添加量,茶叶用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硫酸锌的添加量为0.18%~0.22%,亚硒酸钠的添加量为0.1%,烧碱质量分数为6.0%~7.0%时的效果良好,茶叶的添加量对松花蛋的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3.
硅铁絮凝剂(PFSS)的合成与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化硅酸和硫酸铁为原料,在不同碱化度和Si/Fe摩尔比条件下,制备出聚合硅酸硫酸铁(PFSS)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考察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并分析了产品Fe(3),Si(Ⅳ)的形态分布特征,对其可能原因做出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探究镉胁迫下富铁有机肥对芒草生长及镉富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CK(不施肥)、ZCK(施加普通有机肥)和Z2、Z3(施加不同浓度富铁有机肥)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均促进了芒草生长,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抑制了芒草富集重金属,且其中Z2、Z3比ZCK对芒草生长的效果更好。相对于ZCK,Z3的芒草干质量显著增加了131.80%,Z2的芒草根长显著增加了54.22%。此外,Z2地上部的镉含量相比于ZCK显著降低了49.86%,Z3地下部的镉含量相比于CK显著降低了58.94%。研究表明,施加富铁有机肥相对于普通有机肥更能有效促进芒草生长并抑制芒草对镉的富集,该肥料具有对轻度镉污染土壤进行边修复边生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5.
苏打盐碱土结构性与持水特性的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硫酸铝对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进行了改良,对改良后土壤的结构性及持水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铝后苏打盐碱土的土壤结构性与持水特性均有显著改善,土壤团聚体(>0.005 mm)的数量显著增加。当硫酸铝用量达0.4%(质量分数)时,土壤容重由1.35 g/cm3降至1.16 g/cm3,孔隙度由49.1%增至56.2%。随着硫酸铝用量的增加,膨胀度增大,土壤渗透性和持水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26.
为有效转化利用废弃木耳菌渣,解决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稻苗黄化现象问题,通过分析木耳菌渣理化性质及对水稻种子采取硫酸亚铁溶液浸种处理的方法,进行木耳菌渣稻苗基质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虽然腐熟菌渣的有机质含量、保水性及速效养分等特性有利于做水稻育苗基质,但盐分浓度较高、偏碱性、密度较小不适宜单一菌渣做育苗基质;2)单一菌渣基质培育稻苗,会出现黄化现象,原因在于单一菌渣基质有效铁含量偏低,造成了叶片含铁量少;3)硫酸亚铁浸种处理可以控制稻苗黄化现象,但会诱导植株株高伸长;4)0.014mol/L硫酸亚铁与0.051mmol/L多效唑混合浸种液在20℃下浸种处理3d,能够有效控制稻苗黄化现象和植株的徒长。同体积的腐熟菌渣和稻田土混合配制成的育苗基质,稻种采用硫酸亚铁溶液与多效唑溶液混合浸种处理的方法,能够育出壮实的大龄机插秧苗。  相似文献   
127.
在硫酸盐还原厌氧氨氧化(Sulfate-Reducing 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SRAO)脱氮工艺的基础上,探究了SO42-浓度在100 mg/L的条件下,控制NH4+的投加量在不同N/S(NH4+-N/SO42-)浓度比下ASBR(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反应器的运行效果及其脱氮性能。N/S从1.0增大到3.0时,ASBR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从78.5%增加到94.4%,但体系内SAD(Sulfur Autotrophic Denitrification)菌的丰度及活性未受到明显抑制,SRAO作用和ANAMMOX(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作用始终是ASBR脱氮的主要途径。当N/S的浓度比由3增至4时,ASBR中氨氮的平均去除率由94.4%下降为69.2%。这表明随着N/S的增大,体系内ANAMMOX菌和SRAO菌活性的降低,抑制了体系脱氮性能。这时SAD菌的丰度及活性略有增加。硫的去除率随N/S比的变化趋势和总氮的去除规律类似,在N/S=3时达到最大74.2%。结合高通量测序结果,说明不同N/S下的脱氮微生物优势菌群会不断变化,改变体系脱氮除硫性能。  相似文献   
128.
以"克新13"马铃薯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锰浸种处理,通过测定马铃薯幼苗的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壮苗指数、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产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硫酸锰对马铃薯幼苗质量及产量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硫酸锰(0.06%~0.09%)浸种处理能有效地提高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促进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提高壮苗指数,从而提高幼苗质量和产量;硫酸锰过量,则抑制了马铃薯幼苗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了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不同电子受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揭示厌氧水稻土中微生物作用导致的氧化还原过程变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土壤泥浆厌氧培养、人工合成氧化铁体系接种土壤浸提液厌氧培养及接种铁还原菌纯培养等试验方法,通过向培养体系中添加SO24-,探讨了硫酸盐作为竞争电子受体对不同铁还原体系中Fe(Ⅲ)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种水稻土的泥浆培养过程中,Fe(Ⅲ)还原速率均随着SO24-浓度增加而降低,但Fe(Ⅱ)的最终累积量却较对照处理有明显的增加。添加硫酸盐对Fe(Ⅲ)还原速率(k)的影响表现为:石灰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而最终Fe(Ⅱ)累积增加率则为:酸性水稻土〉石灰性水稻土。由接种不同水稻土浸提液的培养试验看出,添加SO24-后Fe(Ⅲ)还原受到显著的抑制,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Fe(Ⅲ)还原反应依然可以进行,并且Fe(Ⅱ)累积量最终达到与CK相同的水平。在接种铁还原菌的纯培养试验中,添加SO24-对供试的4株铁还原菌的Fe(Ⅲ)还原过程并未产生抑制效应,表明铁还原菌本身并不受硫酸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0.
Commercial grade zinc (Zn) sulfate hepta hydrate (ZnSH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source of Zn in India and several other countries for amelioration of Zn deficiency in crops. However, it releases water of hydration at temperature above 30°C and forms lumps on storage,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to handle it and apply in fields. Therefore, conditioning of ZnSHH with ZnO and neem oil reduces the release of water of hydration and prevents lumps formation and can be well store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research farm of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India during rice growing seasons (July-November) of 2009 and 2010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nditioning ZnSHH with ZnO and neem oil on growth, productivity and Zn fortification of rice (Oryza sativa) grain and uptake by Basmati rice ‘Pusa 1121’.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randomized block design with 3 replications comprised of 9 treatments of Zn fertilizatio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when conditioned with 2% ZnO and 4% neem oil ZnSHH improved yield attributes, grain and straw yields, Zn uptake and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PFP), agronomic efficiency (AE), recovery efficiency (RE), and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 (PE) of Zn in Basmati rice ‘Pusa 1121’. In general, ZnO was inferior to ZnSHH. Application of ZnSHH conditioned with 2% ZnO and 4% neem oil can be a better source of Zn for transplanted puddled Basmati rice on Zn deficient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