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篇 |
农学 | 2篇 |
2篇 | |
综合类 | 10篇 |
农作物 | 2篇 |
水产渔业 | 10篇 |
畜牧兽医 | 26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素在蛋鸭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蛋鸭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32羽健康、处于产蛋高峰期的福建龙岩山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采用小麦-豆粕型基础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15、0.20、0.25 mg/kg,试验期12周。于第12周,每个重复随机选取4枚蛋,以及2只试验鸭进行采血、屠宰取样,检测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及卵巢发育和胫骨性状指标。【结果】(1)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产蛋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10 mg/kg时,蛋黄重量最低,显著低于0.05和0.20 mg/kg添加组(P<0.05);随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升高,蛋黄中胆固醇(CHO)含量呈现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生物素添加水平为0.25 mg/kg时,蛋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3)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对蛋鸭血浆生化指标、卵巢发育指标及胫骨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不同... 相似文献
32.
不同配比菌肥对土壤养分及油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年生油茶盆栽施用不同配方的生物素菌肥K1(5 g菌肥)、K2(5 g菌肥+21.40 g N肥)、K3(5 g菌肥+18.86 g P肥)、K4(5 g菌肥+50 g复合肥)、K5(10 g菌肥)、K6(10 g菌肥+21.40 g N肥)、K7(10 g菌肥+18.86 g P肥)、K8(10 g菌肥+50 g复合肥),分析不同菌肥配比对油茶植株生长量、生理指标和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后油茶苗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提高,但K7处理的生长量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间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K7处理油茶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K8处理油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最大;不同菌肥配比皆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但K7处理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含量提高最显著;而K6处理土壤速效N和速效P含量增幅最大。因此,K7处理为促进油茶生长的最佳生物素菌肥配方。 相似文献
33.
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纯化饲料中分别添加生物素0、0.05、0.10、0.20、0.40、0.80、1.60 mg/kg投喂初始质量为(5.92±0.2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8周,研究了不同生物素添加量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系数、机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生物素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了饲料系数。添加量为0.40 mg/kg时草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并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不同水平生物素对草鱼幼鱼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量为0.40 mg/kg时粗蛋白含量最大。0.10 mg/kg组和0.20 mg/kg组的全鱼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生物素对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总胆固醇(TC)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各添加组T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60 mg/kg添加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草鱼幼鱼饲料中生物素适宜添加量为0.40 mg/kg。 相似文献
34.
为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更准确地测定发酵液中的生物素含量,以安捷伦Zor-bax SB-C18(4.6 cm×250 cm,5μm)为色谱柱,对液相色谱紫外线检测波长和流动相的溶液配比、K2HPO4离子浓度和pH值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91.5%K2HPO4(0.04 mmol/L)与体积分数8.5%CH3CN混合液为流动相,在pH值为2.5和紫外检测波长为215 nm的条件下,获得的生物素吸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9,生物素加标回收率达99.07%~101.26%,相对标准偏差为0.48%~0.82%。由此可见,在上述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可用于发酵液中生物素含量的测定,而且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5.
以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基因组DNA作探针与小麦-簇毛麦杂种双二倍体及异附加系染色体进行原位杂交,旨在探索一种鉴定小麦中簇毛麦染色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首先试验了标记的簇毛麦DNA与小麦DNA之含量比对原位杂交效果的影响,发现探针混合液中不加未标记的小麦DNA时,获得的原位杂交结果较理想。在八倍体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2n=56)中,14对簇毛麦染色体出现明显的棕褐色原位杂交信号,而小麦染色体不显标记,使这2个物种的染色体很易相互区分开来。进一步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DNA与小麦-簇毛麦6V染色体附加系体细胞杂交,也可检测出其中1对附加的6V染色体。由于该方法标记的簇毛麦DNA覆盖各簇毛麦染色体的整个染色体臂,由此,用其鉴定小片段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6.
Ashkenazi T Pinkert D Nudelman A Widberg A Wexler B Wittenbach V Flint D Nudelman A 《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07,63(10):974-1001
Novel aryl chain isosters and analogues of 7-keto-8-aminopelargonic acid (KAPA) and 7,8-diaminopelargonic acid (DAPA), the vitamer intermediates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biotin, possessing chain lengths of eight carbon atoms, wer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as potential herbicides. In the greenhouse test the most active compounds were the fluorinated derivative 9d and the selenophenyl/furan mixture 17m/17p, which were most active against Foxtail millet. In the more sensitive Arabidopsis test the most active substances were 9a and 17m, which displayed GR(50) (concentration of active compound causing 50% growth inhibition) values of 0.2 and 0.5 mg kg(-1) respectively (values of < 50 mg kg(-1) are considered herbicidal). 相似文献
37.
Abstract A large scale white grub control campaign was launched by the Marathwad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arbhani. Pit trapping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n initial beetle population of about 50 million in an area of 876 ha. About 9,000,000 beetles were collected mechanically and destroyed. One spraying of 12,000 babul and neem trees with 0.4% DDT killed 88% of the beetles. The percentage reduction in the plant population of rice, chillies, jowar and sugarcane, due to white grub attack was 1.83, 6.34, 3.59 and 3.02 in the treated area as against 65.54, 56.06, 49.68 and 8.94 in the untreated area. In cotton there was no reduction in plant population in the treated area.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yield in paddy, chilli, cotton and jowar to the extent of 164.5, 102.2, 27.8 and 12.7%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ed area of Ratoli. There was an 80% reduction in the white grub larv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38.
选用体重相近的1日龄雄性北京鸭512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研究不同生物素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进行后期生物素缺乏症的观察。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生物素水平,1~14日龄北京鸭日采食量和日增重也随之提高(P<0.05),料重比没有改善(P<0.05)。以日增重为衡量指标,通过直线折线模型分析,初步确定生物素适宜添加水平为0.186 mg/kg。北京鸭生物素缺乏症病变依次表现:眼部>羽毛>腿部>肝脏,伴发脂肪肝肾综合症(FLKS)。 相似文献
39.
生物素对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机体免疫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将4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基础日粮为小麦-酪蛋白型日粮,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0.90和2.7mg/kg3个水平的生物素,包括对照组共4种日粮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生物素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提高其质量指数;提高了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滴度和IgG水平,0.9mg/kg和2.7mg/kg处理组的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3mg/kg处理组(P<0.05),2.7mg/kg处理组的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添加生物素显著提高了血液中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P<0.05)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血液中表达CD3^+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mg/kg处理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mg/kg处理组(P<0.05);显著降低了脾脏中表达CD3^+、CD4^+和CD8^+的细胞含量(P<0.05),其中2.7mg/kg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mg/kg处理组(P<0.05);(3)添加生物素后,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原氨酸T3、生长激素和皮质醇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 相似文献
40.
采用新型的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与传统的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基因组中存在的微卫星资源.结果,从1 000个细菌中,挑出90个阳性克隆,把其中45个进行测序分析,在这些序列中共含有68个微卫星核心序列,有55个含有重复次数大于5次的微卫星核心序列.其中,单一型标记49个,占72%,包括CA重复单元共22个,GT重复单元共18个,其他重复单元为9个;在72%的单一型标记中,完美单一型微卫星标记为44个,占65%.另外,混合型标记共19个,13为完美混合型;在所有微卫星标记中,CA重复类型最普遍,依次为GT、GA等.在68个微卫星标记中,有15个依据引物设计原理设计了引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