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1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97篇
林业   9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29篇
  152篇
综合类   1545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65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鸡脾脏小分子活性物质的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选用30、60、90日龄粤黄鸡各30只,捕杀后取脾脏,除去外周结缔组织及被膜,用匀浆透析法提取脾脏小分子活性物质,经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系统进行柱层析,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各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并通过紫外光吸收光谱来进行扫描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鸡脾脏小分子活性物质提取液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可分离到3个峰,各峰理化性质存在差异;不同日龄鸡脾脏小分子活性物质的同一组分所含氨基酸各类基本相同,但不同组分之间的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2.
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生、熟全脂大豆和对照饲粮分7组饲喂出壳1日龄艾维菌(Arian )肉仔鸡,研究了生、熟全脂大豆对肉仔鸡内脏器官重量和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的胰腺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饲喂熟大豆与对照饲粮组间无显著差异。生大豆饲粮对胰腺生长短期影响显著。前期饲喂生大豆饲粮肉仔鸡大肠、小肠相对重显著高于饲喂熟大豆和对照饲粮组(P<0.05),后期无显著差异。饲喂生长大豆饲粮肉仔鸡腺胃、肌胃相对重在前、后期显著高于对照饲粮组(P<0.05)。生大豆饲粮组对鸡的小肠绒毛的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究略阳乌鸡在当前舍饲+放养的饲养模式下不同日龄的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差异性,采用饲养试验观测和测定了不同日龄略阳乌鸡公、母鸡的外貌、体重、屠宰性能和肉质营养分析等指标,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略阳乌鸡体重随着日龄的增大而增大,大日龄鸡的体重极显著地高于小日龄鸡,且公鸡体重极显著地高于同期母鸡;120d之后,略阳乌鸡外貌发育基本达到成年鸡要求;略阳乌鸡在150d测定的各项屠宰指标、鸡胸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高于120d;鸡胸肉中全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须氨基酸(NEAA)含量在日龄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略阳乌鸡出栏时间的确定提供了一定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粤黄鸡分化品系血液蛋白质多态性基因频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和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粤黄鸡4个分化品系(群体)以及石歧杂鸡和杏花鸡的血液蛋白质多态性,观察了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的变化,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6个群体相互之间的相似系数和标准遗传距离及各群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以系统聚类分析和主分量分析方法对这种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大多数多态性血液蛋白质基因频率相近,少数出现品系(群体)间差异,而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说明品系(群体)间分化与选育目的相符;系统聚类分析显示4个粤黄鸡分化品系(群体)与石歧杂鸡间关系较为密切;与杏花鸡相对地较为疏远,主分量分析却清楚地表明了粤黄鸡从石岐杂鸡中的分化以及与杏花鸡的区别。这两种分析方法结果相互补充,而两者的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平均杂合度似乎也表明了品系(群体)选育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用碳化二亚胺作为交联剂将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质交联后加入蜂胶佐剂制成疫苗免疫鸡只。7周龄同源菌株攻毒结果表明,荚膜多糖-破伤风类毒素苗组鸡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试验重复性好;在免疫后3个月的同源攻毒保护指数也达13/20以上。但对异源菌株的攻毒没有明显保护效果。该研究采用微量法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了免疫鸡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6.
蛋用型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与蛋黄中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的相关均很小。蛋黄脂肪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对饱和脂肪酸的比例(P/S)较高(0.61~0.62),对血浆VLDL浓度的正反选择均不会影响鸡蛋的这种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07.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鸡第三脑室的室管膜有构造分区。视前隐窝有密集的纤毛和徽绒毛,且呈均匀分布。由第三脑室侧壁的背侧向腹侧过渡,纤毛密度逐渐增加。漏斗隐窝的结构最复杂,是多纤毛区、少纤毛区、无纤毛区和伸张细胞区交错排列形成的嵌合体,并分布有大量的泡状结构。存在于侧壁的室旁器的结构特征为表面分布有大量的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伸张细胞仅存在于漏斗区,互相排列成蜂窝状,表面分布有少量分泌小泡和微绒毛。在鸡第三脑室的各部均发现了神经元样细胞、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08.
采用健康鸡脾脏T淋巴细胞体外诱生粗制参考鸡白细胞介素2(IL—2),并进行50%和8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以去除大部分致分裂原伴刀豆蛋白A(ConA)和小牛血清蛋白.继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柱色谱,可得到两个IL—2活性峰.第1活性峰组分分子量(MW)26.gKD、等电点(PI)5.85,为二聚体形式存在的高活性IL—2.第2活性峰组分MW12.1KD,PI6.25,为单体形式存在的低活性IL—2.经此法制备的高活性参考鸡IL—2使用过程中活性稳定,是可靠的IL—2检测参考系统.  相似文献   
109.
经近五年的调查,总结出信阳地区经常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十种鸡病的发病原因及防制措施,提出了常发鸡病的综合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0.
以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表达鸡马立克氏病毒(MDV)gB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B), 表明该病毒在CV-1(猴肾细胞)细胞系内能稳定传代,经腹腔1×106 PFU·羽 -1 将重组病毒、HVT冻干苗及痘苗病毒分别按试验程序,免疫1日龄SPF鸡,并于15日龄以3×10 2PFU·羽-1MDV强毒株GA株攻毒,重组病毒和HVT冻干苗匀获得较高的保护, 结果证明了gB是MDV的宿主保护性抗原.此研究为CTL应答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