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择同处于泌乳后期、日均产奶量相当的荷斯坦奶牛3头。每天早上挤奶后,于右后乳区经过乳头管灌注黄芪多糖20mL,左后乳区注入20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连续10d。第11d早上挤奶后,两侧乳区均灌注含有100μg大肠杆菌内毒素的生理盐水10mL。分别于灌注黄芪多糖前、灌注内毒素前1h及灌注后3、6、9、12、24h采集两个乳区的乳样进行指标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与灌注内毒素前相比,灌注PSS的对照乳区乳中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在注入内毒素后9h时达到峰值(12.65U/mg protein),24h时乳中NAGase活力下降到灌注内毒素前的水平(P>0.05);而施用了APS的试验乳区,在注入内毒素后,乳中的NAGase活力6h时达到峰值(16.79U/mg protein),9h时乳中NAGrise活力已下降到灌注内毒素以前的水平(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结果表明,奶牛乳导管注入内毒素后,两种处理的乳区乳中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5),两种处理的乳区乳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2.
研究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intestinal mucosa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IMMVECs)增殖的影响。应用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IMMVECs。通过MTT法检测黄芪多糖对RIMMVECs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黄芪多糖浓度在25~800 mg/L时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或0.01);浓度为1.6×103 mg/L时对细胞的增殖无影响;浓度在3.2×103~25.6×103 mg/L时对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P<0.05或0.01)。黄芪多糖有促进体外培养RIMMVECs的增殖作用,此作用对保护内皮损伤、加速内皮修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郭思凡  曹杰 《中国乳业》2021,(10):61-66
选取健康新生荷斯坦母犊80 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0 头/组),试验组给予黄芪多糖5 g、银黄3 g,连用7 天,对照组不给药。第7天时测定免疫指标并观察3 周内母犊腹泻、肺炎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犊牛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浓度提高8.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降低13.7%;T细胞淋巴亚群分布改善,CD4/CD8值提高6.6%;试验组犊牛血清总蛋白(TP)、IgG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0.28 g/dL和0.24 mg/mL。犊牛疾病低风险牧场,用药7 天内试验组犊牛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15.0%(P<0.05);犊牛疾病高发牧场,8~21 天试验组犊牛发病率显著降低35.0%(P<0.05),肺炎发病率显著降低30.0%(P<0.05)。说明黄芪多糖、银黄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犊牛免疫力,降低腹泻及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4.
黄土丘陵区沙打旺草地截留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萎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疑似感染黄萎病沙打旺植株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同时在室内条件下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分别利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对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和交配型进行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3株病原菌菌株,其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基本相似,经鉴定引起沙打旺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该菌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25℃,最适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分别为pH 7~9和pH 6~7;该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D-甘露醇,最适生长氮源为牛肉膏和胰蛋白胨,最适产孢氮源为甘氨酸。分离获得的13株大丽轮枝菌菌株均属于2号生理小种和MAT1-2-1交配型,表明无性繁殖可能是大丽轮枝菌的主要繁殖形式。  相似文献   
106.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果一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沙打旺复合系统土壤养分、果树生理生态及产量产值、牧草产量及质量、土地当量值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果园相比,果-草复合系统可使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分别提高30%、32%,速效钾降低2.1%,而对速效磷影响较小;苹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4.3%,叶片光合速率提高28%,产量提高15.5%。与单作草场相比,牧草产量提高18.5%,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6.4%、27.4%和11.8%。复合系统土地当量值(LER)达1.65。  相似文献   
107.
野生沙打旺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生沙打旺是栽培沙打旺的野生生态类型,引种结构表明:野生沙打旺在年平均气温5℃,7℃,12.9℃的地区的均能开花结果,其产草量和产籽量则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为解决生产上所需种子,可以在温度高的地区建立种子繁殖基地。野生沙打旺适于与禾本科牧草共生,可用以建立产草量高的人工混合草地。  相似文献   
108.
紫花斜茎黄芪腋芽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紫花斜茎黄芪 (Astragalusadsurgens)进行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着重对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筛选和研究 ,结果表明 ,紫花斜茎黄芪腋芽和茎尖作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 ,最适宜培养基为MS + 1mg/LBA + 0 .1mg/LNAA和MS + 0 .5mg/LBA + 0 .1mg/LNAA。培养温度 2 0~ 2 6℃ ,光照每天 10h ,光照强度 15 0 0Ix。生根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 + 0 .1mg/LNAA ,培养温度 2 0~ 2 5℃ ,光照每天 10h ,光照强度仍为 15 0 0Ix。  相似文献   
109.
白粉病是沙打旺的一种主要病害,高温、潮湿季节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发病初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蔓延,防治效果达到74.9%。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的效果。用添加0%、0.2%、0.4%、0.8%黄芪多糖的基础饲料作为药饵,投喂20 d后,对各组经PCR检测WSSV呈阴性的健康克氏原螯虾进行WSSV病毒悬液腹节背部注射攻毒试验,当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死亡率达到100%时,添加0.2%、0.4%、0.8%黄芪多糖实验组的死亡率分别为(86.67±13.33)%、(91.11±7.70)%、(73.33±17.64)%。为了评价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各器官组织的影响,对其鳃、肝胰腺、心肌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发现:添加0%黄芪多糖的阳性对照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心肌组织出现细胞排列无序、细胞破裂、核仁皱缩等明显的病理变化;而添加0.8%黄芪多糖的实验组中克氏原螯虾的鳃、肝胰腺组织未见明显病变,心肌组织核仁出现一定程度的皱缩,但细胞尚未破裂。研究表明: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添加0.8%的黄芪多糖可提高26.67%的存活率,对克氏原螯虾抗WSSV感染有很好的提高效果,可望在生产中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