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5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57篇
基础科学   30篇
  174篇
综合类   1716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272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9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解小鼠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小鼠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为端粒酶阳性,而2-细胞和8-细胞为阴性。依据电泳条带在成像系统下的光密度,计算相对总产品产量(TPG)的定量比较发现,囊胚端粒酶活性最高,为269.331;桑椹胚次之,为96.231;卵母细胞最低,为85.782。小鼠桑椹胚和囊胚胚胎记数及单细胞端粒酶活性比较结果显示,囊胚单细胞TPG最低,为3.45;桑椹胚单细胞略高于囊胚,为4.00;而卵母细胞最高,为85.782,大约是囊胚细胞的25倍。  相似文献   
112.
地方鸡种微卫星DNA指纹图谱建立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20个微卫星标记对我国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进行了遗传检测,构建了各个品种的微卫星DNA指纹图谱,通过计算各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基因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及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了所研究鸡种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个微卫星标记在19个地方鸡种保种群共检测到184个等位基因,平均为9.2个,基因频率分布在0.013~0.838之间。19个地方鸡种平均杂合度在0.5824~0.7432之间。其中藏鸡最高,白耳鸡最低。20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5238~0.7023之间,均大于0.5,表现为高度多态性;19个鸡种聚为6类。各鸡种的遗传距离及聚类结果与所保存的地方鸡种的地理分布、现实状况是相吻合的,从而表明用该方法分析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3.
高海拔孵化鸡胚死亡曲线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2阶段增长曲线模型拟合藏鸡和2种低地鸡及其杂交种蛋在2900m(西藏林芝)和3650m(西藏拉萨)海拔的孵化胚胎死亡曲线,分析海拔高度对不同鸡种胚胎死亡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宜拟合鸡蛋高海拔孵化时的胚胎死亡规律,拟合度高。藏鸡是高原适应品种,在2个海拔环境中胚胎死亡率均较低。在2900m海拔孵化时,各品种胚胎第l死亡高峰出现在第2.30~4.05d,第2高峰期出现在第17.20~17.68d.品种间相差不大:但藏鸡的第1高峰期持续时间相时较长,为4.04~9.92d;低地鸡和杂种鸡为2.59~3.93d。海拔从2900m升高到3650m,胚胎死亡率增加33.48%~54.12%;同时藏鸡第2高峰期死亡比例增加7.70%~15.65%;低地鸡第2高峰持续期延长13.7l~15.44d;杂交鸡第1高峰期死亡比例增加了5.55%~7.34%,持续期延长0.15~0.66d。  相似文献   
114.
在不用药物、不接种疫苗的条件下,于饮水中添加0(CK),0.5%,1.0%和1.5%的以壳聚糖为培养底物研制的壳聚糖饲用微生物制剂饲喂湘黄鸡,探讨其对湘黄鸡免疫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脾脏指数有上升趋势(Jp〈0.25),法氏囊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血液中IgG含量呈上升趋势(P〈0.25),T3,T4和IgA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或(p〈0.01);试验组盲肠中大肠杆菌显著减少,而乳酸杆菌显著增加(P〈0.01).同时在日增重和育成率上,试验组提高率达9.31%(p〈0.01)和7.01%(p〈O.05),表明该制剂通过促进免疫器官发育,增强T3,T4,IgA,IgG分泌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试鸡的抗病力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同种动物克隆后代的不断降生,人们又开始尝试异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用兔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牛的体细胞核移植,研究表明,颗粒细胞作为供核体与兔去核卵母细胞的融合率(60.5%,57.9%)稍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52.2%,48.4%),但两者间差异并不显著。颗粒细胞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均采用饥饿培养和接触抑制培养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诱导处理,融合卵在电激活后能够卵裂并发育的情况差异显著(72.6%对51.4%;70.4%对52.2%)。有少数重构胚发育至囊胚,证明在哺乳动物异种重构胚早期发育中,异种细胞核与细胞质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16.
籼稻成熟胚的组织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籼稻成熟胚培养由于取材容易,因此在转基因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不高,继代易褐化,分化率不高,严重阻碍着基因工程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本研究选用了27不同类型的籼稻品种和常规粳稻品种作为实验材料,在同一培养方式下,分析了不同籼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之间的差异及籼稻品种与粳稻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分化率之间的差异,为目前应用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籼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了如下主要研究结果:水稻基因型是影响籼稻成熟胚组织培养力高低的关键因素;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比常规籼稻品种、杂交水稻F1种子和恢复系品种成熟胚的培养力低;杂交水稻F1种子受亲本恢复系基因型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7.
文昌鸡蛋品质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0只55周龄文昌鸡进行了蛋品质的测定,测定的8个性状为: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氏单位、蛋形指数、蛋黄重、蛋黄颜色。通过统计软件,对各蛋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选用2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蛋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筛选出了与哈氏单位、蛋重、蛋壳强度有关的分子遗传标记。结果表明:①蛋品质大多数性状间相关性不显著;②文昌鸡群体内遗传差异较大,保留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③位于2号染色体的标记ADL0176、MCW0239和4号染色体的标记MCW0240与55周龄哈氏单位呈显著相关;位于4号染色体的标记LEI0119与55周龄蛋重相关;位于Z染色体的标记MCW0246和LEI0229与55周龄蛋壳强度呈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文昌鸡的蛋品质的间接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哈氏单位、蛋壳强度、蛋重的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8.
粤黄鸡分化品系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粤黄鸡4个分化品系(群体)以及石歧杂鸡和杏花鸡的血液蛋白质多态性,观察了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的变化,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6个群体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和标准遗传距离及各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以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大多数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相近,少数出现品系(群体)间差异,而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说明品系(群体)间分化与选育目的相符;系统聚类分析显示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群体)与石歧杂鸡间关系较为密切;与杏花鸡相对地较为疏远,主分量分析却清楚地表明了粤黄鸡从石岐杂鸡中的分化以及与杏花鸡的区别。这两种分析方法结果相互补充,而两者的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平均杂合度似乎也表明了品系(群体)选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9.
经近五年的调查,总结出信阳地区经常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十种鸡病的发病原因及防制措施,提出了常发鸡病的综合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0.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马立克氏病毒(MDV)gB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B), 表明该病毒在CV-1(猴肾细胞)细胞系内能稳定传代,经腹腔1×106 PFU·羽 -1 将重组病毒、HVT冻干苗及痘苗病毒分别按试验程序,免疫1日龄SPF鸡,并于15日龄以3×10 2PFU·羽-1MDV强毒株GA株攻毒,重组病毒和HVT冻干苗匀获得较高的保护, 结果证明了gB是M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此研究为CTL应答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