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5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824篇
林业   1428篇
农学   1891篇
基础科学   580篇
  1052篇
综合类   4579篇
农作物   1037篇
水产渔业   149篇
畜牧兽医   1907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87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380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317篇
  2017年   570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593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879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637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363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种子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幼穗分化的天数与每穗种子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播种愈早,幼穗分化天数愈多,种子产量愈高。南京地区留种的多花草麦草的最佳播期为8月20日至9月10日。二棱期是多花黑麦草通过春化阶段的形态标志,也是幼穗能否分化完全的转折点。单棱至护颖分化期是影响种子粒数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982.
太湖县在杂交稻制种母本上应用塑盘旱育抛秧技术,1996年平均单产2.76t/hm2,比对照常规制种增产10.64%;1997年平均单产3.31t/hm2,比常规制种增产15.8%。应用关键技术是培育健壮秧、抛足基本苗、合理安排播差期。  相似文献   
983.
【目的】建立水稻种子活力的数学评价模型 D(x),旨在为水稻种子活力性状评价、鉴定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 25 份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标准发芽试验、四唑染色鉴定、模拟田间试验和 Q2技术测定水稻种子的多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建立种子活力的数学评价模型 D(x)。利用该模型评价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籼稻的发芽势、发芽率、7 d 芽长、百株鲜质量、田间芽长、田间根长、初始代谢速率(SMR)、萌发启动时间(IMT)、理论萌发时间(RGT)及四唑染色率等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粳稻,而 7 d 根长、百株干质量、萌发氧气消耗速率(OMR)的平均值略低于粳稻。在 Q2 检测中,粳稻的 IMT 值、RGT 值等指标则较优。对 13 个水稻种子活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Q2 检测中的 SMR 值与 IMT 值、OMR 值、RGT 值及百株干质量极显著相关,与田间芽长显著相关;OMR 值与 SMR 值、IMT 值、RGT 值极显著相关,与发芽势显著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种子活力综合评价预测模型Y(x)=0.693+0.003X1-0.006X2-0.127X6-0.004X8+0.234X9(R2=0.94),用这 5 个指标得到的活力预测值(Y)与田间出苗率在参试材料之间的次序基本一致,且两者高度相关(r=0.83),说明用该回归方程可有效预测水稻种子活力。【结论】可选择发芽势、发芽率、百株干质量、OMR 值和 IMT 值这 5 个单项指标作为评价种子活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4.
985.
种子园配置设计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种子园配置设计,根据不规则山地的定植图,模拟出完全随机、完全随机区组、顺序错位、雌雄区组、平衡不完全区组、拉丁方、矩形区组方、约束随机区组、约束更换区组等设计方案,供使用者选择.软件设计为中文菜单式人机对话形式,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复盖和编译等优化技术.经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此系统功能较强,适用性及通用性好,运行速度快,比手工配置效率提高几十倍.  相似文献   
986.
花生品种抗黄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播期(A)、穴粒数(B)、穴距(C)、纯氮量(D)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抗黄1号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产量效应排序为C>A>B>D,穴距和播期是影响抗黄1号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穴粒数,影响最小的是纯氮量。最优处理组合为A3B3C1D1,同时,还就各因素对产量结构、植株性状、生育进程等生理特性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87.
分析在新形势下种子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理顺种子管理站与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种子公司(与管理站分开的)、民营种子企业等关系,增加品种权保护、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三项工作内容.创新市场、质量、品种三个管理。  相似文献   
988.
用优良度估测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冲天柏等7种云南主要造林树种154批种子的优良度与发芽率作对比试验,发现优良度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极明显的相关关系,据此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可在1d内估测出种子的发芽率,冲天柏类:y=-0.36 1.00x;云南松类:y=-5.8 0.88x;华山松类:y=-27.6 1.16x,用方程估测的种子发芽率与实际发芽率之间的误差不超过GB2772—1999规定的容许误差。  相似文献   
989.
冬种马铃薯免耕栽培种薯消毒方法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种薯消毒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石灰拌种、克露500倍溶液浸种10min、1000g双飞粉+20g甲基托布津+20g多菌灵+1g新植霉素混合粉剂(自制消毒剂)拌种、50%多菌灵500倍溶液浸种10min、70%百菌清500倍溶液浸种10min和5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0min等六种消毒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比种薯不经消毒处理直接播种增产45.6%~3.3%;从综合效果看,尤以生石灰拌种、克露浸种和多菌灵浸种处理较好,表现为出苗快、成苗率高、产量高、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990.
Soil steaming to reduce intrarow weed seedling emergence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Steaming the soil prior to crop establishment can be a very effective method of preventing weed seedling emergence on raised beds of vegetable crops. However, current mobile steaming technology for outdoor vegetable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xtremely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a low work rate. This has led to the concept of band-steaming, where only a limited soil volume is steamed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rarow area of a row-grown vegetable crop. Weeds growing in the intrarow area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by traditional non-chemical means, usually involving substantial input of manual labour in organic cropp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itial results from laboratory studies with steaming a limited soil volume simulating a band. The investigations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ximum soil temperature achieved from soil steaming for different periods and effects seen on subsequent weed seedling emergence. The relationships obtained were generally sigmoid and could appropriately be described by a common dose–response function. Seedling emergence from natural weed species was reduced by 90% when the maximum soil temperature reached 61°C, and a further 10°C rise in temperature gave 99% reduction. Added and non-imbibed seeds of Lolium perenne and Brassica napus generally required higher temperatures to achieve the same control level as the natural weeds in the soil samp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