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0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林业   77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68篇
  177篇
综合类   445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草莓呼吸特性与发酵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密闭系统法,研究了不同温度(0、5、20℃)条件下,草莓包装环境内的气体体积分数变化和草莓的呼吸速率,拟合呼吸速率方程,并确定草莓的发酵阈值、乙醇含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密封盒内草莓的米氏模型参数拟合度较高,各方程决定系数(R2)值均在0.9以上。在0、5、20℃环境下,草莓果实的最大呼吸速率分别为5.49、9.09、26.32 mL CO2/(kg·h),最长贮藏时间分别为192、60、16 h,0℃和5℃环境下的发酵阈值比20℃环境下的低;果实的乙醇含量在最长贮藏时间点左右迅速升高;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呈下降趋势,花色苷含量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各温度下密封盒内草莓的米氏模型参数拟合度较高,低温可以有效地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32.
沙棘木蠹蛾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室外变温和室内恒温 2种不同的方法对沙棘木蠹蛾蛹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变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5.4 81°C,有效积温为 2 0 2 .356± 13.0 57日度 ;恒温条件下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2 .0 55°C,有效积温为 2 95.2 0 3± 4 .0 94日度。蛹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 1°C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不同铜离子浓度、不同电解质浓度情况下,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对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4种恒电荷土壤悬液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除了黄棕壤外,含铁量越高,由于吸附铜离子后所引起的土壤ΔpH最大值越小。加入的铜离子浓度为10-4 mol L-1时,铜离子吸附对中和曲线形状没有根本影响。在较低浓度时,铜离子吸附时氢离子的释放较少;而在较高浓度时,当体系pH大于一临界值时,开始释放大量氢离子。氧化铁是引起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在吸附铜离子时氢离子释放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对恒电荷土壤和可变电荷土壤吸附铜离子后中和曲线变化影响有很大的区别,含铁量越高,电解质浓度对土壤吸附铜离子后的氢离子释放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34.
针对收获过程中马铃薯破皮损伤率高的问题,以新鲜马铃薯为研究对象,借助马铃薯碰撞试验台,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试验因素对马铃薯碰撞损伤体积的影响;结合马铃薯碰撞加速度变化曲线,分析马铃薯与杆条的碰撞压缩过程;选取初始高度和马铃薯质量为试验因素,考察碰撞加速度峰值随各因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回归模型,最后测试马铃薯碰撞损伤临界值。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碰撞损伤体积因素的显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初始高度、马铃薯质量、马铃薯温度和碰撞材料;马铃薯与杆条碰撞经历了粘弹性压缩、弹塑性压缩、弹性恢复、与杆条分离等4个阶段;加速度峰值随初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马铃薯质量的增加而减小;马铃薯温度分别为5、15、23℃时与65Mn钢杆碰撞产生损伤的初始高度分别为50、80和250 mm,对应的碰撞速度和加速度峰值分别为0.99、1.253、2.506 m/s和434.154、674.437、1 249.794 m/s~2;马铃薯温度为15℃时与65Mn-塑料和65Mn-橡胶碰撞产生损伤的临界高度分别为320和280 mm,对应的碰撞速度和加速度峰值分别为2.506、2.344 m/s和1 589.528、1 409.697 m/s~2。  相似文献   
35.
稻粉虱Aleurocybotusindicus是福建新发生的一种害虫.根据虫量和产量的关系,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等因素,进行了稻粉虱为害损失的测定,确定允许为害损失率.同时,建立了经济阈值模型:ET=100×C×F/(0.0851×P×N×EC)+179.43(早稻穗期);ET=100×C×F/(0.0746×P×N×EC)+160.47(晚稻孕穗期).根据经济阈值模型,制定出不同产量水平的经济阈值.  相似文献   
36.
高强度管道钢氢致开裂门槛应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恒载荷和慢应变速率动态拉实验方法。测定了X80管道钢在不同充氢条件下的氢致开裂门槛应力和断裂应力,测试结果表明,X80管道钢在0.5mol/L H2SO4 0.25g/L As2O3溶液中充氢时,试样中可扩散氢浓度(C0)和充气电流的方根(√i)呈线性关系,不同充氢条件下慢应变速率拉伸时断裂应力均随氢浓度升高而下降,恒载荷下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应力随氢浓度的对数而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37.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阈值”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长期 (2 4年 )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耕层 Ca Cl2 - P和 Water- P的含量远比 Olsen- P要小得多 ,可以淋溶的磷素含量普遍较低 ;长期施用厩肥和化肥加秸秆并休闲的土壤更易发生磷素淋溶 ;Ca Cl2 - P和 Water- P之间以及 Water- P和 Olsen- 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土壤耕层中 Olsen- P含量达 2 3mg/ kg,是该土壤发生磷素淋溶的“阈值”。  相似文献   
38.
辽宁东部山地混牧林可控阈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东山区的林业和牧业一直是既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两个行业,混牧林业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通过4年时间的定位观测及调查研究。对辽宁省混牧林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该区域森林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制定出科学、简明、具有可操作性的林牧结合阈值:(1)幼林林分伤害指数临界阈值不能高于50;(2)截取利用牧草生物量(地上部分)50%为最佳值;(3)选择混牧林的坡度应小于30度。A层土容重不应大于1.3g。  相似文献   
39.
小麦纹枯病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纹枯病(Sheathblight)不同病级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的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期病级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呈线性相关,产量损失率(y)与收获前病情指数(x)呈幂函数关系,当x<20时.y=0.18075x1.127025(r=0.9770,n=16),当x>20时.y=0.1105X1.351575(r=0.9983,n=12),根据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得到纹枯病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式,即:在目前小麦产量6~7.5t/hm2水平下.建议防治指标病情指数为3.0~6.0,即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控制在1.4%以内.  相似文献   
40.
该技术体系包括3部分内容:1)棉花苗蚜特定时间生命表及其应用系统;内含小苗期和大苗期2个特定时间生命表,可根据生命表中的生命期望值(EX)大于1来确定防治关键期,用它指导防治苗蚜,可减少用药1~3次;2)棉花苗蚜为害程度与产量损失优化模型系统。即卷叶株率(x)与产量损失(y)的优化模型:小苗期y(1~3真叶期)=-0.3890+0.3886X,大苗期为(y)(4~8真叶期)=9.5662+0.2307x,其小苗期和大苗期经济允许为害损失水平分别为4.13%和15.9%.3)其卷叶株率(y)与百株蚜量(x)的回归预测式为:小苗期为y(1~3真叶期)=4.2384+0.0351X,大苗期为y(4~8真叶期)=18.6326+0.0069X.因此,在中低产棉区,棉花苗蚜小苗期的防治指标为卷叶株率11.67%或百株蚜量212头,大苗期苗蚜防治指标为卷叶株率27.46%或百株蚜量1460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