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0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林业   911篇
农学   709篇
基础科学   705篇
  1750篇
综合类   2816篇
农作物   275篇
水产渔业   324篇
畜牧兽医   534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400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41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518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68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目的]探讨淀粉基复合材料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淀粉、丙烯酸和蒙脱土为原料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蒙脱土复合材料(St—g-AA/MMT),研究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去除效果。[结果]FTIR和XRD研究表明,蒙脱土被完全剥离并均匀分散于淀粉接枝丙烯酸的网络结构中。常温下,水溶液中pb^2+浓度为4mmol/L,pH值为5.74,加入St—g-AA/MMT0.17g/L,振荡20min.Pb^2+的去除率可高达95%,去除效果最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最适合描述Pb2’在St-g-AA/MMT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其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且通过模型计算所得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结果(720mg/g)非常接近。St—g-AA/MMT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结论]St—g.AA/MMT对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902.
董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781-4783
在中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构成因素: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交通和旅游中心城市,并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其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结构问题,确定了河北省的3级生态旅游系统:环京津1级生态旅游系统和以石家庄、邢台和邯郸为节点的2级生态旅游系统以及以衡水为节点城市的3级生态旅游系统。  相似文献   
903.
常华进    曹广超  陈克龙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5):247-250,256
重金属元素是一类重要的污染物,研究其在表生环境中的含量及污染程度,对于环境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ICP-MS测试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火烧沟下游城区段表层泥质沉积物中As,Cd,Pb,Ti,V,Cr,Mn,Ni,Cu,Zn共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并利用污染系数、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指标评估了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火烧沟下游表层泥质沉积物中Cd,Cr和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9 μg/g,183 μg/g和135 μg/g)明显高于青海省土壤平均值,As和Pb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6.0 μg/g和21.9 μg/g)接近或略高于青海省土壤平均值;Cd污染明显,达到了中等—较高生态危害风险级别,其他元素为低生态危害风险级别;多风险因子指数(119.4)显示已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级别。火烧沟下游已出现较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应控制As,Pb,Cr,Zn,尤其是Cd向火烧沟中的排放。  相似文献   
904.
在野外调查及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新乡市主城区园林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园林植物74科161属311种(含变种),木本植物为主体。5种以上的科有17个,含81属205种; 区域少种科和区域单种科共57科,含80属106种。科、属、种的配比特征为:较多的科、属含较少的种,较少的科、属含较多的种。热带性质的科29科,温带性质的科有23 科,中国特有分布 2科,分别占本植物区系非世界分布总科数的53.70%、42.59%和3.70%,温带性质科与热带性质科在数量上无明显优势,但含物种较多的优势科大都属于温带分布和世界分布型。热带分布属42属,以泛热带分布属最多; 温带分布属100属,北温带分布属居首位; 中国特有分布7属。新乡市园林植物的规划方向应以观赏性较好的乡土树种为主,对外来树种应加强入侵生态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05.
Lake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SW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lake state relative to its water chemistry and aquatic ecosystem,in addition to being an important regional climate indicator.However,few literatures involving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lake SWT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ncluding Qinghai Lake,are available.Our objective is to study the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in SWT of Qinghai Lake from 2001 to 2010,using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 data.Based on each pixel,we calculated the temporal SWT variations and long-term trends,compar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annual average SWT in different years,and mapped and analyzed the seasonal cycl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SWT.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verage daily SWT and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temperature decreasing phase were relatively larger than those during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phase.The increasing rate of the annual average SW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as about 0.01℃/a,followed by an increasing rate of about 0.05℃/a in annual average air temperature.The annual average SWT from 2001 to 2010 showed similar spatial patterns,while the SWT spatial change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demonstrated an interesting seasonal reversion pattern.The high-temperature area transformed stepwise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regions and then back to the south regi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whereas the low-temperature area demonstrated a reversed annual cyclical trace.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s of SWTs were shaped by the topography of the lake bas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drainages.  相似文献   
906.
实验通过激光剥蚀电感等离子质谱法分析哥斯达黎加外海茎柔鱼耳石的微量元素,了解其微量元素组成及其与表温关系,推测其不同生活史阶段的栖息环境.结果表明,茎柔鱼耳石含有54种元素,其中Ca、Na和Sr为主要元素.总体耳石Sr/Ca大于太平洋褶柔鱼、巴塔哥尼亚枪乌贼和黵乌贼.胚胎期耳石Sr/Ca最高,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Sr/Ca与表温呈反比例关系.不同孵化月份的茎柔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耳石Sr/Ca差异不明显.Ba/Ca可看做茎柔鱼垂直移动的指标元素,茎柔鱼仔鱼至成鱼期耳石Ba/Ca呈“U”型变化,与其幼体生活在海水表层,成体生活在较深层海水相对应.茎柔鱼耳石Mg/Ca核心高外围低,可能与耳石生长率逐渐减小有关,Mg/Ca与表温呈正相关.此外,研究认为茎柔鱼胚胎期是以自身携带的卵黄囊为营养物质,此时耳石的微量元素与亲体的遗传因素相关,与外界水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907.
近年来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问题凸显:一是农村土地细碎化程度日益严重,集体经济组织“统”的职能弱化,经营制度的固有缺陷亟待修补;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经营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等方面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行了系统完善。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农地规模经营的改善,从而稳定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908.
孙媛媛  张祖陆  李爽 《水土保持研究》2012,19(4):142-146,152
通过对南四湖9个采样点表层底泥中16种美国EPA规定的优控PAHs的含量测定,分析了PAHs在南四湖表层底泥中的分布特征、来源,进而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口区的PAHs含量最高,主要是受污染严重的入湖河流的影响。微山岛和二级坝附近表层底泥中PAHs的含量与湖内其他点位相比较高,且上级湖的含量要高于下级湖的含量。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但也存在一定的石油污染。南四湖表层底泥中的PAHs生态风险很小,未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属于轻微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90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pH、温度、盐浓度和接种量4个因素对根际微生物(RM)附着大豆根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H、温度和NaCl浓度对根际微生物附着大豆根表有一定的影响,分别在pH 7~8、24~33℃和NaCl 30~60 mmol.L-1时RM附着量达到最佳,最大值出现在pH 7.5、30℃和NaCl 50或60 mmol.L-1,RM附着量与接菌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021x+0.2982,相关系数R2=0.9925,表明RM的附着量与菌的接种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10.
王杰  韩晓彤  张薇  李霞 《作物研究》2012,26(5):518-522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5因素对连翘叶中连翘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Box - Behnken Design (BBD)中心试验设计研究响应值以及最佳变量的组合,得出连翘叶中连翘苷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法综合评价提取连翘叶中连翘苷的最佳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14、83℃、2h,在此条件下的连翘苷得率为0.38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