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0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7篇 |
农学 | 35篇 |
基础科学 | 1篇 |
22篇 | |
综合类 | 164篇 |
农作物 | 23篇 |
水产渔业 | 70篇 |
畜牧兽医 | 79篇 |
园艺 | 4篇 |
植物保护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绍兴蛋鸭血清淀粉酶同功酶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并比较160日龄绍兴产蛋鸭和非产蛋鸭血清淀粉酶的多态性表现型的差异。结果表明:160日龄绍鸭血清淀粉酶主要包括:Amy-1,Amy-2和Amy-3三个区域,均表现明显的多态性。Amy-1区为鸭血清淀粉酶的主信号区,产蛋绍鸭血清淀粉酶Amy-1区以B型为主,Amy-3区为无带型;未产蛋绍鸭Amy-1区以A型居多,Amy-3区为2条带型的频率为37%,二者之间差异显著。160日龄绍兴蛋鸭血清淀粉酶表现型和体重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2.
采用HPLC法分析了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这3种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2g/100g干基,56.4g/100g干基,59.5g/100g干基。在统一饵料的基础上,分别按0.1%,0.2%和0.5%添加纳豆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复合微生态制剂养殖鲤鱼45d,分析了鲤鱼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添加纳豆芽孢杆菌0.1%~0.5%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蛋白酶的活性,0.1%和0.2%剂量组可显著地提高鲤鱼肝胰脏蛋白酶的活性,0.1%剂量组可较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对鱼类消化酶的影响作用与纳豆芽孢杆菌不尽相同,其0.1%~0.5%试验组对鲤鱼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均有较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对鱼类肝胰脏的消化酶活力影响不大。相对于蛋白酶而言,枯草芽孢杆菌对鲤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提高更为有效。复合微生态制剂0.1%~0.5%的各试验组能显著地提高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其对鲤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的提高率要优于单一菌种的微生态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作为水产养殖生物的饵料添加剂使用,应根据不同食性的鱼类和不同的饵料组成加以选择和组配,合理的添加量在0.1%~0.2%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33.
对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 究。结果表明,在28 ℃、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皱马鞍菌菌丝体生物量在第13天达峰值(9.40 g/L);发酵 液pH值逐渐上升,从第9天(8.24)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含量于第6天达峰值(8.30 mg/mL);胞外还原糖 含量急剧上升,至第3天达峰值(20.43 mg/mL),之后迅速下降,到第8天降为1.38 mg/mL,此后一直维持在1 mg/mL水平。皱马鞍菌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顺序为淀粉、纤维素、木质素。淀粉酶的活性高峰出现在第3天,并一 直保持在较高水平;CMC酶6 d后急剧分泌,第7天达峰值,之后又急速下降;愈创木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高峰出现最晚,均在第14天。酸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在培养期间始终很低,而中性蔗糖转化酶活性呈阶梯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4.
混合发酵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采用混合培养法 ,研究了假丝酵母对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中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接入少量假丝酵母混合培养 ,可明显提高黑曲霉和烟曲霉纤维素酶系中滤纸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混合培养时 ,黑曲霉发酵产物中上述 4种酶的峰值酶活较黑曲霉单独培养时分别提高 36 .1% ,11.1% ,16 .2 %及 4 1.8% ;烟曲霉分别提高 2 4 .9% ,5 2 .8% ,4 0 .8%及 16 3.5 %。 2混合培养时 ,在黑曲霉和烟曲霉中 ,除黑曲霉的滤纸酶和淀粉酶外 ,其余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产酶高峰期较单纯培养提前 2 4 h出现 ,接入酵母菌加快了发酵进程 ,使发酵周期缩短。 3接入酵母菌后 ,黑曲霉和烟曲霉固态发酵产物中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峰值含量 ,较无酵母菌接入时分别提高 34.8%和 4 1% ;且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纤维素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趋势吻合 ,揭示了混合培养时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提高是酶蛋白合成与分泌量增加的结果。 4酵母菌利用了固态发酵中水解形成的纤维二糖等小分子还原糖 ,解除了纤维二糖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合成的反馈阻遏 ,提高了发酵产物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35.
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民兴河盐碱土对3种引进草种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确定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民兴河盐碱地特性,筛选适宜草种,进行盐碱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分析测定该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土层各离子含量,配制土壤盐溶液,测定3种引进草种(NHC牧草、RWW麦草、WAFG 硷草)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含盐量随季节和土层变化而变化,0~60 cm土层,春季含盐量1.42%~1.11%,夏季含盐量1.32%~0.62%.土壤Na 、Cl-与盐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50,该地区土壤为NaCl型盐土.不同盐处理下, NHC牧草发芽率、种子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鲜重、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试材.NHC牧草萌发的临介土壤盐浓度为200 mmol/L,发芽率为75%,30 d成活率为57%. 相似文献
36.
为了获得产淀粉酶的丁酸梭菌,本研究从鸡小肠表面黏液中进行丁酸梭菌的分离与筛选,首先对样品进行80℃水浴10 min除去非芽孢菌后,然后接种到TSN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筛选。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菌落形态、显微形态初步观察,然后对疑似丁酸梭菌的菌株进行产酸能力和淀粉酶酶活检测,最后对既产酸又高产淀粉酶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厌氧菌C.B1,菌体呈短杆状,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芽孢,生理生化结果也符合丁酸梭菌的基本特征,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50 bp,与丁酸梭菌的同源性高达99%以上,因此确定该分离菌株为丁酸梭菌,为进一步开发新的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
选取来源一致、规格整齐的2龄禾花鲤1 200尾,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80尾鱼,分置于15个试验池中。各处理苜蓿Medicago sativa草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40(试验Ⅰ组)、80(试验Ⅱ组)、120(试验Ⅲ组)和160 g/kg(试验Ⅳ组),正试期50 d,观测苜蓿草粉对禾花鲤前、中、后肠及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苜蓿草粉对前肠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P<0.05),其中试验I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Ⅳ组,但和试验Ⅰ、Ⅲ组差异不显著 (P>0.05)。添加苜蓿草粉对中、后肠及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 (P>0.05),但它们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试验Ⅰ、Ⅱ、Ⅲ组鱼的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鲤鱼的前肠、中肠、后肠蛋白酶活性依次减弱,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远低于肠道。3)添加苜蓿草粉后前肠及中肠淀粉酶活性比较,试验I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0.05),后肠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添加苜蓿草粉能提高鲤鱼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其中试验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其余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4)禾花鲤前、中、后肠及肝胰脏4部分淀粉酶的活性有较大的不同,肝胰脏>后肠>中肠>前肠。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大豆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方法】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混合油脂(m(玉米油)∶m(鱼油)=1∶1)为脂肪源,糊精、面粉为糖源,分别配制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0(CK),30,60,90,120g/kg的5种等氮(稚鱼、幼鱼饲料粗蛋白分别为400和360g/kg)等能(稚鱼、幼鱼饲料总能分别是16.9和15.2MJ/kg)的试验饲料。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尾的鲤稚鱼和(116.89±0.13)g/尾的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探讨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幼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在鲤稚鱼和幼鱼的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导致其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鲤稚鱼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30,60,90和120g/kg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0和60g/kg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90和120g/kg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鲤幼鱼配合饲料中,当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的添加量为30和60g/kg时,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90和120g/kg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0g/kg组中肠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和幼鱼肠道及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添加量为30g/kg时,鲤稚鱼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添加量为60g/kg时,鲤幼鱼中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但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鲤稚鱼和幼鱼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9.
40.
采用双波长微量法对国内有代表性的96份谷子种质资源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其淀粉多样性与直/支比变异类型。结果表明,各品种直链淀粉含量介于0~24.91%,平均值为15.66%,支链淀粉含量介于4.77%~34.26%,平均值为14.67%;44份育成品种和52份地方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变化幅度分别为8.66%~21.81%和0~24.91%;96份谷子的直/支比变化范围为0~3.60,平均为1.18,其中直/支比<0.05的地方品种仅2个,而直/支比>0.33的品种93个,占总数的96.87%。直链淀粉含量小于3.5%的糯性品种3个,其中完全糯性品种2个;高直链淀粉品种4个,直链淀粉含量介于12.0%~18.0%的种质有60份,占总数的62.50%。筛选出适合加工糍粑、汤圆类糯质食品的地方品种3个,为红毛谷、三爪谷和酒谷;可用于加工米粉等高膳食纤维的地方品种4个,分别为金皇谷、金棒子、茄谷和山西白米。96份谷子种质资源中地方品种直链淀粉变异类型较为丰富,育成品种直链淀粉遗传基础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