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8篇 |
免费 | 610篇 |
国内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5篇 |
农学 | 161篇 |
基础科学 | 32篇 |
186篇 | |
综合类 | 1843篇 |
农作物 | 40篇 |
水产渔业 | 68篇 |
畜牧兽医 | 2816篇 |
园艺 | 29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1篇 |
2024年 | 62篇 |
2023年 | 67篇 |
2022年 | 143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71篇 |
2019年 | 199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49篇 |
2016年 | 158篇 |
2015年 | 151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205篇 |
2012年 | 334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266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212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275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164篇 |
2003年 | 139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3篇 |
195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平均温度16.5℃,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d、4~6d、7~9d,10~12d)、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实验结果表明:保存条件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1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1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d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d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2.
鸡GDF-5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鸡骨骼发育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GDF-5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白耳鸡和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肉鸡高、低腹脂系第8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GDF5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骨骼发育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GDF-5基因外显子1的84bp处存在1个C/T的突变位点,对该突变位点在研究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3种基因型,AA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和GenBank(Accession No:AF123389)中的一致为C,而BB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在84bp处突变为T。基因型与鸡体组成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跖骨围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个体的跖爪重和跖爪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AB基因型个体的股骨长和股骨重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该基因对鸡的骨骼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或与控制骨骼发育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3.
应用RT-PCR方法从麻鸡副黏病毒ZH-1株中扩增F基因并克隆入pGEM○R-T载体,经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ZH-1株F基因与NDV国家标准强毒F48E9株的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9%。随后将F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I-F,pCI-F体外转染Vero细胞,能在Vero细胞中表达,利用pCI-F质粒进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雏鸡免疫14 d后在体内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pCI-F质粒二次免疫雏鸡后,对NDV强毒的攻毒保护率为73%,这一结果提示利用F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具有重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动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蛋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技术.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是理想的动物生物反应器之一,其优点在于表达的外源蛋白能够分泌到蛋清中,可避免蛋白提取过程中对鸡本身造成伤害,同时蛋清成分简单,便于后期的纯化.目前利用慢病毒结合原始生殖细胞(PGCs)制备转基因鸡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方法,但因外源基因随机整合且生...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he effect of direct vernalization of immature embryos on flowering was studied in six winter wheat genotypes. Fourteen-, 17-, and 20-day-old embryos were excised and vernalized for 0–6 weeks on synthetic medium during a conditioning period. Percent germination of embryos was high (overall 96.1%), and free from genotypic effects. Genotypes differed for flowering in response to cold treatment of excised embryos. Embryo vernalization was as effective as or more than conventional vernalization (control, seedling vernalization for 6 weeks). Seventeen-day-old embryos were the most responsive to vernalization. With a 5-week vernalization of 17-day-old embryos, the percentage of plants anthesed was higher than those from 14-and 20-day-old embryos. For 17-day-old embryos vernalized for 5 weeks, the mean number of days from culture to anthesis was less than that of 6 week vernalization, less than that of 14- and 20-day-old embryos, and less than controls.Purdue Univ., Agronomy Dept., W. Lafayette, IN 47907, USA.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selecting resistant transformed tomato genotypes in vitro at the stage of immature embryos. The utilization of HLH nutrient medium with the selective agent kanamycin is proposed. Normal development of seedlings from immature embryos, which do not form callus, is a good and true indicator for isolation of resistant genotypes. The immature embryos do not germinate and develop on MS selective medium. 相似文献
19.
20.
用带有鸡溶菌酶基因增强子(E)和启动子(P)的编码细菌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融合基因(EPC),在其上游区、下游区或在上游和下游区同时插入鸡溶菌酶基因3'端核基质附着区(MAR)的不同表达载体MEPC、EPCM和MEPCM,稳定转染鸡HD11Promacrophage同源细胞系,筛选不同表达载体稳定整合后的细胞株,检测CAT表达水平,确定其表达基因拷贝数,从而分析鸡溶菌酶基因3'端MAR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稳定整合表达和瞬时表达实验结果表明,鸡溶菌酶基因3'端MAR在同源细胞系对基因表达没有激活作用,与该基因5'端MAR在同源或异源细胞系中能激活基因表达形成鲜明对照,说明5'瑞MAR和3'端MAR在调节鸡溶菌酶基因表达上存在一种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